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高中英语“学困生”的类型心理特征及成因
【作者】 郭 翠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第十一中学
【正文】一、学困生的界定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学业检测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但是智力趋于正常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简单地说,也就是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对“学困生”的界定上必须认识以下几点。①学困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双“差生”。②“学困生”不是残疾学生。③“学困生”不是弱智学生。
二、“学困生”的主要类型
把“学困生”的类型归到成因这部分来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学困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础薄弱型。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困生”。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困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困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④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第二,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不良导致了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⑤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我们研究“学困生”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不同对象。以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意义的教育措施。
三、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有以下八点:①认知水平低。对自己不能作出独立、客观的评价,不能够通过一定的审美原则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而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家长的评价是他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依据。②依赖心理严重。学困生在课堂上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讲解、分析问题的节奏,常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当有同学先于自己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表现出中断思考的现象,甚至有的学困生不愿思考,因为教师最终要告诉你答案或练习册后面就有答案。③心理波动大。学困生的心理不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听懂一点时就会显得兴奋和活跃,当受到批评时,情绪低落,影响纪律;如果听不懂或不适应时,思想开小差,影响听课质量和教学秩序、纪律。④渴求进步,但三分热情。学困生也强烈要求进步,也希望优异成绩,得到教师的重视和承认,同学的赞扬,家长的鼓励。但持续时间不长,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所作所为反复性强。⑤自觉性和自制力差。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克服自己的习惯,课堂学习效率很低。⑥习惯差。通常学困生要上课5分钟左右才能安静,用心听课,但只能坚持几分钟或十多分钟,就自觉或不自觉的不听课,作业不是先完成再耍,而是玩够了再做作业,作业做不了就抄或不做,教师批评多了也就习惯了。⑦厌学。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无成功感,基本上都厌学。对于校或班级组织的有关学习的活动他们兴趣不高,但组织的其它活动如体育活动、课外活动、劳动等积极性很高。在这些活动中有成功的体验,好象找到了自我,有了信心。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因学习差影响班级成绩、纪律或经常不上课逃学或家长认识不清等问题就造成辍学。⑧心理创伤多。学困生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在家得不到亲人的关爱而常受到指责,学习无乐趣,厌学自悲,有些父母过高或过低的要求也造成心理创伤。
四、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中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总体分为内因和外因,所谓的内因是学生本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表现出智力方面的差异,比如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强弱等;同时内因还表现在学生个人情感上、意志上、态度上、兴趣上和学习方法上的各种差异而外因指来自学生外部的原因,一般是周围的环境影响,包括学习氛围、家庭氛围、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所带来的影响比如由于家庭的变故或者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成绩跌落,这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但由于没得到及时的援助,知识链断层,导致丧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而个人意志力不坚强,灰心丧气,从此转化为英语学困生。
所谓“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是指那些在品质、知识、能力、方法等要素及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和学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或者在会考、学业检测中达不到学校的质量要求,但是智力趋于正常的,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简单地说,也就是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对“学困生”的界定上必须认识以下几点。①学困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双“差生”。②“学困生”不是残疾学生。③“学困生”不是弱智学生。
二、“学困生”的主要类型
把“学困生”的类型归到成因这部分来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下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分析“学困生”的现状,依据他们的困难程度、形成原因及外在表现,具体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基础薄弱型。学习基础差是这类学生学习上的主要障碍。据我们调查测试,发现学困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同项目内容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并不是所有的方面基础都差。随着教育环境的改变、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加深,以及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这些学生难以适应新的要求,日积月累厌学情绪有增无减。从而成为稳定性“学困生”。②动力缺失型。这类学生在学习动机、态度、意志及自我意识等方面处于弱势。他们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常常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目过。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有意注意的稳定性为例,观察表明。“学困生”课内大多数时间未进人学习角色。其中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无意于学习活动。数字划消法的调研结果表明,“学困生”的有意注意稳定性水平过低于普通学生的平均发展水平,相差两个标准差。③能力低下型。这类学生的动机、意志、自我意识水平都不低,但学习能力有限,基本的学习技能没有掌握,制约了他们的学习活动,尽管百般努力,然而收效甚微。转变这种类型的困难学生,往往要花较大的力气。④行为情绪型。这类学生由于行为或情绪方面的问题而造成学业不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品行问题。由于成绩较差,经常受到教师、家长指责、训斥,同学们的嘲笑、歧视,因而产生与班集体、教师对抗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敌意、挑衅或破坏性行为,有较强的攻击性(这种感情上的对抗不消除,即使最公正、友善的教育也没有效果)。第二,不适应或不成熟行为。如学习懒散,不爱动脑筋,对学习缺乏兴趣和自觉性;贪玩,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怕困难”;受教育后虽能改过自新,但用不了多久,一旦受到诱惑,又动摇、退缩,依然故我。行为一情绪问题可以引起学业不良,也可能是学业不良导致了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两者的关系不是单向的,较为复杂。⑤暂时困难型。这类学生在能力和个性特征上并无偏差,主要问题在于学习行为不良、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学习困难,一旦其不良行为得到矫正。困难局面也将随之改观。因此,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只是阶段性、暂时性的困难。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而言的,有的学生可能身兼多种类型。我们研究“学困生”的分类。目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区别不同对象。以采取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意义的教育措施。
三、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学困生的心理特征有以下八点:①认知水平低。对自己不能作出独立、客观的评价,不能够通过一定的审美原则判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而往往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教师、家长的评价是他评价自己和他人的依据。②依赖心理严重。学困生在课堂上由于跟不上教师的讲解、分析问题的节奏,常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当有同学先于自己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就会表现出中断思考的现象,甚至有的学困生不愿思考,因为教师最终要告诉你答案或练习册后面就有答案。③心理波动大。学困生的心理不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听懂一点时就会显得兴奋和活跃,当受到批评时,情绪低落,影响纪律;如果听不懂或不适应时,思想开小差,影响听课质量和教学秩序、纪律。④渴求进步,但三分热情。学困生也强烈要求进步,也希望优异成绩,得到教师的重视和承认,同学的赞扬,家长的鼓励。但持续时间不长,因为他们的成绩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所作所为反复性强。⑤自觉性和自制力差。难以约束自己的行为和克服自己的习惯,课堂学习效率很低。⑥习惯差。通常学困生要上课5分钟左右才能安静,用心听课,但只能坚持几分钟或十多分钟,就自觉或不自觉的不听课,作业不是先完成再耍,而是玩够了再做作业,作业做不了就抄或不做,教师批评多了也就习惯了。⑦厌学。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无成功感,基本上都厌学。对于校或班级组织的有关学习的活动他们兴趣不高,但组织的其它活动如体育活动、课外活动、劳动等积极性很高。在这些活动中有成功的体验,好象找到了自我,有了信心。有相当一部分学困生因学习差影响班级成绩、纪律或经常不上课逃学或家长认识不清等问题就造成辍学。⑧心理创伤多。学困生在学习上与一般学生相比,付出同样的时间但达不到同样的效果,还经常受到批评,在家得不到亲人的关爱而常受到指责,学习无乐趣,厌学自悲,有些父母过高或过低的要求也造成心理创伤。
四、英语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相关的理论研究表明,中学英语学困生的成因是错综复杂的,总体分为内因和外因,所谓的内因是学生本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表现出智力方面的差异,比如对英语知识的接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的强弱等;同时内因还表现在学生个人情感上、意志上、态度上、兴趣上和学习方法上的各种差异而外因指来自学生外部的原因,一般是周围的环境影响,包括学习氛围、家庭氛围、家长、教师和学生的相处所带来的影响比如由于家庭的变故或者受到学习氛围的影响,成绩跌落,这是由于外部因素引起的,但由于没得到及时的援助,知识链断层,导致丧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而个人意志力不坚强,灰心丧气,从此转化为英语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