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语文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意义

【作者】 丁 璐

【机构】 贵州省毕节民族中学


【正文】      注重育人,强调素质,已成为今天语文教育的新的教学观。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培养人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体现母语教育对学生人格体系和语文能力体系同步和谐、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要体现这种目标追求,教学就应“以人为本”。在语文教育改革的今天,“以人为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实践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的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的高中语文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用语文来解决现实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无疑是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的充分体现。
  二、是对高中语文应试教学观的反拨
  在应试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生只被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教师独站讲坛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默默的接受,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简单的口耳授受的过程,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学以考试为中心,目中无人,不把人当人,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轻视对学生成人的培养。在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特别强调标准化教学。标准化的教学、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过分追求客观化,规范化而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扼杀创新精神的最大凶手。而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居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钻研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探索的主动地位;教师的角色更多的转变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帮助者、督促者、促进者和指导者。尊重学生的理解,允许答案的多元化和多元化的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活动都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展开的。
  三、是教学中师生关系重新定位的原则
  尊师重道历来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尊敬师长,谨尊教诲”是每个学生自上学之日起就被灌输的思想,并在其成长的过程中被家长和教师不断强化,经社会舆论不断予以巩固。它不仅被视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养成的习惯,更被视为人的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但任何一种价值取向都可能走向极端,当尊师重道的价值取向走向无视学生作为独立社会个体的存在价值时,尊师重道就变成了对教师和权威的盲从,从而最终减弱了整个新生一代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人格的成长。这种状况导致在教学中,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听从老师,与老师的思路保持一致,学生回答的是老师想要的答案。学生认为听从老师所讲,做老师所要求之事,一切都发生得顺其自然,理所当然。家长在平时已将教育大权交给老师,家长对老师是完全信任的,老师说的就是金科玉律。于是当学生面对掌握教育大权的老师,他们表现最多的是顺从,是调整自己的思维按照老师预定好的路子前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这种师主生从,亦步亦趋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而在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就不在谁是主宰者,谁是服从者,师生之间是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伙伴关系。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上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探索、发现规律,做主宰知识的主人。教师则本着教是为了学的观念,创设语言训练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语言活动。教师在使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应有人格的培育、灵感的启迪、情感的交融和意志的磨练,从中得到多层次的满足和体验。在这点上最主要是把学生当“人”看。在教学中,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从而建立起一种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和谐团结、协调合作的师生关系,保证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是语文教育根本目的和价值观的充分体
  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观是“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而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正是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会的能力,授人以渔,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语文学科中蕴涵着诸如思想性、文学性、教育性之类深厚的人文因素,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语文的过程就是认识他人、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过程,又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学中多的是生动活泼、陶情冶性的教学活动,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语文中固有的人文教育因素,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在教学中,潜移默化,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掌握学习技巧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升华精神,塑造人格,从而达到培育出适应社会生活的公民的目的。
  高中语文教育体现以人外本,不仅是实践新课标的理念,而且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社会,知识经济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是包括科学在内的知识、信息,而掌握这些知识信息的人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核心资源。而教育则是开发人才资源的主要手段,因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可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换言之,知识经济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它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来适应它,并促进它的发展,当然高中语文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努力做到教学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