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语文教学应重朗读训练

【作者】 李 玲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第十中学

【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的主要手段。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朗读教学能力及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高中语文老师怎样落实课堂朗读教学,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朗读训练;思考与实践
【正文】
  “朗读”这种阅读方法,能够将无声的文字转变为有声的语言。高中语文教学与朗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朗读这一环节,没有将朗读的作用发挥出来,从而影响到语文课堂的效率。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更新自身的观念,重视朗读教学。
  一、“朗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讲解语文知识,并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就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从而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状况,高中语文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活动。通常情况下,“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录音导读、学生齐读、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分组朗读等。在一节课上通过运用不同的朗读形式,这就大大增加了课堂的立体感,另外还活跃了语文课堂的氛围。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体现出来,这就真正贯彻落实了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当语文课堂的氛围活跃起来了,那么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日益增强,此时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我们以《沁园春·长沙》这篇课文为例子,为了能够让学生深刻感悟作者在景物中所蕴藏的感情,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齐读,在齐读中慢慢品味这篇文章中的内在情感。随后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来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当音乐与文字融合为一体的时候,学生会跟随着音调的变化来感受作者情感的变化。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当时的场景,以此来更好地感受本篇文章的主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朗读方法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二、“朗读”有助于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们都知道,“朗读”是学生学习语文一种最为传统的方法。古人就特别重视朗读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朗读”这一教学环节。所谓“朗读”指的是借助声音这一媒介来保证文章内容的立体化。朗读是借助声音来引发心灵上的共鸣,从而达到理解文章这一目的。大部分学生都不太喜欢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太枯燥无味。鉴于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文章中所蕴藏的内涵。从本质上来讲,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过程。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揣摩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掌握本篇文章的中心思想。随着学生朗读遍数的不断增加,学生与作者的交流会越来越深入,这就便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三、“朗读”有助于学生掌握语法结构
  学生是否能读准句子、语调是否到位、语音是否准确都会影响到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还会影响到学生对这个句子语法结构的认识。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每节课专门抽出8到10分钟的时间来让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在长时间的坚持下,学生已经慢慢记住了难度较大的知识,并且只要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学生,学生就能灵活运用词组,从而快速掌握知识。
  四、“朗读”有助于传递内在的感情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与情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文中所提到的情感包含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层,作者写作此篇文章时的情感;第二层,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的情感;第三层,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的情感。通过将这三个层次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来让丰富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读”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深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将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转变为自身的情感。
  我们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为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对政局和个人前途的担忧以及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学生刚开始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仅仅是将这篇文章当作一篇优美的散文而读,然而当老师让学生反复朗读的时候,他们会慢慢感受到每字每句背后所蕴藏的感情。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用朗读,让学生深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以便增强语文学习兴趣,为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指的是学生对语言情感的感受力、鉴赏语言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悟到语言中所蕴藏的内涵,还可以感受到语言中所隐藏的美。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其要注重朗读这项工作,培养学生对古汉语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积累下更多的材料。经过多次的朗读之后,学生能够根据语调的高与低、语速的快与慢等来掌握文章的情感,此时学生的语感已经初步形成,能够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以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当然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将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拉近学生朗读与文章写作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融入到阅读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去。针对不同的语文作品内容,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引导学生去阅读和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对语文作品的阅读和理解,学生就可以将文章的精华加以利用,为语文写作积累充分的素材。对于作品中较好的语言和案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记忆,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素材和信息量,从而为以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将写作能力融入到语文朗读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朗读”这一教学环节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朗读”能够将作者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还可以慢慢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向前.试论高中语文课堂朗读指导的策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06).
  [2]张丽梅.奂醒沉睡的激情——高中语文课堂朗读现状及解决对策[J].福建教育,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