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之我见
【作者】 何世康
【机构】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试验区龙广镇第三中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中,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者、主导者,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关键词】初中化学;启蒙教学;实验教学
【正文】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带有明显的启蒙性质。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中,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者、主导者,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化学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再经过推断和下结论,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化学教学如果不在实验中下功夫,是很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是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合格学生。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哪怕是因陋就简也要很好地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同时还必须辅助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力求做到现象要明显,应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每个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引导学生假设、预测、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进而表达交流、教师都应有所准备,胸中有数。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应起示范作用。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又没有安全隐患的实验应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试验功能,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应当看到,当前在实施化学教学实际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地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用多媒体技术来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形成“变相”的在黑板上做实验。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现出新的前景,但作为化学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现有的教学各种手段都无法替代学生来亲自动手实验的教学功能。
现有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或学生操作有危险存在或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或实验中产生有毒物质或污染环境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实验,对于这类实验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证明,对一些简单的实验,经常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可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使用、试管的夹持、药品用量的取量多少、烧杯、量筒的使用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迹。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唯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才能提高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教学,就是强调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突破口,针对学生思维范围狭小,认知加工的层次较低的弱点,引导学生多问、多思、多比较、多设计,打破传统的观念,消除思维定式逐步实现创新学习。
如在讲授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作法的原理中,不能单一地告诉学生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来一些固体物质,如鸡蛋壳,石头,水泥,纯碱,草木灰等,(大小能放到试管里的)和家用的白醋,再提供稀硫酸和稀盐酸。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探究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试验它们能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吗?为什么?那么能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在学生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再去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通过以前生物等学科的学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部分的认识,在教学中,只不过是帮助他们去健全和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先让学生自带空的矿泉水瓶,用来收集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和生成碳酸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当学生把二氧化碳制取,性质及用途实验探究完成后可指导学生设计新型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自制灭火剂。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旧灭火器,让学生观察内部结构,了解使用原理,然后提出问题和讨论要求:可以借鉴旧灭火器原理,脱离旧灭火器原形设计出新型的灭火器。学生很快能够很据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性质以及从灭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材料,在相互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设计方案端了出来。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直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教材,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正确形成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看到应观察的实验现象和实物,使学生对所学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在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象。除实验以外,还要适当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科学手段通过影像使微观现象宏观化,抽象内容具体化。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学生来说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知识。要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虽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但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就是要把书本知识跟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出发,用理论来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到的化学现象或课堂演示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来获得知识。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
化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是“化学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奥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从化学角度来认识生活,科技,生产,环保等方面有关的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等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或习题设计中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化学发展的最近成就,联系周围社会问题。当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后,就会体会倒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对化学产生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光;洪敏: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2]罗富生:化学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带有明显的启蒙性质。在初中化学启蒙教学中,教师作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航者、主导者,应注重以下两个方面的教学。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化学实验探究在化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观察和分析再经过推断和下结论,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有助于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才能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化学教学如果不在实验中下功夫,是很难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是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的合格学生。作为化学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条件,哪怕是因陋就简也要很好地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各种演示实验和学生的探究实验,同时还必须辅助学生做好家庭小实验。演示实验力求做到现象要明显,应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每个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要求学生观察什么,得出什么结论。怎样引导学生假设、预测、提出问题、进行实验验证、进而表达交流、教师都应有所准备,胸中有数。教师在实验操作上应起示范作用。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而又没有安全隐患的实验应尽量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了试验功能,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应当看到,当前在实施化学教学实际过程中有些教师过分地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用多媒体技术来替代学生动手实验,形成“变相”的在黑板上做实验。不可否认,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具有强大的信息传播功能,为化学课程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展现出新的前景,但作为化学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扩大信息时空,提高学习效率,用计算机模拟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但模拟实验无法全面体现化学实验的作用,不能以此取代化学实验,现有的教学各种手段都无法替代学生来亲自动手实验的教学功能。
现有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实验难度较大的,如实验装置比较复杂或实验中使用剧毒药品或学生操作有危险存在或有潜在的安全隐患或实验中产生有毒物质或污染环境的实验。这是少数,这类实验必须由教师演示,力求操作规范化。二是实验技能难度较小,这是多数实验,对于这类实验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去完成实验操作过程。实验证明,对一些简单的实验,经常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动手去做,除了可增加他们的操作机会以外,还可以起到两个作用:①使学生对一些被认为是无所谓或被忽视的常规操作,如试剂的使用、试管的夹持、药品用量的取量多少、烧杯、量筒的使用等,及时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迹。②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恰当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和深化,而且也能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操作技能。
唯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才能提高探究能力,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教学,就是强调以化学实验为基础,以实验为突破口,针对学生思维范围狭小,认知加工的层次较低的弱点,引导学生多问、多思、多比较、多设计,打破传统的观念,消除思维定式逐步实现创新学习。
如在讲授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作法的原理中,不能单一地告诉学生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来一些固体物质,如鸡蛋壳,石头,水泥,纯碱,草木灰等,(大小能放到试管里的)和家用的白醋,再提供稀硫酸和稀盐酸。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探究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是什么?你怎么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试验它们能在实验室的条件下用来制取二氧化碳吗?为什么?那么能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这些物质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在学生探究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后,再去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通过以前生物等学科的学习对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了部分的认识,在教学中,只不过是帮助他们去健全和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先让学生自带空的矿泉水瓶,用来收集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在水里的溶解性和生成碳酸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归纳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当学生把二氧化碳制取,性质及用途实验探究完成后可指导学生设计新型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和自制灭火剂。首先向学生展示一个旧灭火器,让学生观察内部结构,了解使用原理,然后提出问题和讨论要求:可以借鉴旧灭火器原理,脱离旧灭火器原形设计出新型的灭火器。学生很快能够很据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性质以及从灭火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材料,在相互讨论中你一言我一语的就把设计方案端了出来。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内心的喜悦溢于言表,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创新的能力。
直观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直观教学有利于学生形象,生动地理解教材,有利于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正确形成概念。教学中应尽可能让学生看到应观察的实验现象和实物,使学生对所学物质和物质变化的现象在脑中留下鲜明的印象。除实验以外,还要适当运用网络技术,多媒体科学手段通过影像使微观现象宏观化,抽象内容具体化。
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联系
书本知识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对学生来说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知识。要把间接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虽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通过学生亲自实践,但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这就是要把书本知识跟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出发,用理论来解释学生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接触到的化学现象或课堂演示实验中看到的现象,让学生从未知到已知,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中来获得知识。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也有利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
化学能够吸引学生的原因之一是“化学能使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奥秘“。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从化学角度来认识生活,科技,生产,环保等方面有关的问题,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来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等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因此在教学中或习题设计中要紧密联系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联系化学发展的最近成就,联系周围社会问题。当学生了解了所学知识在社会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后,就会体会倒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学生就会对化学产生求知欲望,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小光;洪敏:新课改下中学化学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11)
[2]罗富生:化学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