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积极心理暗示的作用

【作者】 帅奇峰

【机构】 四川省眉山市眉山第一中学


【正文】学校体育教学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的心理暗示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内驱力为宗旨,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茁壮成长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适时和恰当地运用心理暗示规律,通过积极的行为或语言,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和控制学生的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就积极心理暗示在体育课的作用谈点个人看法,愿与大家商榷。
  一、积极心理暗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找回后进生的自信心。后进生作为班级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往往非常自卑,认为自己低能、无能甚至不堪造就。如果教师能在体育教学中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场合,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将唤起后进生的自信心。莎士比亚说过:“一个人往往因为遇事畏缩的缘故而失去了成功的机会!”畏缩的原因就在于存在着消极的自我暗示。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的能力,注意控制并消除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尤其在高中体育课中要培养学生遭遇困难和失败时,对自己说“我很坚强”、“我能行”。
  2.积极的心理暗示能为性格内向的学生开启心扉。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做事往往畏畏缩缩的,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这种学生不会受到同学的青睐,也不会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老师平时能多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哪怕只是给他一个眼神或是一个微笑,他的心灵立时会得到安慰,认为老师对他另眼相看了。倘若老师专门跟他说几句鼓励的悄悄话,效果会更佳。
  3.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在美国的一所小学从一至六年级各选3个班,对这些班的学生作了一番“煞有介事”的未来潜能发展的预测,然后将最具有发展前途学生的名单悄悄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反复叮嘱:千万保密,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8个月后心理学家返校进行复查,奇迹果真出现了:名单上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平均高于其他学生,成绩进步快,而且个个充满自信,求知欲旺盛,并与同学们建立了融洽的感情。这是为什么呢?是心理学家料事如神?老师们都感到惊奇。但出乎意料的是,心理学家们宣布:上次名单是随机抽取的。原来,由于老师们对心理学家的预测深信不疑,于是权威性的预言让教师对学生产生了爱的萌芽,并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经常流露出呵护的表情和赞许的暗示。学生则从教师的眼神、笑貌、激励中受到了鼓舞,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从而比以往更勤奋地学习,终于取得了超越一般的成绩。这种由于教师的期待和激励而产生的影响,就叫做“罗森塔尔效应”。教师的信任与激励将促使学生智力、情感、个性的全面发展。
  4.积极的心理暗示能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学生一般都怕上耐力长跑的教材,在800米长跑练习课中,大多数学生跑完400米就不愿意再跑了,勉强跑完800米的效果也很差。如果老师出发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积极渲染气氛,给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把长跑说成是一次“长征”,是意志的考验,并对学生提出期望:“相信你们一定能战胜自己!”跑完400米后的途中,老师说:“坚持!你能行!”“不错!加油哦!”在最后100米冲刺线上,老师给学生鼓鼓掌或竖起大母指……这样,虽然学生很疲劳了,但是强烈的内心呐喊:“我能行!加油!”保持一种高昂的情绪,学生在练习中就不会产生厌倦心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体育课中对高中生积极心理健康的引导
  作为学校教育课程的体育课, 不仅对学生体育素质的提高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体育课中教师加以正确引导,培养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1.教师言行举止引导。体育教学中,当教材难度较大和学习器械的练习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惧怕心理。教师可用积极的心理暗示调节消除和缓解学生过度紧张焦虑的不良心理。如可采用暗示语教学法,还可以采用诸如点头示意的恰当表情动作,运用“胆大者带胆小者练习”等暗示教学法。由于体育运动以群体的形式进行身体练习,学生之间相互接触合作,有利于调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群体教学和练习过程中,学生为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完成规定的身体练习,不仅需要作体力上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和同学的友爱与关心、支持与协助、尊重和信赖、理解与团结以及教师语言的鼓励和表扬。通过身心的不断努力,掌握了动作技术,克服了困难,磨炼了意志,锻炼了自己,也了解了他人,从而获得心理和身体上的双丰收。
  2.体育项目教学引导。耐力跑教学练习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比赛,规定按照个人到达终点的次序得分,以同组成员得分之和计算团体成绩。这样每个同学都会很注意自己的成绩,力争为集体争光。促使学生加强团结协同配合、互相支持和鼓励,既培养了参与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又增强了集体观念和意志品质。如进行游泳、溜冰、单双杠、跳马等项目的教学,则会使学生在运动中不断地克服害怕摔倒等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战胜困难,越过障碍,克服和消除腼腆、胆怯和自卑的心理障碍。参加乒乓球、网球、羽毛球、跨栏、跳高和跳远等活动,可克服犹豫、徘徊、优柔寡断的心理障碍,经常锻炼个性会变得坚强、果断。而下棋、打太极拳、飞镖等项目教学对调节神经活动,增强控制能力、提高注意力、克服焦虑心态和情绪不稳、克服急躁冲动的弱点有一定的益处。
  3.体育教学比赛引导。体育教学比赛的特点就是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并检验教学质量。观看比赛时,每当运动员不畏敌手,顽强拼搏终于进球(或获胜)的片刻,许多同学都会呐喊、鼓掌、感动不已,仿佛自己也曾经历了一场激烈的竞争。比赛过程的跌宕,使他们压抑着的评判欲和表现欲得以释放。观看运动员精湛的技艺、顽强的精神,使学生积存的失落,悲观烦闷的内心重新得到前进的光明。观看比赛,可从胜利中体会到成功的价值,同时也从失败中得到了人生的经验,树立必胜的信心,让人获得了实现自我的真谛
  4.体育游戏引导。游戏在中学教学中占有相当的份量,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以及团结合作,热爱集体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也有失利的学生这间相互的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耐心地教育学生,特别是偏激倾向的学生,更应让他们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现象。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5.室内课的健康教育引导。体育教师根据高中生出现的青春期心理问题进行引导,例如青春期闭锁心理、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早恋等等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科学用脑,要劳逸结合、充分的休息、合理分配用脑时间、改善用脑环境、加强大脑营养等。如果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应该鼓励他们早点去心理咨询,严重的话必须要去心理医院接受治疗。
  总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体育教师应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好心理辅导和疏导工作。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意志品质,锻炼他们健康的体育运动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