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
【作者】 陈晓艳
【机构】 新疆奇台县第二中学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具有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导致大家往往只注重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能的教学与训练,而忽视了它的德育功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不仅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各种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本文从课堂教学以及网络德育出发,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本学科与德育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信息技术课的三维目标。【关键词】信息技术;德育;渗透
【正文】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或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那么,对于如何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也就成为了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者急需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将德育更好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从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情形:“老师,我的鼠标不能动了!”,老师检查后发现鼠标居然被哪位“高手”拔下来了;一节课下来,原本打扫得整洁明亮的机房里出现了零食袋、饮料瓶等杂物……为什么呢?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终身收益,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产生爱护计算机设备、正确规范的操作意识和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知识学习以及上机训练的过程中。及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正确的关机步骤,让他们明白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其次,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例如,教师在演示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最后,要注意有意识的训练并且要持之以恒。良好的习惯还要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教师可以把培养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并且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也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
2.加强学生网络道德,严禁侵权行为,提倡作品原创性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可借鉴和利用的东西很多,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作品时,可参考网上信息,但不可照抄照搬,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何况,与人协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精神。比如,在教学中对于某个问题或任务可采取交流、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部分作品的完成要求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信息素养、锻炼了多种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评价、鼓励和欣赏他人的成果,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比如,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他们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再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北京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三、抓好网络德育
1.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
网络时代确实已经来到,而且学生对于上网也乐此不疲,抓住学生这种心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挥育人的优势。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和推荐一些健康和有价值的中学生网站和论坛,如:中学生在线、中学生报等。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了上网以后,可让学生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和QQ号码,利用聊天工具与学生交流、谈心。
2.做好学生上网心理辅导,提高他们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虽然上面提到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有它的优势,但要真正让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利”无“弊”,作为信息技术课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
3.注重网络环境下的情感教育
网络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环境下情感教育对于拓展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方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重“知”轻“情”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本注意教育思想;其次,将情感教育纳入信息技术网络课程教学体系中,并研究相应的实施模式;最后,需要优化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加强学生情感参与。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颖.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2).
[2]吴刚.信息技术教学呼唤道德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或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那么,对于如何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倾向,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也就成为了每一位信息技术教育者急需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我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来谈一下如何将德育更好地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
一、从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1.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情形:“老师,我的鼠标不能动了!”,老师检查后发现鼠标居然被哪位“高手”拔下来了;一节课下来,原本打扫得整洁明亮的机房里出现了零食袋、饮料瓶等杂物……为什么呢?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终身收益,我们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育学生要产生爱护计算机设备、正确规范的操作意识和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
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把德育教育渗透到知识学习以及上机训练的过程中。及时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习惯。例如,在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正确的关机步骤,让他们明白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其次,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例如,教师在演示和上机指导过程中,应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最后,要注意有意识的训练并且要持之以恒。良好的习惯还要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教师可以把培养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并且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也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
2.加强学生网络道德,严禁侵权行为,提倡作品原创性
网络资源丰富多彩,可借鉴和利用的东西很多,作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完成作品时,可参考网上信息,但不可照抄照搬,不能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何况,与人协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环境,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这种精神。比如,在教学中对于某个问题或任务可采取交流、讨论的形式来解决,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部分作品的完成要求是以组为单位进行,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培养了他们集体荣誉感、信息素养、锻炼了多种能力,还让学生学会评价、鼓励和欣赏他人的成果,从而体会到与人合作的快乐,获取成功的喜悦。
二、将爱国主义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科教学中
比如,通过介绍计算机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我国计算机发展还很薄弱,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鼓励他们从小立志为国争光。再如,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可以介绍北京金山公司的WPS,指出它是中国人自己开发的、适合于中国人使用的优秀文字处理软件,并重点向学生介绍王江民等国内软件开发界的著名人物,为学生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三、抓好网络德育
1.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育人优势
网络时代确实已经来到,而且学生对于上网也乐此不疲,抓住学生这种心理,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挥育人的优势。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和推荐一些健康和有价值的中学生网站和论坛,如:中学生在线、中学生报等。在信息技术课中学生学了上网以后,可让学生设立自己的电子信箱和QQ号码,利用聊天工具与学生交流、谈心。
2.做好学生上网心理辅导,提高他们选择能力和免疫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虽然上面提到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有它的优势,但要真正让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利”无“弊”,作为信息技术课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
3.注重网络环境下的情感教育
网络情感教育是心理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表现,是计算机网络和心理教育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学习环境下情感教育对于拓展情感教育的内涵和方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重“知”轻“情”的教育理念,融入人本注意教育思想;其次,将情感教育纳入信息技术网络课程教学体系中,并研究相应的实施模式;最后,需要优化信息技术网络课程设计,加强学生情感参与。
总之,德育具有广泛性,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几乎存在于教材的每篇文章里,每个章节里。探求德育内容与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联系,寻找它们之间的可结合处,要以学科教学为主,以学到知识、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情感价值观为目的。同时要把握度,遵循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德育教育,找到学生容易接受的点。需要采取多种形式,抓住时机、有机渗透,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了德育,培养了良好的信息素养,最终使之成为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颖.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2).
[2]吴刚.信息技术教学呼唤道德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3(4).
[3]鲁洁,王逢贤. 德育新论 [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