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
【作者】 徐 雁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幼儿园
【摘要】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幼儿园班级管理有序,不仅便于教师开展教学,而且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学习习惯。【关键词】班级管理;爱心;细心;计划
【正文】
幼儿园日常工作繁琐而具体,而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有序,不仅便于教师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快乐、健康的班集体始终是我们的愿望。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来合理、科学地做好幼儿班级的管理工作,使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教师无私的,公正的爱每一个孩子,才有利于形成善于与幼儿交往的能力,才能更合理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充满爱心。在我从教的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有无数爱的实例,说明里这一点。
一次在体育活动中,明明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他担心小朋友会笑和老师批评他,不敢出声。我发觉后,没有惊动其他的小朋友,轻轻走到他的身边小声安慰他:“不要紧,老师帮你弄干净。”我找来备用裤子,帮他换下脏裤子,用温水给他擦洗干净后,给他换上备用的裤子。在这一过程,我一直态度和蔼,不埋怨,不责备。我想,由于孩子在情感上经历了一个紧张、害怕而恬适、感激的变化,这一切将会在其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瑶瑶是我们班里年龄最小的女孩,她的胆子小,内向,不爱讲话。在班里我也格外的关照瑶瑶,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由于老师对她的关心,她也渐渐的消除了对老师的陌生感行为上也大胆了些。瑶瑶虽然有了进步,但扔不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采用红花奖励的办法鼓励她开口讲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瑶瑶开口说话了。就这样怀着一颗无私的爱心,想尽一切办法,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每一位幼儿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曾很无数次听家长这样说:“孩子可喜欢上幼儿园了,老师就像妈妈好。”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孩子需要爱,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爱。在工作中我们心中要时时心中有爱,用爱这一无可代替的教育手段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热爱老师。
二、班级管理中要有计划
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其特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幼儿教师应该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班级管理计划,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在保证全体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发展和生活习惯、提高各方面能力、加强常规训练,因材施教,让每位幼儿都能有所进步,不断提高,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安排好班级日常活动。与小学生不同,幼儿教育活动要遵循动静交替、室内室外交替、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交替等原则。对于刚入园的3-4岁幼儿,体力和精力有限,比较活泼好动,没有学习生活常规,所以我们要平时的上课、用餐、就寝等生活环节中设定一定的音乐(强劲的或舒缓的),通过音乐,孩子们一听就知道该做什么了,这样环节与环节之间就可以自然过渡,同时采用儿歌、童话故事、室内游戏等等活动形式引导孩子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常规。而对于大班的孩子,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刚入园的孩子相比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对游戏、体育活动充满兴趣,所以我们要更多开展一些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如不同形式、规则的走、跑、跳、钻、爬、投掷等活动,可以提高游戏的难度,或者让幼儿参与制定游戏的规则。他们即将升入小学,学习能力增强,好学好问,因此我们要从知识储备、心理准备上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他们的个性已经开始发展,各种心理活动已经有了互相的联系,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先前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后来的心理活动和态度。所以我们开展的活动要适应幼儿的个性特点,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允许幼儿的个性得到体现。
第三,大班幼儿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制定一些班级集体规则和团队活动,采用设立轮流“小小监督员”、同伴的榜样作用、小红花的效应和团队歌唱比赛、集体游戏等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强幼儿的集体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知道个人的言行会对集体产生影响。
三、班级管理工作要严格
严格,一是对老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培养幼儿常规要严格管理,一丝不苟。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涉及了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规范着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的遵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严守“不串岗、不离岗、不脱岗”“不体罚幼儿”等工作纪律,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教师遵章守法换来的不仅仅是工作顺利,而且还有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对于集体而言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大同小异,那就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了,它规范着幼儿的言行,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良好的一日常规是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班级常规,孩子们就会像一盘散沙,抓不住,聚不拢,班级工作出现混乱局面,教育活动将无法开展。因此在抓幼儿常规管理上要求严格。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严格管理。孩子们会逐渐明白了该怎么做,不该这么做,常规不仅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班级管理工作要细心
幼儿园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十个孩子都要老师来负责,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细心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幼儿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也就是说,在有幼儿一日生活中细心的老师会时时处处站在为幼儿负责的高度,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即使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幼儿的安全,对待班级工作要事事细心,时时细心。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细的程度,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声誉,体现着师德教风。因为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她才会对工作事事细心,对孩子时时关心。
总之,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只要勇挑重担,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加上一个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教师集体,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稳步扎实的开展。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活泼的成长!
幼儿园日常工作繁琐而具体,而幼儿园班级是幼儿园进行保教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有序,不仅便于教师组织教学,而且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以及学习习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快乐、健康的班集体始终是我们的愿望。我们应该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细心来合理、科学地做好幼儿班级的管理工作,使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我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
一、班级管理中要有爱心
爱孩子,爱每一个孩子。教师无私的,公正的爱每一个孩子,才有利于形成善于与幼儿交往的能力,才能更合理的对幼儿实施教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对幼儿充满爱心。在我从教的十几年的班级管理中,有无数爱的实例,说明里这一点。
一次在体育活动中,明明将大便拉在裤子里。他担心小朋友会笑和老师批评他,不敢出声。我发觉后,没有惊动其他的小朋友,轻轻走到他的身边小声安慰他:“不要紧,老师帮你弄干净。”我找来备用裤子,帮他换下脏裤子,用温水给他擦洗干净后,给他换上备用的裤子。在这一过程,我一直态度和蔼,不埋怨,不责备。我想,由于孩子在情感上经历了一个紧张、害怕而恬适、感激的变化,这一切将会在其心灵上留下深刻的印象。瑶瑶是我们班里年龄最小的女孩,她的胆子小,内向,不爱讲话。在班里我也格外的关照瑶瑶,帮助她克服心理障碍。由于老师对她的关心,她也渐渐的消除了对老师的陌生感行为上也大胆了些。瑶瑶虽然有了进步,但扔不能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我采用红花奖励的办法鼓励她开口讲话。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瑶瑶开口说话了。就这样怀着一颗无私的爱心,想尽一切办法,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使每一位幼儿的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曾很无数次听家长这样说:“孩子可喜欢上幼儿园了,老师就像妈妈好。”
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孩子需要爱,班级管理工作更离不开爱。在工作中我们心中要时时心中有爱,用爱这一无可代替的教育手段拉近幼儿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感到老师的可亲可敬,从而热爱老师。
二、班级管理中要有计划
不同年龄的幼儿有不同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只有充分了解其特点,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因材施教。幼儿教师应该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根据各年龄阶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水平的班级管理计划,这样才能行之有效地做好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
第一,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在保证全体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发展和生活习惯、提高各方面能力、加强常规训练,因材施教,让每位幼儿都能有所进步,不断提高,保证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安排好班级日常活动。与小学生不同,幼儿教育活动要遵循动静交替、室内室外交替、集体活动和自由活动交替等原则。对于刚入园的3-4岁幼儿,体力和精力有限,比较活泼好动,没有学习生活常规,所以我们要平时的上课、用餐、就寝等生活环节中设定一定的音乐(强劲的或舒缓的),通过音乐,孩子们一听就知道该做什么了,这样环节与环节之间就可以自然过渡,同时采用儿歌、童话故事、室内游戏等等活动形式引导孩子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常规。而对于大班的孩子,他们的身心发展与刚入园的孩子相比有了明显不同,精力旺盛,对游戏、体育活动充满兴趣,所以我们要更多开展一些户外体育、游戏活动,如不同形式、规则的走、跑、跳、钻、爬、投掷等活动,可以提高游戏的难度,或者让幼儿参与制定游戏的规则。他们即将升入小学,学习能力增强,好学好问,因此我们要从知识储备、心理准备上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他们的个性已经开始发展,各种心理活动已经有了互相的联系,先前的心理活动和先前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后来的心理活动和态度。所以我们开展的活动要适应幼儿的个性特点,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允许幼儿的个性得到体现。
第三,大班幼儿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加强,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该制定一些班级集体规则和团队活动,采用设立轮流“小小监督员”、同伴的榜样作用、小红花的效应和团队歌唱比赛、集体游戏等等多样的活动形式,增强幼儿的集体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知道个人的言行会对集体产生影响。
三、班级管理工作要严格
严格,一是对老师要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一切规章制度,二是对培养幼儿常规要严格管理,一丝不苟。
幼儿园的规章制度涉及了幼儿园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规范着每一位教师的言行,是幼儿园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作为幼儿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无条件的遵守。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严格按制度办事,自觉严守“不串岗、不离岗、不脱岗”“不体罚幼儿”等工作纪律,认真学习现代化教育理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我们教师遵章守法换来的不仅仅是工作顺利,而且还有孩子们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对于集体而言与幼儿园的规章制度的作用大同小异,那就是幼儿一日生活常规了,它规范着幼儿的言行,体现在幼儿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上。良好的一日常规是班级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没有一个好的班级常规,孩子们就会像一盘散沙,抓不住,聚不拢,班级工作出现混乱局面,教育活动将无法开展。因此在抓幼儿常规管理上要求严格。对孩子的要求坚持一贯,不朝令夕改,严格管理。孩子们会逐渐明白了该怎么做,不该这么做,常规不仅仅被幼儿接受而且渐渐成为他们自觉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班级管理工作要细心
幼儿园的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几十个孩子都要老师来负责,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细心、细心、再细心,细心的关注每一个幼儿,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关注幼儿生活中的一切细节。也就是说,在有幼儿一日生活中细心的老师会时时处处站在为幼儿负责的高度,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即使发现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幼儿的安全,对待班级工作要事事细心,时时细心。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细的程度,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声誉,体现着师德教风。因为只有对孩子充满爱的教师,她才会对工作事事细心,对孩子时时关心。
总之,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只要勇挑重担,认真负责的工作责任心,加上一个密切合作,团结向上的教师集体,班级管理工作一定会稳步扎实的开展。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活泼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