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塑造学生人格

【作者】 田玉学

【机构】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东庄初中


【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各种压力。同时,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中的他们,缺乏应对各种复杂事物的能力,很难摆脱各种不健康思想诱惑。从目前广大农村学生现状来看,人格健康方面问题十分突出,校园欺凌事件、人格问题的发生率较高,他们大多是家庭贫困学生和学困生,很多同学学习动机不足,学习习惯不良、目标不明确。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采用什么方法去培养?已成为诸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我认为在传授政治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是思想品德课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必要性
  思想品德课是在初中年级开设的一门思想政治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对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道德素质、法律意识,形成健全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起着重要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在初中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担当着重要而又特殊的任务,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
  二、培养健全人格是思想品德课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分析思想品德课教材,每册教材都分为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等。而这些内容蕴涵着丰富的人格塑造内容,承载着健全人格所需的大量知识。它们决定着个体健全人格的基本面貌,未来走向,是一套进行健全人格塑造的好教材。通过不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克服“逆反”心理和青春期闭锁心理,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积极、友好地与父母、教师、同学交往。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克服学习过程中的不良心理,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养成亲社会行为。通过换位思考,大部分同学都明白了孝敬父母是我们作为子女应尽的责任,应该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由于教学过程都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互动活动,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就学会了道理,知道了自己为人子女的责任。思想品德课教学最终目标就是在造就学生成长素质的基础上,使学生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三、 培养健全的人格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需要
  在现实社会及整个教育环境下,学校教育普遍重智育,轻视德育。在教学活动中,课堂生活丰富,如何塑造学生人格?《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系统进行公民的品德教育和初步的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以及有关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学校教育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四、多媒体教学用听觉、视觉、触觉“唤”热情,熏陶学生人格
  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进音乐,把思想品德教学与音乐合理的联系起来,能加深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学习《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这一课,让学生唱《北京欢迎你》,使学生在歌声中懂得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把音乐引入思品课堂可以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思品课堂始终充满活力、充满情趣、充满智慧、充满魅力。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碰撞火花,情感是贯穿人类社会,将人与人连接起来的纽带,人正因为有了情感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理智地为人处事。所以说人格的形成,是以情感为重要基础的。
  五、 运用心理效应,塑造学生健全人格
  教师要提高与学生主动交往的水平,要把学生视为第二自我,就必须把教师的架子放下,主动接近学生,从空间距离上的接近发展到心理情感上的接近,因为通过接近,可以相互了解相互磨合,直至同化为推心置腹的自己人。要想学生成为自己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阳光、快乐、美好带进课堂,提高相容水平,努力达到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水平,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还愁学生不成自己人吗?学生最需要的是被尊重,一旦尊重他,什么都好说了。他就会主动学习,喜欢上你的课。
  六、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用教师高尚的人格去感染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学生’。”他还说:“教育技能的全部奥秘也就是如何爱护儿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一种高尚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成长中感受到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他的心一定会与学生发生共鸣,象学生一样在工作的成功与失败中感受到尝试与努力的乐趣,使自己更投入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活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育工作者、教师作出过高度概括,即“身正为师,学高为范”,这体现了“身正”和“学高”的辩证统一关系。作为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举一动都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格的发展。因此,得当的正确的行为方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与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言“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通过教育,让学生学会怎样做人,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正是情感教育的目的。作为思品老师,要以火热的情感感染学生,要用好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触摸学生的心灵,让真实的情感融于教育教学之中,这样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效应。
  总之,“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它是以提高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多能型人才。实现中国梦,需从青少年抓起,不仅使学生智力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让思想品德课成为主阵地,使学生人格教育常态化,形象化,生活化,情感化塑造学生完美人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