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作者】 谭文辉
【机构】 湖南省东安县花桥学校
【摘要】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助于课堂提问进行教学可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重视提问教学的实施。【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实践探究
【正文】
课堂提问是老师以课堂提问问题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使得学生可以及时的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并且通过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来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除此以外,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还是改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还、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因此,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深受任课老师的喜爱。本文就对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目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追求数量,忽略质量,过度在意形式。由于以师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深入老师的教学理念,初中的数学老师即使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提问,可是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短,甚至来不及回答问题,老师就自己进行了讲解,或者是找班里学习好的、所谓的优等生回答问题,防止自己控制不住场面,从而偏离了自己原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进度程。此外,一些数学老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课堂提问环节设置的问题多且十分简单,然而这样的课堂提问无疑是浪费时间,没有丝毫的教学意义,太过在意形式,
2.提问形式单一枯燥。
目前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课堂提问时,最常用的对话式就是“我这样写对不对啊”“哪里不对,该怎么写啊”等等诸如此类没有营养的单一枯燥的话语。这样的对话不仅仅不会带动课堂的氛围,还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会对初中生的思维模式造成禁锢和限制住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空间想象力。除此以外,这样低级枯燥的对话对初中学生造成最大的影响就是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而且,老师在设置这些单一形式的对话是完全将课堂的学习知识与生活的实际分离,更没有将创造批判性思维融入到课堂提问的环节中。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要求
1.把握初中课堂学习的知识的重点与疑难点
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把培养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和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鉴于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老师习惯将“对不对”的等口头语作为课堂提问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必须改变自己课堂提问的问题知识点,由简单易懂的问题转向对知识的重点和疑难点,不仅改变课堂氛围,还给了初中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并有助于引起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将这一章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的知识——比较负数的大小作为课堂提问的主要内容。老师可以提问初中学生如何在数轴上准确无误地找到每个绝对值的负数的位置;也可以提问在生活中,绝对值不同的负数代表的意义。这样提问的问题不仅仅将生活与所学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还给了学生做够长的思考时间和发散思维的情景。所以,这种课堂提问的问题除了表现出问题的针对性这一特点,还将数形结合的思想以问题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解题技巧。
2、循序渐进的设置问题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时老师授课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不单单是师生沟通、生生沟通的桥梁,还是老师把知识重难点串成串的桥梁。无效的课堂提问会降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还会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教学逍客和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章节,老师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问题进行设置,让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由易到难进行培养。二次函数这一章节重点除了是加强培养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以外,还有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规律总结的能力。
例如老师先带领学生画出y=x2+4x+5的图像,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像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两个坐标轴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再给出y=x2+4x+1和y=x2+4x-6两个函数,让同学们画出图象并观察图像的特点,并通过讨论回答自己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最后引导学生找到二次函数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既锻炼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思考能力,也加深了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加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除此以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这一特点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实现教学效果。比如在《圆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我们会学到圆周角、圆心角、通信员的位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内容,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可以以何种方式来理解这些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通过画图的形式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也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具有艺术性学问的教学环节,初中数学老师一定要仔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不仅将生活实际与相关的数学知识紧紧结合,还要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对课堂提问的答案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如霞.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2]陈燕清.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中学教学参考,2016(07).
课堂提问是老师以课堂提问问题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摸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课堂提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使得学生可以及时的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并且通过课堂提问这一环节来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除此以外,课堂提问这个教学环节还是改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能力,最为重要的是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还、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桥梁。因此,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深受任课老师的喜爱。本文就对优化初中数学的课堂提问的策略进行讨论,希望可以给相关教育者提供一些参考。
一、目前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追求数量,忽略质量,过度在意形式。由于以师为本的传统教育思想深入老师的教学理念,初中的数学老师即使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提问,可是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很短,甚至来不及回答问题,老师就自己进行了讲解,或者是找班里学习好的、所谓的优等生回答问题,防止自己控制不住场面,从而偏离了自己原定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进度程。此外,一些数学老师为了活跃课堂的氛围,课堂提问环节设置的问题多且十分简单,然而这样的课堂提问无疑是浪费时间,没有丝毫的教学意义,太过在意形式,
2.提问形式单一枯燥。
目前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课堂提问时,最常用的对话式就是“我这样写对不对啊”“哪里不对,该怎么写啊”等等诸如此类没有营养的单一枯燥的话语。这样的对话不仅仅不会带动课堂的氛围,还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达不到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还会对初中生的思维模式造成禁锢和限制住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空间想象力。除此以外,这样低级枯燥的对话对初中学生造成最大的影响就是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依赖性。而且,老师在设置这些单一形式的对话是完全将课堂的学习知识与生活的实际分离,更没有将创造批判性思维融入到课堂提问的环节中。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相关要求
1.把握初中课堂学习的知识的重点与疑难点
课堂提问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还要把培养学生的主观思考能力和提高数学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地位,进而提升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鉴于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老师习惯将“对不对”的等口头语作为课堂提问的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必须改变自己课堂提问的问题知识点,由简单易懂的问题转向对知识的重点和疑难点,不仅改变课堂氛围,还给了初中学生思考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并有助于引起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这一部分的知识时,老师可以将这一章节的重点也是难点的知识——比较负数的大小作为课堂提问的主要内容。老师可以提问初中学生如何在数轴上准确无误地找到每个绝对值的负数的位置;也可以提问在生活中,绝对值不同的负数代表的意义。这样提问的问题不仅仅将生活与所学的数学知识相结合,还给了学生做够长的思考时间和发散思维的情景。所以,这种课堂提问的问题除了表现出问题的针对性这一特点,还将数形结合的思想以问题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解题技巧。
2、循序渐进的设置问题
众所周知,课堂提问这一教学环节时老师授课的不可或缺的教学方法,它不单单是师生沟通、生生沟通的桥梁,还是老师把知识重难点串成串的桥梁。无效的课堂提问会降低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还会对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进而提升教学逍客和课堂的学习效率。比如说在学习二次函数这一章节,老师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对问题进行设置,让学生的思维和思考能力由易到难进行培养。二次函数这一章节重点除了是加强培养学生对数形结合的思想应用以外,还有就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规律总结的能力。
例如老师先带领学生画出y=x2+4x+5的图像,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像具有的特点以及与两个坐标轴之间的关系。接下来再给出y=x2+4x+1和y=x2+4x-6两个函数,让同学们画出图象并观察图像的特点,并通过讨论回答自己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最后引导学生找到二次函数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课堂提问,既锻炼了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思考能力,也加深了初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加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除此以外,老师还可以利用课堂提问的艺术性这一特点来活跃课堂氛围和实现教学效果。比如在《圆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我们会学到圆周角、圆心角、通信员的位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内容,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我们可以以何种方式来理解这些知识”,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发现,通过画图的形式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也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总之,作为教学活动中最具有艺术性学问的教学环节,初中数学老师一定要仔细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状态,不仅将生活实际与相关的数学知识紧紧结合,还要以培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对课堂提问的答案进行精心设计,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如霞.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2]陈燕清.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提问的技巧[J].中学教学参考,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