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尝试浅谈
【作者】 江开华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五里岗街松林小学
【摘要】小学数学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必要采用综合化教学。在本文中笔者从“确立三维立体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综合化”;“开发数学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二个方面对“小学数学综合化教学的尝试”进行浅谈。【关键词】目标综合化;内容综合化
【正文】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各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格性和完整性,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学,压抑了儿童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目的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走出学科封闭状态,打破单一的数学知识的堆积,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积极开展综合化的数学教学,着眼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一、确立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综合化
许多教师把数学课程等同于学科研究的数学,只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累加及解题策略的培养,教学目标也仅限于掌握数学知识的数量和进程,这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目标的设置应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着眼,具体课程中的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如《方程的认识》的教学目标设置要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培养目标等目标协同达成。首先是知识目标,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基础。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把方程的基本特征;共次是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探究规律换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科学分析、细致概据、合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再次是情感目标,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源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积极情感,同时在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最后在这些目标达成的过程序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的身必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倾听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见,真诚地与同学交流互动等良好的情操。同时,在师生之间,生生学间的对话中,培养用正确的高尚文明的语言表达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这些综合性目标的设置,力图使学生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方程思想以及数学的科学本质认识,数学模型的建立构成一个各种目标综合达成的整体结构。
二、开发数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
现行教材呈现的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简约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开发各种数学教学资源,发掘教材、活化教材,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加数学知识的内涵,提高数学知识的附加值,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都能够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开发对社会生活资源,让数学学习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不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学科,而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联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引入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来充实数学教学内容。如此例知识的教学,如果单纯地按此例计算教学,学生会感到厌烦,结合实际变换内容来学习则有另一番天地。“张轩同学准备在暑期间到北京旅游,参观壮观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但他不知道家离开北京有多远,于是就找来一张地图想计算一下,可不巧的是印有此例尺的一角撕掉了,怎样计算呢?于是他想出了办法:他家离县城24千米,张轩在地图上量出他家到县城是0.25厘米,从家到北京顺着公路量有2.3厘米。现在请你把张轩同学的思考过程写出来,而且请你计算出他家到北京的距离,并且大概估计出这张地图的比例尺,用两种标注方式写明白”。这样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时间都有数学的存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2、开发数学自身的综合化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相互贯通融合。数学知识却是相互关联的,过去的几何、代数的明确划分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除法算式可以演变为分数的形式,分数又可是此例的样式存在,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分数应用题可以用此例的知识求解,此例的应用题也可以用分数方法求解。
3、整合其他学科的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开展数学综合化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也是密切相关联的,例如,数学的方法、过程、公式、定理都必须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数学作文、数学日记,让学生把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和过程用科学的文字记录下来,为今后撰科研论文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学习。例如《田忌赛马》一文中,让学生计算采用孙膑的赛马方法,可以有多少种胜负情况,胜多于负,还是负多于胜,通过比较、罗列、分析,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得出孙膑在三十六场比赛中,有三十场可以获胜。再如《长城》一文,让学生计算长城的工程量,感受到长城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各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严格性和完整性,学科本位和社会本位的教学,压抑了儿童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数学课程标准》把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与目的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步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走出学科封闭状态,打破单一的数学知识的堆积,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积极开展综合化的数学教学,着眼于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一、确立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综合化
许多教师把数学课程等同于学科研究的数学,只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累加及解题策略的培养,教学目标也仅限于掌握数学知识的数量和进程,这是对教育教学资源的浪费,新课程标准把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这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的需要。目标的设置应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着眼,具体课程中的教学目标要做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德育目标和情感目标的和谐统一,如《方程的认识》的教学目标设置要做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价值观培养目标等目标协同达成。首先是知识目标,这是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是其他目标达成的基础。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理解方程概念,感受方程思想,把方程的基本特征;共次是能力目标,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探究规律换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科学分析、细致概据、合理归纳等方面的能力,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再次是情感目标,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源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培养学生探究科学规律的积极情感,同时在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最后在这些目标达成的过程序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在学习过程中,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遵循学生的身必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倾听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见,真诚地与同学交流互动等良好的情操。同时,在师生之间,生生学间的对话中,培养用正确的高尚文明的语言表达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这些综合性目标的设置,力图使学生知识技能、思维方式、方程思想以及数学的科学本质认识,数学模型的建立构成一个各种目标综合达成的整体结构。
二、开发数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综合化
现行教材呈现的数学教学内容具有简约性、严谨性和科学性的特点,出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教师要充分开发各种数学教学资源,发掘教材、活化教材,丰富和发展教学内容,要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加数学知识的内涵,提高数学知识的附加值,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都能够在数学上得到相应的发展,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1、开发对社会生活资源,让数学学习与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相联系,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不是独立于现实之外的学科,而是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联的学科。教师要善于引入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来充实数学教学内容。如此例知识的教学,如果单纯地按此例计算教学,学生会感到厌烦,结合实际变换内容来学习则有另一番天地。“张轩同学准备在暑期间到北京旅游,参观壮观的天安门升旗仪式,但他不知道家离开北京有多远,于是就找来一张地图想计算一下,可不巧的是印有此例尺的一角撕掉了,怎样计算呢?于是他想出了办法:他家离县城24千米,张轩在地图上量出他家到县城是0.25厘米,从家到北京顺着公路量有2.3厘米。现在请你把张轩同学的思考过程写出来,而且请你计算出他家到北京的距离,并且大概估计出这张地图的比例尺,用两种标注方式写明白”。这样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和价值,感受到数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每一个空间或每一时间都有数学的存在,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他们的生活经历或生活体验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2、开发数学自身的综合化教学资源,让教学内容相互贯通融合。数学知识却是相互关联的,过去的几何、代数的明确划分不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数学知识本身也是相互关联的。如:除法算式可以演变为分数的形式,分数又可是此例的样式存在,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分数应用题可以用此例的知识求解,此例的应用题也可以用分数方法求解。
3、整合其他学科的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开展数学综合化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也是密切相关联的,例如,数学的方法、过程、公式、定理都必须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数学作文、数学日记,让学生把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感受和过程用科学的文字记录下来,为今后撰科研论文打下基础。在数学教学中,还可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学习。例如《田忌赛马》一文中,让学生计算采用孙膑的赛马方法,可以有多少种胜负情况,胜多于负,还是负多于胜,通过比较、罗列、分析,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得出孙膑在三十六场比赛中,有三十场可以获胜。再如《长城》一文,让学生计算长城的工程量,感受到长城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