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

【作者】 张晓军

【机构】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第一中学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的教学应该是尊重每个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应该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应该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历史;有效教学;主体地位
【正文】
  记得一位哲人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尊重孩子的差异,赏识孩子的成功,教育之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蹲下来,你会发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很努力。”在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短暂的课堂,充分发掘每个孩子的潜力,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领域新的研究热点。课改专家余文森教授说:“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结合笔者平时教学实践和反思,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不成熟的看法和体会。
  一、有效教学是尊重每个学生,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
  高中生对于历史学习一直停留在初中阶段的满足于一般了解或突击应付。对于这样的学习状况,什么是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对学生有效,再具体来讲,是对自己这个班的学生有效。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我认为,必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内在动机。结合学生特长,发动学生预习。而要做到这样,必须了解自己的学生,千方百计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
  如何了解自己的学生?我想最主要的还是树立平等交流真诚沟通的尊重意识。尊重是构建民主和谐关系的基础。对我们一线教师而言,不但要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以广阔的视野引领学生,以丰富的知识养育学生,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惟有如此,才能与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促进学生接受我们的影响、引领,努力做好自己。从事教学已经五个年头,我发现了解学生最好的途径就是尝试着将其落实到教学工作中的平等对话。为了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以及发生问题的根源,我在尊重上做文章:首先,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选对交谈的环境,在平等上想法子,找准交谈的话题,真切地体现自己的真诚。谈话的时候,我经常会选择一个人少而安静的场所,或在田径场慢跑,或一起坐着,或者在篮球场上,以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交谈过程中我也是“就事论事,就事说理”,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该事的感受,使谈话在和谐的氛围、合适的环境中进行。谈到有共识的地方,我还会用轻抚他的头或拍拍他的后背,以示我对他的理解与鼓励。在学生眼中,我也不是那种严厉的历史教师,大多数学生都用心上课,自主学习,在走廊里、操场上、甚至大街上,与我打招呼问好。实践告诉我,只有彼此的尊重、平等的交流,才能与学生的心贴得越来越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部力量,也是一种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会认真的学习,因此,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唤起他们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质量。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激发学习动机就变得容易。当然仅此还不够,还必须在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上下功夫多钻研。历史教学的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方法应多样,让学生感觉每节课都是崭新的。
  二、有效教学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
  将学习还给学生,这是有效教学话题的应有之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采用“预习并查找资料——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分析讲解——小结巩固”的教学方式,即“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的指导思想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探究,增加学生的活动;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针对不同群体学生,对问题的难易度进行设置;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整合,挖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让学生不仅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社会实践中能恰当使用的这些知识和技能,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跃升。在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尝试也不断改进课前布置预习问题的教学方式。
  三、有效教学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历史学科一直是在往后看,而社会总是在往前进。这两者是否矛盾了呢?学历史到底有没有用?我可以肯定地说,回头看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赫伯特·斯宾塞在《儿童的权利》一文中说:“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培养性格。遏制不受纪律约束的倾向,唤醒沉睡的情感,加强认识力和培养鉴赏力,鼓励这种情感而压抑那种情感,以便最终使儿童发展为具有均衡与和谐天性的人——这既是父母的也是教师的目标。”中学的历史教学是实现这个目标最佳途径之一。
  历史是为了了解过去,但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立足于现实并展望未来,因此,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学以致用的人文科学。学以致用,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宗旨。教学时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的理解并不当然地意味着学生的理解。为使学生也能有相对的“深刻”理解,我一般精选两段学习材料,基本上属于原始材料,选择其中的一则进行深入剖析。
  以上是近两年来进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后,我对如何开展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的三点认识和体会。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与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学习方法和价值观念。作为一线教师,作为一名年轻的历史教师,更要注意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这是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趋势。在教学岗位上,我时刻提醒自己:微笑面对学生,冷静审视自己,平等对待同事,真诚善待他人,认真做好工作。有位教育学家讲过:实践教育是一种责任,体验教育是一种人生,收获教育是一种喜悦,享受教育是一种幸福。教不完的历史,读不尽的书。我在授业解惑中充实着、完善着,在为人师表中成长着、收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