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刍议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作者】 陈美华

【机构】 四川省冕宁县民族中学校

【摘要】学习方法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就能打开通向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对当今每位老师新的要求,也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生学习方法,培养
【正文】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充分说明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它是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学生一旦掌握学习方法,就能自己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因此,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对每一个老师新的要求,也是每一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就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谈点个人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注重引导,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的成效有相当一部分取决于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愉快学习,自主地探索。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他们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首要方法就要抓住导入环节,设下创意情境,提出问题,才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设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老师提出问题:“考考数学家”,当代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曾在法国遇到一个很有名气的数学家,在电车里他出了一道题目:甲乙两人相距50千米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2千米,乙每小时走3千米,甲带了一只小狗丁诺,它每小时走5千米,同甲一起出发,碰到乙时它又往甲这边走,碰到甲它又往乙这边走,问小狗丁诺在甲乙相遇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学生惊讶又不知所措,老师抛砖引玉,让学生对知识充满了憧憬和热情,老师可让学生先思考,大胆直言,然后老师指出奥妙所在,引入课题,十分有趣。很多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只局限于结果,不注意过程,只注意掌握公式,会做基本的题,最易忽略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情况在一部分中等成绩学生学习上表现比较明显,因此,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始为学生编好阅读题纲,并指导学生掌握“读读、划划、算算、写写”的预习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分类,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圆周角”一节时,可布置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预习:(1)圆周角是怎样定义的?对比圆心角的定义两者有何不同?(2)圆周角的证明为什么要分三种情况进行。(3)圆周角定理有那些推论,这些推论如何证明?又如学习“立方根”时可和“平方根”知识作比较,学生可以通过类比,比较容易地掌握平方根知识。
  二、教会质疑,自主探索
  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去议,去质疑,在讲解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要特别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正确地理解。例如,一次函教Y=KX+b(k不等于0,k、b为常数)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图像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可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总结出六种位置关系。带动学生“做一做”,学生在动手操作、试验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让学生用剪刀剪出等腰三角形,然后根据它的对称性,把等腰三角形沿着底边上的中线(或底边上的高线,或顶角的平分线)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学生可以发现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三线合一”等性质,这样的教学能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动手、动脑使其获得成功的快感,从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要想培养自主学习的学生,教师必须要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主,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模式教学观念向“以学生为主体,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开放教学观念,树立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意识,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让学生自行设计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
  三、引导反思,学习方法
  努力引导学生“想一想”,养成解题后反思的习惯,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比较一题多解的不同方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并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是否减弱,结论是否加强?题设和结论互换后是否成立?问题是否推广?等等,总之我们教师指导学生探索各种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一般化、特殊化、归纳和类比等方法,要重点给学生介绍逻辑探索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这就是说对我们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要经常复习。复习有多种,根据复习时间和内容,可以把复习分为课后复习和系统复习,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复习,一般当天进行,而系统复习,是每一章节学完后集中一般时间对所学知识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多种复习方法和技巧。同时,学生学懂的知识一般在作业和考试中都不会错,往往容易错的是一些难点及知识点比较多、方法不同的综合题,以及容易忽略的简单知识问题,或似是而非的问题,教师可引导每一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每次作业或考试出现的错题抄在上面,先分析再写出错误的原因,并把正确的答案重新做在旁边,这样就会加深印象,以后就会避免出现重复类似的错误,完善学习方法。
  四、分层施教,分类指导
  我校大部分学生主要来自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各个农村,知识水平起点低,理解接受能力差异大,大面积的学困生对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感到无从入手,对学习数学几乎失去信心。怎样扭转这种局面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地认识到,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就差,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我就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讲解,并在练习的设计上适当分层。在课堂教学中对全班学生根据学习基础进行了分组,小组内互助帮扶合作学习,同班学生互相交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收集、了解存在的问题,研究、讨论解决的办法,加强小组内优生对“学困生”的指导帮扶,学习检查,为“学困生”请教问题,追求进步提供了保障,优生在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把握和灵活应用水平,同时为了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听得懂,学得到,我对课堂练习作了适当分组,让学生在解答不同层次的练习中巩固数学知识。对于学困型学生,进行耐心辅导,抓双基过关。不同层次的学生解不同层次的习题,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思维的积极或受阻情况随时调控。这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渠道就不再是主要靠听,而是靠解题。一方面凭借已有知识解决相应问题,另一方面是利用已获得的认知结构去掌握新的知识,从而扩充原来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教师要随时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指导学生适应这样的教学。这样,通过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消除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顾虑,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相当多,但教师必须在把握好自己角色的同时,进行角色转换,汲取新教材理念中的“教师应当作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参与者而并非一定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观念,正确地发挥教师在教育体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桥梁”作用,这样才能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好方法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刘锋华;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N];学知报;2011年
  [2]马永明;浅谈利用新课改推进初中数学学生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3期
  [3]傅喜;新课标下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