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思考
【作者】 邓诗梦
【机构】 湖南省祁阳县观音滩镇中学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重要的环节,更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学手段与方式不断更新,各种教学资源不断整合,走进语文阅读教学,成为不可阻挡的主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Intenet网、阅览室、电视广播等课程资源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技术手段,丰富阅读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勤于动手,乐于探究,主动参与,从而达到阅读教学最优化的境界。【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习惯;多元培养;提升素养
【正文】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倘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仅让学生明白“学”什么,还要懂得如何“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让他们主动学习而去获取知识。现就结合我自己新课改教学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诚在抛砖引玉。
一、明确目标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教学中,每次学生阅读,教师对的之都要有具体的要求、任务和目标,要求每位学生皆备有阅读笔记,读书时要圈点勾画,做好记录,并适时监督监察。在每周的早读课上,统筹安排落实阶段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本上做好必要记录,教师抽查。比如:在预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分组利用工具书,圈点勾画并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接着,在自由朗诵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最后,同桌之间一起研讨百草园景物的写法和脉络结构。在课外阅读中,要降低要求和难度,只要弄懂文章的大意就行了。如在阅读文学名著的《朝花夕拾》时,要求学生要在笔记本上记下从10篇散文中所剪取的事件,至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谈谈“乡俗风情”和“人物简析”。经过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进行周密的安排和目标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日后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下的学生之间是民主与平等的,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学情。比如:在教学寓言《智子疑邻》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对各组学生分别提出略有不同的要求。如此,其可能结果如下:第一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写出寓意,并结合实际谈出感受,还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第二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说出寓意,在教师和同学指导帮助下,能简单地谈出体会;第三组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原文大意,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理解寓意。从此便知,第二、三两组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甚至相当部分学生争着完成其他组的作业。虽然这样教法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但每位学生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并广泛参与阅读活动之中,真正让他们“动”起来,从而达到学生“有事可做,有事能做”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景
俄国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本中每篇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教师要在认真研讨课标、课本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课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阅读兴趣,结合生动口语表达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在教《黄河颂》一文时,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第二题,可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原野”、“九曲连环”、“劈成南北两面”等画面,设计动漫并结合生动语言描述,创设黄河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为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做好准备。如此,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直观的画面、真实的场景与动听的音频,带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善学,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拓宽视野
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有限的,生活中知识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教学与生活关系甚为密切。教师要一反传统观念,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学生或讲家事学习事,或述说民俗风情,或串街找错别字……从中撷取与生活相联系的资料,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这样,课堂便成为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成为他们的“新天地”。同时,教师要大肆强调电脑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重要性。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适时点拨,巧妙穿插热点问题:南海局势、房产去库存化、两会直通车……教师因势利导,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查阅网络资料、收听新闻资讯、阅读报纸刊物等,突破课本狭隘框框,把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开辟阅读新天地,吸取精神养料,开拓知识视野,增长自己才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一改以往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有更多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该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经常布置一些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方面的作业,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还可以提供他们更多的课外阅读的机会和资源,与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心得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进行阅读。将阅读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杰.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06).
[2]李翌.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样化形式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6(02).
[3]姚丽清.把握切入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语文天地,2016(07).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倘若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还要考虑学生怎样“学”;不仅让学生明白“学”什么,还要懂得如何“学”。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师要把打开知识殿堂的“金钥匙”交给学生,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方法,让他们主动学习而去获取知识。现就结合我自己新课改教学的一些体会,谈谈个人粗浅的看法,诚在抛砖引玉。
一、明确目标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教学中,每次学生阅读,教师对的之都要有具体的要求、任务和目标,要求每位学生皆备有阅读笔记,读书时要圈点勾画,做好记录,并适时监督监察。在每周的早读课上,统筹安排落实阶段任务,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要求学生在语文课堂笔记本上做好必要记录,教师抽查。比如:在预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分组利用工具书,圈点勾画并认识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接着,在自由朗诵中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最后,同桌之间一起研讨百草园景物的写法和脉络结构。在课外阅读中,要降低要求和难度,只要弄懂文章的大意就行了。如在阅读文学名著的《朝花夕拾》时,要求学生要在笔记本上记下从10篇散文中所剪取的事件,至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谈谈“乡俗风情”和“人物简析”。经过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进行周密的安排和目标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便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日后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二、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阅读材料选择不同的侧重点。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下的学生之间是民主与平等的,教师应该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学情。比如:在教学寓言《智子疑邻》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对各组学生分别提出略有不同的要求。如此,其可能结果如下:第一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写出寓意,并结合实际谈出感受,还有可能发挥他们的想像力,改写成一个小故事;第二组学生借助工具书意译全文,说出寓意,在教师和同学指导帮助下,能简单地谈出体会;第三组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原文大意,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理解寓意。从此便知,第二、三两组学生不仅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甚至相当部分学生争着完成其他组的作业。虽然这样教法会有不同的效果出现,但每位学生目标明确,任务具体,并广泛参与阅读活动之中,真正让他们“动”起来,从而达到学生“有事可做,有事能做”的阅读教学效果。
三、创设情景
俄国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本中每篇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教师要在认真研讨课标、课本的基础上,依据学生固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利用课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阅读兴趣,结合生动口语表达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例如:在教《黄河颂》一文时,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第二题,可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原野”、“九曲连环”、“劈成南北两面”等画面,设计动漫并结合生动语言描述,创设黄河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情境,学生如临其境,为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做好准备。如此,将语言文字转换成直观的画面、真实的场景与动听的音频,带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活跃了气氛,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其乐学、善学,从而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拓宽视野
学生从课本中获取知识是有限的,生活中知识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是关于生活,依据生活和为了生活。”教学与生活关系甚为密切。教师要一反传统观念,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学时,学生或讲家事学习事,或述说民俗风情,或串街找错别字……从中撷取与生活相联系的资料,让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这样,课堂便成为他们张扬个性展示才华的舞台,成为他们的“新天地”。同时,教师要大肆强调电脑网络、电视广播、报纸刊物等重要性。教师可利用课堂教学适时点拨,巧妙穿插热点问题:南海局势、房产去库存化、两会直通车……教师因势利导,千方百计鼓励学生查阅网络资料、收听新闻资讯、阅读报纸刊物等,突破课本狭隘框框,把阅读视野引向课外,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开辟阅读新天地,吸取精神养料,开拓知识视野,增长自己才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教师要一改以往的教学理念,要让学生有更多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该引导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经常布置一些学生喜爱的课外阅读方面的作业,给他们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籍。还可以提供他们更多的课外阅读的机会和资源,与学生经常进行课外阅读心得的交流,帮助他们更快更好的进行阅读。将阅读的视野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本延伸到生活,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杰.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策略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06).
[2]李翌.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样化形式的应用[J].中学语文,2016(02).
[3]姚丽清.把握切入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J].语文天地,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