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家思想

【作者】 张荣芳

【机构】 河南省安阳学院

【摘要】家思想是春秋时期孔子创立的。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孔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提出自己的治国之道。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采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虽产生过负面影响,也受到一些思想家的批判,但它毕竟主导中国社会发展两千多年,我们应本着“取其精华,剔去糟粕”的精神,科学对待儒家思想。
【关键词】儒家思想;“仁”;“仁政”;统治思想;“民本”思想
【正文】
  思想文化是社会的反映,不同时期的思想文化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等状况相适应。其中政治、经济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生产获得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大变革,即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社会的动荡使得思想活跃,使得许多思想家以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不同的主张。生活在春秋时期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赞成奴隶制向封建制度转变的社会变革,其政治理论的核心是:“仁”。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不过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是其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
  战国时期的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和治国理念,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另一位儒学代表荀子强调“天行有常”,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儒家的德政、礼治、道德感化在社会大变革时期不合时宜,同时,儒家思想中又有保守的一面,它们对社会发展起阻碍的作用,所以未被统治者采用。
  秦朝时期,儒家思想受到排斥。其代表性事件是“焚书坑儒”。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建立起了新儒学。他宣扬“大一统”思想,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禁止其他学说,这样法令制度才可以统一;应当设立大学等学校,用儒学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把儒家思想与君权、神权结起来。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董仲舒建立的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的需要,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封建政治开始与儒家密切结合,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到宋代,儒学正统地位得到巩固。在宋代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的新儒学——理学。其代表人物有程颐、程灏和朱熹。其中朱熹是集大成者。他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源泉,提出了“存天理,天人欲”。这实际上是维护了封建等级秩序。代写本科论文
  明朝初期,程朱理学盛行,到明期中期,社会动荡不安,为挽救政治危机,思想家王阳明创立了心学。他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念,认为“人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即恢复内心固有的封建道理观念,忍受封建统治压迫。这说明了理学已走到极端,反映了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明清时期,随着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产生,儒学受到批判。代表人物有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黄宗羲强烈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法治”,反对“人治”,他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顾炎武强调“经世政用”,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实现“天下治”。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观点,他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的辩证思想。
  三、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学思想影响了我国长达两千多年,巩固了中华民族的国民意识,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政治统一、民族统一、思想统一,无论民族文化规模大小,都最终同化在浩浩荡荡的中原传统文化中。 
  儒家思想中体现了“民本”思想,儒学强调“仁者爱人”,强调宽容,做人讲气节、道德,主张建立宽权、和谐、协调的人际关系,要求统治者尽可能减轻剥削、给人民以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以缓和阶级矛盾,“制天命而用之”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即符合人民的利益,也为政治家治国执政提供了借鉴。这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儒家的“仁义”“孝”观点以及舍生取义、见利思义等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统治者以及老百姓确立做人准则和社会原则提供了依据,有利于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规范的建设。
  儒家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人们追求真理,直面现实,知难而进起了激励作用。
  但是,儒学所提倡的中庸之道,像“绝对服从,三纲五常”等价值取向,却造成了中华民族性格的负面影响,具有时代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它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发展。
  四、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儒、道、法家的关系
  儒、道、法各家是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供“仁政”,以德治民,强调道德感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爱惜压力,以缓和阶级矛盾;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道家从人民的立场出发,反对国家权力的膨胀,主张清静无为,“无为而治”,要顺乎自然。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依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进行改革和制定相应的制度,实行法制,并要求臣民遵守法律,用严刑峻法镇压人民反抗。
  经过秦朝和汉代初期治国实践证明,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在动荡年代,军阀割据,难以用儒家思想实现大一统,而法家思想却能收到这样的效果;在动荡结束后初期,人口凋弊,生产破坏,应实行道家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恢复和发展生产;而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之后,就不能再实行严刑峻法的暴力统治,而应以儒家思想为宜。三者之间表现出互相融合之势,且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之处,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儒学构成了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思想构成了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成为历史进步政治家改革图强的理论武器。三者综合,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6年总第250期
  [2]《中学历史教学》2005年总第227、228期
  [3]《考试报》文科综合第36期
  [4]《中学生学习报》高考历史总第1119期第1096期第11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