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谈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音乐课教学

【作者】 再努拉·吾西拉洪

【机构】 新疆伊犁昭苏县察汗乌松乡小学

【摘要】音乐是用声音的旋律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释放学生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音乐灵性;焕发活力;美的熏陶;感情体验
【正文】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优美的旋律中,让人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它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实践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热爱音乐的本性。长期以来,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把音乐教育禁锢在固定的区域内,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热爱音乐的情感受到极大的抑制。音乐新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作为首要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如何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灵性,焕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塑造他们美好的人生呢?
  一、进行开放式教学,用音乐抒发情感
  音乐是用声音的旋律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要尽情地抒发情感,就必须打开心灵的闸门,开放式教学就是为此目的而服务的。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实践。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智慧的舞台,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要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让孩子们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脑,也要动口、动手、动脚, 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是适合孩子们的情感表达方式。我利用孩子们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全班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同学们纷纷效仿。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个个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工作时,我们走路应放轻脚步,说话也要小声点,不要去打扰别人,力争做一位文明的好孩子。当孩子们的动作有一定的协调度时,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他们的神态是那么的认真,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音乐不再是抽象的、虚幻的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有节奏的律动,是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高级的文明行为。在音乐课堂上,把自我情感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在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之间架起一座兴趣桥梁,它激发了学生对音乐浓厚的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孩子们的身心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渲泄,天真活泼的个性得到了释放。在这种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乐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入情入境,充分感受到了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深化了音乐对学生的美感熏陶。
  二、深化情感体验,用音乐来塑造真善美的人生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专家来说,感情体验都是在进行音乐学习时不可缺少的一种心理要素。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的魅力在于能给人们情感渲泄的空间,用音乐来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受到美的熏陶,情感的陶冶。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形象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去体验音乐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音乐的审美实践与创造中逐步发展与丰富。由此,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首先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学生情感的琴弦,用爱心与激情在孩子们的情感世界里传播美的音符、播种出绚丽的彩虹。让他们带着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感受真善美,感受正能量,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使之产生共鸣,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和美的人生。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一首扣人心弦的儿歌。在唱歌之前,我给孩子们讲了一段关于母爱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为了筹备子女上学的钱,多次卖血导致卧病不起的故事。孩子们被故事中感人的情节感动了。他们很自然地把这种感情融入到了歌曲的演唱中,真正达到神情并茂的效果。
  一首《爱的奉献》,我用含泪的表情进行了范唱。那一刻,课堂格外安静,孩子们的情感完全被我的感情牵引着,连平时爱在课堂上捣蛋的学生也深情地望着我,也许他们也体会到爱的价值了。是的,爱是一个永恒的故事,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爱是一根接力棒,他传给你,你传给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导航者,我们只有把爱的正能量一代一代传下去,用爱的魅力感染学生,用爱的旋律来塑造真善美的人生。
  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音乐就是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塑造孩子的美好心灵,在实践中加深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对音乐的共鸣,使其灵魂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最终实现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新课堂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充满了认知情趣,才能释放学生个性、焕发生命活力,深化情感体验,实现传播正能量、塑造美好人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