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机智,冷静,你会收获多多
【作者】 张华兰
【机构】 山东省威海市高技区神道口中学
【正文】一个年轻同事刚上完课进办公室就很郁闷的和大家诉苦:因为刚开学,很多事请需要说,结果放学铃响了也没说完,我就对同学说“别着急,等说完事老师给大家讲个笑话”。结果,小明嘭的站起来“老师,你现在讲的最有意思的笑话就是——放学”。望着敢一开学就这么当众顶撞老师的孩子,我一时愣在那了,火气一顶,喊道“你着急你先走吧”。没想到的是,他真的背着书包走了,门嘭的一声关上了。
听到这位同事的诉苦,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刚毕业教学时也遇到这样一个类似的事情,那件事情虽然已过了十多年,但一直是我的心结,那是我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同学们正沉浸在浓浓的课堂氛围当中,有一个刚参加过市级运动会的运动员破门而入,嘴里吹着口哨得意洋洋的径直走到座位上,眼里完全没有我这个老师,他的这种行为使我这个在台上唱主角的演员愣住了,其他的观众一齐把眼光聚向了我,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没有经验的我大吼一声:“你给我出去。”没想到那个同学冷冷的甩了一句:“凭什么让我出去?这是我的座位。”“好,你不出去,我出去。”我失去了理智,摔门离开了教室······当然,这个学生事后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向我道了歉,而且也受到了校方的严肃处理。在学生毕业后,很多学生都和我很亲近的聊天,成了好朋友,唯有这位男生总是远远的躲着我,或许现在他早已忘了这件事,但是我一直内疚,如果我当时冷静一些,动动脑子,事情就不会这样了。或许他也会和我成为好朋友。
经过了那件事情以后,我好像也成长了很多,这么多年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也碰到这样那样的情况:越是不允许做的事情,一部分同学越是做,好像专门和你对着干:那些经常被老师表扬的优秀同学反而被一些同学看不起,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反而会激起某些同学的同情,也有一些被老师认为“没出息”的学生就是不服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反而会取得令老师都无法相信的成绩·······其实这一些都是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如何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正确、恰当的处理课上突发事件可谓是一种技能或是艺术,如果那一次我冷静的对那位运动员说:“从你的口哨我们就知道你是凯旋而归,我们应该祝贺你,你是不是应该也为在座的同学将来也能中考凯旋归来想一想呢?”这样机智、幽默、冷静的处理一定会令那位同学脸红,而不会脸红的是我。相信他也会和我成为好朋友。
当然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那样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因而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是不可取的。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记得有一次课前我刚到了教室,碰到了两名学生在吵架,其中一名学生拿起了凳子向另一名学生扔去,我吓了一大跳,连想也没想就扑过去挡住了那位被打得学生,那凳子无情的打在了我的头上,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就倒在了地上,当时也还有感觉,只听所有学生都慌了,有的说:“快救老师。”有的就指责扔凳子那位同学,还有的准备打那位同学,教室里乱了套,我强忍疼痛,站到讲台上,大家马上安静下来,可能大家等待的是我的批评,我的眼睛碰到到了那位犯错误的同学,他已经不知所措,脸红红的满脸是泪水,班上一些女孩子因为害怕也泪流满面,那时也不觉得头疼了,我的心马上疼爱起这些孩子,毕竟是孩子,老师是爱你们的,不能因为老师的处理不当,耽误你们的宝贵时间,想到这里,我理清思绪,露出了笑容:“同学们,老师没事,看老师头上的卡子保护了老师,我们开始上课吧。”可以说那是一节效率最高的课,连那些捣乱的同学也听得非常认真,而且从那以后我的课堂上再也没有捣乱的同学,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老师最想要的吧。事后我反思,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多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
这就是我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的一点看法,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机智、冷静,做到细致和耐心,将会是一名收获多多的合格人民教师!
听到这位同事的诉苦,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刚毕业教学时也遇到这样一个类似的事情,那件事情虽然已过了十多年,但一直是我的心结,那是我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同学们正沉浸在浓浓的课堂氛围当中,有一个刚参加过市级运动会的运动员破门而入,嘴里吹着口哨得意洋洋的径直走到座位上,眼里完全没有我这个老师,他的这种行为使我这个在台上唱主角的演员愣住了,其他的观众一齐把眼光聚向了我,我的脸刷的一下红了,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没有经验的我大吼一声:“你给我出去。”没想到那个同学冷冷的甩了一句:“凭什么让我出去?这是我的座位。”“好,你不出去,我出去。”我失去了理智,摔门离开了教室······当然,这个学生事后在班主任的协调下向我道了歉,而且也受到了校方的严肃处理。在学生毕业后,很多学生都和我很亲近的聊天,成了好朋友,唯有这位男生总是远远的躲着我,或许现在他早已忘了这件事,但是我一直内疚,如果我当时冷静一些,动动脑子,事情就不会这样了。或许他也会和我成为好朋友。
经过了那件事情以后,我好像也成长了很多,这么多年在对中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我也碰到这样那样的情况:越是不允许做的事情,一部分同学越是做,好像专门和你对着干:那些经常被老师表扬的优秀同学反而被一些同学看不起,经常被老师批评的反而会激起某些同学的同情,也有一些被老师认为“没出息”的学生就是不服气,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反而会取得令老师都无法相信的成绩·······其实这一些都是初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会教书,还要会育人,不仅要完成计划内的工作,还要随时做好如何应对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个偶发事件的解决方式也许会改变你在学生心中的印象。正确、恰当的处理课上突发事件可谓是一种技能或是艺术,如果那一次我冷静的对那位运动员说:“从你的口哨我们就知道你是凯旋而归,我们应该祝贺你,你是不是应该也为在座的同学将来也能中考凯旋归来想一想呢?”这样机智、幽默、冷静的处理一定会令那位同学脸红,而不会脸红的是我。相信他也会和我成为好朋友。
当然处理好课堂突发事件,前提是要有爱心和耐心,其次是要讲究艺术和方法。教师不要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化地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办法。那样去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好像也有效,但对课堂气氛、师生情绪的影响很大,因而对教育教学效果也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因而是不可取的。为了慎重起见,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记得有一次课前我刚到了教室,碰到了两名学生在吵架,其中一名学生拿起了凳子向另一名学生扔去,我吓了一大跳,连想也没想就扑过去挡住了那位被打得学生,那凳子无情的打在了我的头上,我的脑子嗡的一声就倒在了地上,当时也还有感觉,只听所有学生都慌了,有的说:“快救老师。”有的就指责扔凳子那位同学,还有的准备打那位同学,教室里乱了套,我强忍疼痛,站到讲台上,大家马上安静下来,可能大家等待的是我的批评,我的眼睛碰到到了那位犯错误的同学,他已经不知所措,脸红红的满脸是泪水,班上一些女孩子因为害怕也泪流满面,那时也不觉得头疼了,我的心马上疼爱起这些孩子,毕竟是孩子,老师是爱你们的,不能因为老师的处理不当,耽误你们的宝贵时间,想到这里,我理清思绪,露出了笑容:“同学们,老师没事,看老师头上的卡子保护了老师,我们开始上课吧。”可以说那是一节效率最高的课,连那些捣乱的同学也听得非常认真,而且从那以后我的课堂上再也没有捣乱的同学,我想这就是作为一名老师最想要的吧。事后我反思,偶发事件经常发生在一些差生身上,他们自尊心强,同时自卑心理也较重,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信任和尊重,即使有了差错,也希望得到原谅。作为教师,应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注意把严肃、善意的批评与信任、鼓励结合起来,把“尽量多地要求”与“尽可能多地尊重”结合起来,切不可感情用事,用训斥加批评甚至是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方法简单粗暴地处理,以免激起师生之间的矛盾,造成师生之间对立情绪的扩大。
这就是我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的一点看法,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做到机智、冷静,做到细致和耐心,将会是一名收获多多的合格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