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思考

【作者】 汗尼克孜·阿布拉

【机构】 新疆喀什叶城县第一中学


【正文】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根本特性,包括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化学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认识实践:一是整个教学系统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其他要素服务于学生这个主体;教师的“教”应让位于学生的“学”,给力于学生的“学”;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进取,自觉自愿地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一、忽视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1、重教材教法,轻学法指导。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既神秘新奇又不知所措,这时更需要我们的化学教师“尽其所能,倾其所有”上好“启迪课”,极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继而指导学生观察现象、观察实验、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得出结论等。
  2、重结果结论,轻探究过程。我们老师大多重视教材上的现象、结论,善于自己归纳解题步骤方法,习惯于让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甚至背题型,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结论的发现过程进行探究,弄清其来龙去脉,充分把握其化学意义,不愿在例题示范中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要点、方法和步骤,而是事倍功半地通过反复做大量的练习来补救。
  3、重权威说教,轻情感交流。教师把自己定位在至高无尚的位置上,希望学生把自己视为知识的化身,自己的威严不能有丝毫的动摇,教师走进课堂,面孔铁板一块,学生在谨小慎危中听课,不敢越雷池半步,师生合作程度低,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平等交流、沟通,学生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渠道和学习状态的信息反馈渠道不畅通,导致教学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甚者,毫无化学课的特点,枯燥无味,使人烦躁厌学。
  4、重课本训练,轻实验实践。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个备课本进教室上化学课的现象普遍存在,不愿做实验,用讲解代实验、用粉笔画实验,认为这比做实验省事,考试效果也不会差,甚至认为做实验是形式主义,对化学实验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化学学科本身特色把握不够。
  5、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受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将教学目标定位在传统授知识的层面上,认为老师讲清了,学生听懂了,就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危害
  1、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其结果只能是:优等生在忧郁中学习;中等生在苦闷中学习,整天死记硬背,差生在厌学中学习,学生的个性受到压抑、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
  2、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我们常常感觉到自己已付出了大量劳动甚至竭尽全力,但在学生身上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我们也常常困惑为什么课堂中学生听得懂,课后作业做得来,就是考试时搬不得家?甚至反复讲的东西学生反复考不来,而往往补救措施就是反复地练习大量的习题,从而步入题海之中,高投入低产出,学生身心疲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不佳。
  3、制约着素质教育地推进。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特征主要有如下四性:主体性、创新性、民主性和活动性。主体性是其他三性的基础,没有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只能是“满堂灌”注入式地教学,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有限,创新能力的培养无从谈起。
  三、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更新教育观念
  一是教师观
  (1)尊重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是我们能够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的前提条件,也是化学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保证。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和吸引学生喜欢学习、热爱校园生活。这是我们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前提条件,是化学教师基本技能之一。
  (3)善于因材施教,能为不同发展层次和水平的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逐步掌握适合自己求知特点的学习方法、策略和习惯。
  二是教材观
  (1)尊重教材而不照本宣科。这就是要求深钻化学课程标准,吃透化学教材,充分把握教材教学要求、编排意图,准确把握教材重点难点。
  (2)活化教材而不脱离课程标准。①教材中自身知识点的活化,②活化教材中前后知识的联系甚至跨学科知识的联系。③活化教材内容与生产、生活的联系。④深挖教材中“能力培养点”,特别是“家庭小实验”、“课外活动”等。
  三是学生观
  (1)学生的发展应是主体性地发展,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
  (2)学生的发展是主导下地发展,因此要求教师要保证在化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实施是上课,然而其成败决定于备课,只有认真备好课,才能避免上课时的随意性,增强主导性。
  2、把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备条件
  (1)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走两个极端即“主导”变“主宰”或“主体式”变成“放羊式”,应该是由受“鱼”到能“渔”。
  (2)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大体分为两类:在教师直接讲授下所进行的活动,如听讲、记笔记、答问等可称之为非自主活动。另一类是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的心智活动和操作活动,如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操作、讨论和练习等活动,称之为自主活动。
  (3)教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又有了自主活动的时间,还需要解决学生是否善于学习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①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学习方法,②帮助学生提高参与学习过程的自觉意识,调控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
  总之,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要不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主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这将使学生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