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 在幼儿园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作者】 马 琰

【机构】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第二幼儿园

【摘要】藏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并创造了灿烂、独特文化的民族。随着藏族人民的劳动生活生产并流传着一些雪域高原特有的民间游戏,我们充分利用这些素材,以挖掘藏族地域文化为突破点,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幼儿的体育活动。这些游戏不仅促进幼儿基本动作、思维、语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探究趣味体育游戏“找羊毛球”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游戏开发和应用的一些见解,旨在为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藏族民间游戏;健康领域;应用
【正文】
  一、科学选择本土资源进行再创编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以前在藏族地区流传许多有趣的传统游戏,年纪大一点的人们记得自己小时候曾经玩过一些用羊骨头,木棍为道具的游戏。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游戏背后,可能隐藏着丰富的民俗和文化价值。于是,我们在挖掘体育游戏的基础上,把一些其他的游戏综合在创编,运用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但是,如何把这些民间游戏素材变成能够满足幼儿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活动呢?我们首先要使游戏具有情节性,幼儿机能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幼儿参与到他所感兴趣的以及对他有所要求的活动中获得机会多少。
  (一)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过程具有趣味性
  许多民间游戏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就是因为它有着浓厚的趣味性。趣味性是游戏的生命,也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能更好地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和幼儿还共同创编游戏儿歌,在改编民间游戏童谣的过程中,拉近了民间游戏与幼儿生活的距离,真正体验到民间游戏的乐趣。
  (二)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玩法具有灵活性
  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取材方便,而且一般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论何时何地,幼儿都可以利用点滴的时间自由玩耍。在游戏时,可以就地取材,找一些石子、果核、叶片、泥巴等大自然的现成材料,就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三)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材料具有简易性
  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随地可寻的玩具材料,既能节省财力,又能使儿童感到其乐无穷,这是利用现代成型玩具进行游戏所不能替代的。只要我们常留心、常费心、常用心,挖掘出自然材料蕴函着的教育价值,就可以做一个成功的教育者。一些羊毛,各种花草、树叶、种子、果壳、秸秆、石子、泥沙、羊毛、羊骨头,稻草等,这些都成为我们随处可见、随手可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是给儿童留有极大创造空间的宝贵活动材料。    
  那么,如何把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的户外运动中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四)藏族民间游戏“找羊毛球”的玩法
  藏族民间小游戏《找羊毛球》 这是年幼的小孩玩的游戏。首先由孩子们报出各自的游戏名称,如“我是太阳”、“我是月亮”、“我是金星”、“我是花朵”等。然后由一个稍大的孩子或老师担任裁判。他先让所有的孩子背过身去,闭上眼睛不让偷看,把一个包着石子的红羊毛球扔到一个难找的地方后,就大喊一声:“天亮了,太阳出来了!”捂着眼睛的孩子们放开手开始四处找羊毛球。在这过程中,裁判故意用些假暗示迷惑小孩,一会说:“太阳那边有希望了。”做游戏的小孩就会向扮演太阳的孩子那边跑去。一会又说:“月亮那边有希望了。”孩子又会奔向取名月亮的孩子身边。结果还是找不到羊毛球,孩子们就跟着裁判的假暗示在游戏场地跑来跑去,十分开心。若有人找到了羊毛球,就藏在藏袍里,向裁判跑去,如果被别的小孩发现,都跟上来开始争夺羊毛球,非常激烈。直到最灵敏的孩子抢到羊毛球交到裁判的手上为止,游戏才算结束。奖品一般是一个用石头磨制成的小牛。或者用泥巴捏成的小手工玩具,从“找羊毛球” 这个藏族民间小游戏来看,游戏的规则能够完全调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性,所以我们应该挖掘本土游戏,把藏族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户外游戏中。
  二、重建本土资源进行再组织
  游戏应当超越所有的的局限,让幼儿充分拥有自主,因此,在组织形式上的重建,应当以促进幼儿自主活动为目的,以全体促个体,传统游戏的活动方式多以伙伴式交往为主,三三两两,成双成堆,因此在组织幼儿传统游戏时,应当“先全体后个体”,以传统促创新。通过幼儿自主游戏的总结经验,教师参与指导提升梳理,双方共同参与,将游戏规则更改至幼儿适宜的程度,伸手幼儿喜爱。通过一些简单的改良,将传统游戏放至幼儿园深入开展与推广,使我们对传统文化和让孩子获得游戏幸福的一种保护,然而,此项工作尚处于起步于尝试阶段,如何深化幼儿的传统游戏活动,推广传统游戏的建设,提高教育者及社会的游戏教育观念等问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与研究。但传统游戏对幼儿成长的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这将是幼儿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三、本土资源潜移默化再培养
  3—6岁是幼儿个性心理品质养成的重要阶段。在游戏中能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克服困难,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幼儿在满头大汗、专心进行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游戏时充分体会了家乡的民俗,获得了成功感并体验到了游戏的愉悦。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你追我赶。在竞争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要为自己胜负努力,大家互相加油,大大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而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必须通过合作好才能玩的游戏,使幼儿也体会到了团结互助的力量, 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合作,善于合作。通过藏族民间体育游戏的开展,原来比较霸道的小朋友也能与同伴友好地相处,合作意识明显增强。
  在开展藏族民间游戏教育活动之后,已见成效。它不仅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思维、语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帮助幼儿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培养了幼儿了解家乡、爱家乡的情感。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他们不但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开发者,拉进了幼儿与家长、幼儿与教师间的距离,使家长逐步树立了科学的儿童观,促进了家园教育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