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实践的乐园

【作者】 丁红岩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实验小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把实践与应用作为数学内容的一个领域,主要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的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各个内容的理解,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我们应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数学实践活动在整个数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探索
【正文】
  数学实践活动就是“用数学”的具体体现,其核心就是由学生本人把数学知识发现和“再创造”出来,并能灵活的实践运用,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这已是各国课程改革的追求之一。如美国NCTM数学课程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目标之一,而且把“具有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可喜的是我国《新课标》也突出了其重要性,把实践与应用作为数学内容的一个领域,这对数学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彻底改变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状况,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基于上述认识,我对深化小学教学改革的同时,对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作了一些尝试,下面我就如何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谈几点认识与体会。
  一、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们都会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实现目标后,他们会尽情享受其中的快乐。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将所讲的知识点设计成各种实践活动的背景,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应用后,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老师昨晚通知大家今天每人都带计算器,但老师只发了一条校信通,结果今天人人都带来了。说明全班同学家里都有电话或者小灵通,可以说成电话的普及率是100%。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经常要计算和使用“普及率”。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想想,你想了解班上同学那些方面的普及率呢?几分钟后,有些同学说:班级同学家庭电脑的普及率、数字电视的普及率、班上同学眼睛的近视率等等。这样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总之,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是知识理论的升华,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会得到更多,更新的体会,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实践,在具体的实践活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学数学,在实际生活中能运用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这样,教师经常根据学习内容适时的布置一些实践作业,并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实践,根据需要收集问题的数据,解答数学问题。从而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数学实践活动能拓宽学生的认识范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
  在活动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教科书上是没有答案的。如:巧用余数解决实际问题,怎样买最省钱;测量计算教学楼的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设计一个春游或秋游方案等等。面对这些问题,学生急于想解决的心理,促使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去搜集信息和资料,他们在处理分析这些信息和资料的过程中,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比如一个春游活动吧,就能涉及到许多数学问题,打个比方,我们到杭州乐园游玩,来回路上要花费多少时间,在那里游玩多少时间,中间休息多少时间,几点回到学校,所以早上几点必须出发就涉及到了时间设计问题。我们如何去,就涉及到了租车问题;到那里后又涉及到了购票问题,买成人票、儿童票还是团体票,买好票后给你20元钱你又如何合理安排游玩项目最合理,做到既节约又玩得尽兴。这种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更是在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也激发了他们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数学实践活动不仅仅停留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明理,俗话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通过操作、感受、比较、发现等思维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深刻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缜密性。
  例如:在一次数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设计了游戏:用火柴棒按以下方式搭小鱼,搭1条小鱼用8根火柴棒,搭2条小鱼用14根火柴棒,(图略)请你动手摆一摆、填一填:
  同学们都很认真的边操作,边思考,其中一位同学摆到第三个图就很容易的得到:后面的每个图形中火柴数量是前一个图形火柴数量加6根(第一条小鱼除外),很容易求出搭n条小鱼需要用6n+2根火柴棒;接着,第二位同学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假设每条鱼都需要6根,但第一条鱼要多2根,所以要加上2……
  接着第三位、第四……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通过操作得到结论,同时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思考的习惯等都大有益处。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每位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会得到更多感悟和体会,才能提升实践活动的价值,使学生带着数学走进实践活动中,在活动中快乐学习数学、体会数学、应用数学。 
  参考文献:
  [1]陈琦;数学课堂中的素质教育[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06期
  [2]吴军;让情境教学走进初中数学课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4期
  [3]林国钦;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启发学生[J];学苑教育;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