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学习性评价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 谢宏瑛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民族小学
【摘要】学习性评价是以师生为评价主体,以改进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为评价目的的内部评价。学习性评价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本文就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好学习性评价做了尝试性的阐述。【关键词】学习性评价;预设;干预;体态语言
【正文】
“学习性评价”是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比,学习性评价兼顾过程取向和目标取向,其根本特征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性评价可以看作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但又不等同于形成性评价,因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诊断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好学习性评价呢?
1.学习性评价需要精心预设
学习性评价是有效的教与学的准备的组成部分,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收集“学生正在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了什么”的信息,更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暂时的、稍纵即逝”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在全班教学、小组活动、讨论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观察、倾听和追问学生的非正式互动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书面作业获得。但这些信息并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未充分发挥“改进学习”的作用。
另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即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做出评价。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真正对自己的学习拥有自主感、真正负起责任时,学生会更加投入。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式对话至关重要,这能保证学生全面地分析、了解“他们要学什么、判断其学业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保持“敏感性”,具有“辨别力”,适时适地地抓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信息。
因此备课必须要进行精心预设,同时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预设。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
我在教学一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摩天轮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打算怎样解决?
生:我提的问题是玩摩天轮的有多少人?算式是:4+4+4+4+4=20。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非常了不起!”
学生的答案跟我的预设一样,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
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我看到一个吊篮里有4人,那么几个吊篮就是把几个4加起来。
师:“你真棒!”
我心里暗自高兴:他不经意间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
师: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我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写的算式是4×5=20。
几位学生马上附和:对的,我也是4×5=20。
师:“真聪明!”
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都看着我,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
师:你们不明白,是吗?那就请这些同学来告诉你们。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题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4、5、20分别表示什么?”还有的问:“乘号怎么写,这个算式该怎么读?”……
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学生一开始回答得并不好,但在学生的补充和老师的引导下,乘法的意义逐渐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得出学生学得很开心,意犹未尽。可见,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学习性评价!我们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展现学生预设性“生成”的火花。
2.学习性评价需要教师特意的现场“干预”
学习性评价需要特意的现场“干预”。在“现场干预”中,教师可以立即行动,也可以推迟行动,(当他们掌握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信息,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时再行动),教师也可以运用情境知识提供的信息帮助他们采取更有效的行动。这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同时也促使其生成、提高。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行动,采取促进自己学习的行动。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有计划的行动,在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学习、产生他们的想法并据此改进其学习方面很有成效。同伴评价是另一种给学生提供迅速而又经常的反馈的行动,也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和合作性技能的发展。同伴评价提供给学生“别人如何看待、思考、完成任务的信息”,把“特定的标准运用到别人的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标准并反思他们自己的学习。
3.学习性评价更需要教师的“体态语言”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巧用教师的“体态语言”是学习性评价不可或缺的手段。如用手势配合口头评价,能够使教师把话表达得更加明确、有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课堂上,我会对学生的表现竖竖大拇指,鼓鼓掌,拍拍肩膀,摸摸头,这样的体态语言,使学生们感到了亲切,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毫无顾忌地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现场干预、巧用体态语言等方式进行学习性评价,做到评价内容标准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搭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从而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
“学习性评价”是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它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比,学习性评价兼顾过程取向和目标取向,其根本特征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学习性评价可以看作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新形式,但又不等同于形成性评价,因为形成性评价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诊断性评价、真实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成长记录袋评价等。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用好学习性评价呢?
1.学习性评价需要精心预设
学习性评价是有效的教与学的准备的组成部分,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教师不仅要收集“学生正在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了什么”的信息,更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暂时的、稍纵即逝”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在全班教学、小组活动、讨论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观察、倾听和追问学生的非正式互动中获得,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书面作业获得。但这些信息并未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并未充分发挥“改进学习”的作用。
另一种获得信息的途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即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和认知做出评价。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真正对自己的学习拥有自主感、真正负起责任时,学生会更加投入。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式对话至关重要,这能保证学生全面地分析、了解“他们要学什么、判断其学业的标准是什么”。教师要对学生的信息保持“敏感性”,具有“辨别力”,适时适地地抓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信息。
因此备课必须要进行精心预设,同时必须是灵活的,使其适应(教学中)最初出现的观念和技能,应当包括一些策略以保证学生理解他们所追求的学习目标和用于评价他们学业的标准。学生如何接受反馈、他们如何参与对学习的评价,以及教师如何帮助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都应当在备课中加以预设。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这样的预设不是侧重于教师的教,而更多的是为学生的学而预设。
案例:《乘法的初步认识》片段
我在教学一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时,上课一开始,我按照教学预设出示摩天轮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不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打算怎样解决?
生:我提的问题是玩摩天轮的有多少人?算式是:4+4+4+4+4=20。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非常了不起!”
学生的答案跟我的预设一样,我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让他坐下。
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陷入了沉思)
生:我看到一个吊篮里有4人,那么几个吊篮就是把几个4加起来。
师:“你真棒!”
我心里暗自高兴:他不经意间把乘法表示几个几相加的意义也说出来了。
师:那有没有不同的方法?我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起了手。
生:我写的算式是4×5=20。
几位学生马上附和:对的,我也是4×5=20。
师:“真聪明!”
我肯定了他们的回答。那些写了加法算式的小朋友都看着我,一副不明白的样子。我笑了。
师:你们不明白,是吗?那就请这些同学来告诉你们。
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趣,有的问:“这道题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有的问:“4、5、20分别表示什么?”还有的问:“乘号怎么写,这个算式该怎么读?”……
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虽然有些问题学生一开始回答得并不好,但在学生的补充和老师的引导下,乘法的意义逐渐在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清晰起来。
一节课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看得出学生学得很开心,意犹未尽。可见,没有课前精心的预设,哪来精彩的学习性评价!我们教师应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展现学生预设性“生成”的火花。
2.学习性评价需要教师特意的现场“干预”
学习性评价需要特意的现场“干预”。在“现场干预”中,教师可以立即行动,也可以推迟行动,(当他们掌握了更全面、更细致的信息,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时再行动),教师也可以运用情境知识提供的信息帮助他们采取更有效的行动。这依赖于教师的“实践智慧”同时也促使其生成、提高。学生则根据教师的行动,采取促进自己学习的行动。
学生的自我评价是一个有计划的行动,在鼓励学生思考他们的学习、产生他们的想法并据此改进其学习方面很有成效。同伴评价是另一种给学生提供迅速而又经常的反馈的行动,也促进了学生社会性和合作性技能的发展。同伴评价提供给学生“别人如何看待、思考、完成任务的信息”,把“特定的标准运用到别人的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标准并反思他们自己的学习。
3.学习性评价更需要教师的“体态语言”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巧用教师的“体态语言”是学习性评价不可或缺的手段。如用手势配合口头评价,能够使教师把话表达得更加明确、有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强化说话的感情色彩。课堂上,我会对学生的表现竖竖大拇指,鼓鼓掌,拍拍肩膀,摸摸头,这样的体态语言,使学生们感到了亲切,把师生关系定位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的兴趣,毫无顾忌地参与到学习和交流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预设、现场干预、巧用体态语言等方式进行学习性评价,做到评价内容标准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就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利于搭建学生思维放飞的舞台,从而使评价成为推动学生不断前进的有效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