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理解《荷塘月色》从美景、情思、语言开始

【作者】 周思强

【机构】 贵州省龙里县中等职业学校

【摘要】散文《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对于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的中职生来说,正确赏析《荷塘月色》的荷叶田田、靓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等等,的确是一件难度不小的教学任务。我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从美景、情思、语言三个方面入手,指导学生学习《荷塘月色》,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欣赏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荷塘月色》;美景;情思;语言
【正文】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是现代文学脍炙人口的佳作。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荷塘月色》的精髓,指导学生正确赏析《荷塘月色》,让学生正确理解荷叶田田、靓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溶溶以及朦胧的梦幻、缥缈的歌声……,对于语文基础知识较差的中职生来说,的确是一件难度不小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每当开展《荷塘月色》的教学时,我分别从“荷塘月下的美景”、“美景中蕴含的情思”、“独具匠心的语言”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鉴赏《荷塘月色》,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欣赏美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从三个角度欣赏“荷塘月下的美景”
  从《荷塘月色》的结构看,文章写了荷塘与月色,也写了荷塘周边景色。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我们可以体味到作者笔下三个幽美的画面:月光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月下荷塘周围的景致。作者通过三个幽美画面的描写,将荷塘、月色、荷塘周边景色三者巧妙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优雅、朦胧、幽美的物境之美,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同时,《荷塘月色》的课后练习也要求学生背诵第4至第6段,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通过多次的朗读与背诵学习,学生对“荷塘月下的美景”自然也就理解于心了。
  二、从三个方面,理解“美景中蕴含的情思”
  “美景中蕴含的情思”由“文眼”、“淡淡的忧愁”与“淡淡的喜悦”共同构成。“文眼”、“忧愁”与“喜悦”这三个方面往往是学生最不易把握的部分,同时也是《荷塘月色》的精华所在,所以我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向学生解析《荷塘月色》中所蕴含的情思。
  ①“文眼”:“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眼往往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及确定文章的中心”[1],“文眼是文章的精神凝聚点,能点出文眼,就是读懂文章的一个标志。”[2]《荷塘月色》的文眼就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情感思绪从不静、求静、得静到出静,展现了作者一段心理历程。正是这次“心里颇不宁静”的夏夜游,将作者引出去荷塘,引出去欣赏荷塘中美景,引出想起江南采莲旧俗,最后回到家中。夏夜游的时间不长,但感情却经历了复杂的变化。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定下深深的感情基调。学生只要理解了《荷塘月色》的文眼,也就有了理解全文的基础。
  ②“淡淡的忧愁”: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忧愁”来源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全文处处也就笼罩在低调的情绪中。例如:路是幽僻、寂寞的,月和云是淡淡、朦胧的,树影是参差、斑驳的,树色是阴阴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虽然有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但却与“我”无缘。这些画面的构成无不让人感觉到作者心中那淡淡的忧愁。
  ③“淡淡的喜悦”: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喜悦”,读者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得到。作者虽然说明了夏夜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与“我”无缘,但在“满月的光里”,预想荷塘“总该有一番样子吧”,往日阴森森的小路“今晚却很好”,感觉自己是个“自由的人”。当夏夜独游到荷塘,作者更是心系美景,想到了古人采莲的“热闹的季节”、“风流的季节”,这正是当年“嬉游的光景”,作者由此想起古诗而惦起江南,感慨颇多。当作者将心中的热闹气氛浓浓地感染到读者时,却因回到“自己的门前”,推门入室后将所有的热闹氛围归于平静,让读者的思绪也由热闹回归到现实,这让许多读者也感到有些意外。
  三、从三个方面体会“独具匠心的语言”
  《荷塘月色》的成功,得益于作者对语言的巧妙运用。全文多处使用叠字、比喻、通感等,使得文章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
  ①叠字: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叠字是最容易理解的。叠字的运用,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的景象,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的美感,例如荷塘周边的树是“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荷塘是“曲曲折折”的,远山是“隐隐约约”的,而“亭亭”的荷花、“田田”的叶子、“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等等,读起来让人心气舒缓。《荷塘月色》正是大量使用了叠字,让学生产生语言优美、音律和谐的感觉,所以学生朗读《荷塘月色》时舒缓自如、别有感情。
  ②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学生们在进入中职以前,就已经熟知比喻修辞,在口语交流或在作文训练中也经常运用。我利用《荷塘月色》中精彩的比喻句为例,通过对比喻句的分析,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深化理解比喻修辞。例如在“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中,“叶子出水很高”让人在满月的光里,感受到荷叶的柔和微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给人一种美好、轻盈、舒展、动感的联想,表现了荷叶的体态美和动感美。又如在“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中,用“明珠”作喻,写出了“在满月的光里”荷花似明珠般亮丽、柔和、晶莹剔透的色彩;用“星星”作喻,写出了在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时隐时现、闪动如星的光华;用“美人”作喻,写出了荷花美好妩媚、娇羞纯洁、不染纤尘的美质。通过深入的分析,学生们对比喻修辞在文章中的作用了然于心。
  ③通感:通感是《荷塘月色》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通感是一种陌生的修辞手法。同时,有部分语文教师也难于理解通感修辞。通感这个知识点是所有语文教师在讲授《荷塘月色》时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我个人认为:正是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准确地运用了通感修辞手法,才使《荷塘月色》在现代文学史的地位上站得更高。从修辞的角度来说,通感又叫“移觉”,即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钱钟书先生形象的说:通感就是使“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其实,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但和一般的比喻有着本质的不同,本质的区别在于:比喻强调神情、形状的相似性;通感强调感觉间的相通性。例如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中,微风送来荷花的缕缕清香,用嗅觉感知,荷花的清香给人时有时无的感觉,这时作者将荷花清香,转化为远处高楼上似有非有的渺茫歌声,用听觉才能感知。荷花的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两者在嗅觉与听觉之间都共同具有缥缈、不确定、若有若无的特点。又如在“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中,光与影用视觉感知,用和谐旋律作喻,突出了光与影的幽雅;梵婀玲是乐器,用听觉感知,用奏着的名曲作喻,突出了琴声的悠扬,活化了光与影的幽雅,优美的名曲与和谐的旋律始终是相伴的,两者不仅烘托出荷香月色温馨、幽雅的氛围,还给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作者用诉诸听觉的音乐来比香味,来比光与影的组合、明与暗的变化,令人拍案叫绝。
  总之,教学体会是常说常新的话题。每一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都会总结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我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从美景、情思、语言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荷塘月色》,这是我的个人感受。愿大家在见仁见智的教学实践中同我分享,助我提高。
  注解:
  [1]、[2]:节选自360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