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

【作者】 周志华

【机构】 新疆兵团第五师九十一团学校

【摘要】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联系更加密切,除了利用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外,互联网络为学生学习生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教学实践中,多媒体辅助教学存在几个弊端需要警惕。要想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需要用心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研究好学生学习情况,精心制作高效、实用、有益于补充课堂教学的课件。学生需要更加广阔的时间、空间和另一个“问不倒”的老师来获取生物知识,互联网络的普及解决了这一教与学的矛盾,网络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老师视野的限制。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件;弊端;网络
【正文】 
  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老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探究也更加深入。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联系也更加密切,除了利用计算机辅助生物教学外,互联网络为学生学习生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学习环境。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应用计算机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和反馈及时性,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人工智能化的双向教学过程。尤其是生物教学,其中有宏观的内容如: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等,我们无法亲自体验,但可以通过多媒体一一领略;也有微观的知识如:细胞的微细结构、细菌、病毒、基因、DNA等,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而网络为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从教学实践来看,网络以其灵活便捷的特点和高度的互动性成为实现互动双向交流的代表性媒体,符合国家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探究学习方式对学习环境提出的要求。将网络引入生物教学,将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创新思维、培养互助品格、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方面都能起到较好作用。但如同任何高科技技术的利用一样,我们对网络技术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目的、方向的认识及使用技巧和运用过程的控制及运用的程度都将影响到我们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络的辅助进行教学在给我们带来许多优越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探究。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的几个弊端
  1.仅追求它的“外在美”,而忽视它的“内在美”
  不恰当地追求多媒体的“外在美”,而忽视它的“内在美”,造成对教学的干扰。如课件背景不能设计成五颜六色,而导致学生无法看清字幕或者课前就是一段音乐,似乎是活跃课堂气氛,实际上是扰乱了学生思维。当然根据不同的课型选择合适的音乐也有助于调动注意力,但一定要注意适度和恰当。有的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答对了,出现鼓掌声或者“你真棒”的赞扬声;答错了,来个“再想想”或者一个怪声音等。这就把电脑的多媒体功能在辅助教学中用偏了。多媒体电脑确实能够把声音、图像、文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教材,使内容单调、枯燥,以教科书、录像带各自独立形式存在的传统教材所无法比拟,但是作为辅助课堂教学的软件,如果过多地追求“多媒体”,特别是莫名其妙地来一段音乐,就会适得其反,这不仅不能增强教学效果,反而干扰学生的思考,干扰了课堂教学,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2.过分追求快节奏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节省板书时间,增加课堂密度和课堂内容。当学生正在思考这一页的问题时,屏幕已经显示到下一页的内容。或者当学生正在思考时,屏幕上已经显示出标准答案,学生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思考,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学习有一个认识、思考、探索的过程,有时为了增大课堂容量,利用多媒体展示内容的速度过快,则学生没有时间思考,理解不了教学内容。
  3.重视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
  目前使用于电脑辅助教学的课件大多还只是在改变教师的如何“教”上下功夫,用电脑来帮助教师说清用其他教具不能说清问题的教学模式占多数,很少用电脑来帮助学生学的,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另一方面,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即使有“交互性”的课件也是在教师设想范围内的“交互性”。如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设想了很多种解法,或者是问题的答案有多种,你怎么能保证学生所回答的答案或顺序是你预先设计好的相吻合呢?甚至学生还想到一个解法,不在您设计的解法之内怎么办?所以用电脑辅助教学时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
  二、我眼中的生物教学多媒体教学课件
  前面谈到了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诸多好处和教师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时存在的种种弊端,结合我多年的生物教学经验和近两年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课堂教学的对比发现,要想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需要用心研究课程标准,吃透教材,研究好学生学习情况,精心制作高效、实用、有益于补充课堂教学的课件。
  1.生物多媒体课件应易控
  生物教学要求较强的直观性,于是不少老师在教学中挂图、模型、标本、网上下载的图片、超级链接的课件等经常交替使用,使得师生都手忙脚乱。为避免在操作时失控,制作出来的课件要容易使用、操作方便,最好是只要稍懂微机,会用键盘、鼠标的人,就能够使用,便于教师和学生控制。如:在课件的操作界面上设置醒目的菜单、按钮和图标,尽量避免复杂的键盘操作,避免层次太多的交互操作。为便于教学,尽量设置好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转移控制,可以方便地切换和跳转;对于以学生课堂练习为主的课件,要对输入的练习做即时应答,并允许学生自由选择训练次数,训练难度,尽量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对于演示课件,最好要可以根据现场教学情况改变演示进程。
  2.应体现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性
  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仍需要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要坚持多媒体的辅助性原则。在课件结构上,可采用模块化思想,变“线性结构”为“非线性结构”,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资料库,并注意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意调度,真正使课件成为教学的辅助手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必须与常规教学相结合,不能凌驾于其上,更不能与之对立,要摆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不能取代传统的讲授法、讨论法等,更不能代替学生的各种实际操作和实验。
  3.不要为用多媒体而“造”课件,而要体现其必要性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首先关心的是利用某个课件进行教学是否有必要、是否有实效,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决定用不用,什么地方用,宜用则用,不宜用就得忍疼割爱,决不勉强。如当地没有的动植物(南极的企鹅、澳洲的袋鼠、珍惜的大熊猫、珙桐、远古的恐龙……),就可以通过计算机展现出来,DNA的复制我们无法看到,但可以轻松地通过多媒体进行过程再现。或选取课堂上用常规手段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如短暂的动植物受精作用过程可通过慢细镜头细致呈现。用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如:《血液循环》一节中,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书上的插图无法体现血液的流动与成分的变化。这就有必要运用多媒体来解决这个难题。课件制作时,①先出现空白血液循环模式图,②出现体循环血液流动方向及颜色,每经过一个地方闪烁几下,让学生说出其名称。③出现肺循环血液流动方向及颜色,仿照步骤二进行。④同时出现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动情况,让学生识别二者分别经过的途径。⑤归纳出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字幕显示。这种课件设计既形象又实用,解决了学习的难题,效果好。
  4.课件不要复杂化,以适用为标准
  每个教师面对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自制课件要求能体现自己上课的意图,能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课件尽量方便自己使用。生物课件设计要处理好直观性与发展思维的关系,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课件展示的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内容要简洁、扼要,重点突出,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宜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无意注意的无益信息。课件界面要和谐,选择好恰当的切入点和教学内容配合教学,注意色彩对比要符合学生的视觉美感,线条的粗细,字符的大小,要保证学生都能一目了然。避免过多的文字显示,因为过多的文字阅读不但容易使人疲劳,而且干扰学生的感知。建议课件目标定小,尽量缩小范围,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分裂、植物的双受精现象等。
  三、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学习生物的渠道
  尽管多媒体课件辅助生物课堂教学有很多的优势,老师们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课堂的时间和获取知识的空间毕竟有限,并不能满足学生探究生物奥秘的需要,有时教师的知识并不能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拖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后腿。他们需要更加广阔的时间、空间和另一个“问不倒”的老师来获取生物知识。互联网络的普及解决了这一教与学的矛盾,网络不仅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知识,也突破了学习的时间、空间的限制和老师视野的限制。
  1.网络教学优越性的体现
  网络教育就是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音、视频技术将课件内容传输到客户端,由客户终端读取相应的内容,获得知识,从而达到传授知识,接受教育的目的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在网络教室中,学生只要登陆互联网,进入所学习的网站,便可开展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也可以自己动手、自己探索,搜集查找资料,教师只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样既给教师上课减负,脱离了三尺讲台;同时也给学生减负,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课堂,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探究。
  2.网络课堂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精心准备,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手段,教师创作出严谨而丰富的电子课件,其目的就是将它应用于教学。教学中,教师不必像以前那样,携带挂图、模型等繁琐的教具,而是借助电脑、投影仪、触摸屏、电子白板等先进的电脑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图、文、声、像相结合的电子课件,通过建立网站,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变成一种自主的探究活动。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也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
  生物的许多内容都是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的,传统教学只是一次性讲解,不可重复使用。而网络教学,学生可以通过终端与网络连接,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再次从网络上读取,对不理解的环节可以反复观看,并且可以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内容,这不仅大幅度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强度,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许多规律或结论都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由于许多生实验需要有一定的周期来完成,无法在常规的教学课堂上当场演示,如果只凭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挂图)就很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此时网络教学就大有用武之地了。比如:七年级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一节,其中就有一个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这个实验若在实验室中进行就需要通过一段较长时间来完成,这要靠课堂教学来完成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只能靠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做。首先,我校的实验设备不够齐全,资金欠缺;其次,课时安排不够。初中生物每星期只有两节课,而像这样的实验又较多,如果都要求学生在实验室中完成,我想这个学期就不用上理论课,只做实验也就差不多了。但通过网络教学,教师可以先到网络中搜集资料,或自己亲自动手带几名感兴趣的同学做这个实验,同时把整个实验过程拍摄下来再发布网络课件中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这个实验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好似亲自做了这个实验。然后再设置疑问,让学生去探究讨论,找出疑点。
  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络技术不仅可以突破时空限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少教师在课堂上的繁杂活动,增加有效教学时间。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生物教学。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熟才能生巧,要真正发挥多媒体的网络的辅助教学作用。及时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出使用更方便、结构更合理、学生更喜欢、效果更理想的优质课件辅助教学,同时利用好现代网络技术,使我们的生物教学更年轻、更有活力,让我们的学生插上网络的翅膀遨游在生物学这个多彩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