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定位

【作者】 盛 悦

【机构】 新疆塔城市第一小学


【正文】美术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美育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自身美化、完善人格塑造重要途径。美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是其他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美育最终意义,就在于使人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一、小学美育的审美误导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迅速发展,美术教育包括整个人类社会和整个人的一生的方向,其本质也转向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地发展。但是,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更多是片面夸大稚拙童趣的艺术性,忽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育,使“稚美”思想垄断整个小学发展阶段,造成儿童的审美素质与创造能力的长期停滞不前。
  以上所述的“有术无美”的原始教育与“有美无术”的自由主义教育其本质都是一种与全面发展相背的、残缺偏窄的、停滞孤立的审美误导,在实践中产生了诸多矛盾。
  1、与教的矛盾
  首先,小学的美育具有普及性、基础性、综合性并建立于兴趣之上的应用性,螺旋上升的发展。而对技能的片面强化与对拙美的静态割裂了知识技能与创意美感内容的有机联系,形成小学生审美素质的严重匮乏,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美术教育必须遵循以审美教育为主线、精讲多练、循序渐进等原则,遵循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情感体验与道德判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引导作用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美育原则。在教学中也需要采用直观性、形象性、情感性与动作性相结合的方法。
  2、与学的矛盾
  美术学习是一种促进主体美术知识与技能、审美情感和欣赏鉴别不断发展的过程,比其它学科学习还要复杂得多。技能教育忽视了动机与兴趣、情感与审美和创意与张扬的心理基础,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均衡性;小学夸张稚美的教育则忽视了学生在右脑神经系能控制与其它神经系统密切配合下的操作性,忽视了发展学生的生理也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另外,美术学习又是学生眼、脑、手、材料和工具密切配合的操作活动,美术教学任务实现的具体表现也是促使学生的眼、脑、手灵活兼用。而前述两种教育均切断了这个螺旋型过程,不能实现视有所惑、脑有所思、手有所政、料(具)有所用的最佳结合,也违背了学习规律。
  3、与个体完善和社会需要的矛盾
  美术教育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课程之一,除了对受教育者的审美的美育功能之外,还具有德育功能、智育功能以及健康功能。只有这些功能的全面发挥,方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健康发展。而前途美育的欠缺与片面都是美术教育功能的畸型发挥,都将造成个体心灵、精神和行动能力的巨大失衡,从而影响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影响社会的顺利发展。
  二、小学美术教育的审美定位
  1、美术教育的目的可简单概括为审美教育、智力开发和美术知识与技能培养。如果说美术表现与创造活动是一种行为艺术的话,那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智能、情绪、道德、知觉、美感、社会感与创造性等不断成长提高的过程,而小学美术教材也正从形式与内容上整体地表现出了这种阶段性发展,并要求通过绘画、欣赏、图案、手工等课题予以实施。
  2.美术的学科特点与发展作为视觉化的造型艺术学科,美术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即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创造性及技能性。教学必须以直观性的前提,以技能性的条件,运用审美性的方法,追求创造性的目的。故而要求不断为学生创设感受环境、提供审美对象、教授表现与创作方法。提高美术的创造能力,这就体现了美术审美教育功能的特殊性。
  3.美术教育的现代化与发展随着国家素质教育体制的完善与对艺术教育的不断重视,现代美术教育已突破了学校教育的范畴,成为一种以美术智能和审美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社会活动。在培养人高度的创造性,这就要求小学美术教育首先要强化美术教育意识,转变以往囿于学科内的美育思想,放眼整个社会生活空间,发掘并利用艺术、自然和社会中的一切审美因素进行全面的审美教育。其次,在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的今天,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已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故而引进新的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发展的审美教育的实施
  1、树立新型美术教育观念,将审美教育融注于一切美术教育活动之中。采用开放式的素质教育教学,以广义的美育思想指导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美育活动,发挥多种美术教育要素、形态和范围的综合作用,形成美育的总体效应。
  2、加强美术教研,促进美术教改。面向未来和世界,广泛深入地研究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外因素,结合地方特色、追求现代与学生主体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加大客观意识成就,探索出一条适应个体与社会、有特色的小学美术教育新思路,走向课堂。
  3、优化内容,改进教法,注重过程,体现人性。首先以基储应用和审美为前提,删缩一些功能单一、难度不适的重复、生僻的教学内容,发挥地方教材优势,增设一些作用显著、有时代特色的新内容。其次,要使整个教学活动有美有术,使学生的眼、手、脑都协调运用,对美术教学过程和作品都感兴趣,培养综合素质。
  4、建立并完善小学美术教育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标准与展赛机制。教育过程与作品的评量与展赛,是衡量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并能由此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采用忽略主体创造和审美情意表现的、强调美术学科智能的外在的规范性评价规则,也不能只注重片面合混的、强调自我表现的内在的感觉式评量规则,而应建立一套以学生全面均衡发展为价值取向并兼顾形式、内容、思想、艺术与主体因素的,从自觉性、审美能力与造型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价的标准与实施机制,以促进美术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总之,实现现代化需要用的人才培训,注定学生发展有文化、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塑造新型全能性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未来的科技教育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