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语言为根,焕发语文教学的新动力
【作者】 王艳丽
【机构】 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第二小学
【正文】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认为基础知识浩繁复杂,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有纵观全局的意识,吃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每一学段的不同要求,即使是一个字的不同,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并且有“瞻前顾后”的思想。
一、不同年段识字的侧重不同,彰显语言的魅力
识字教学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工具,从“三、百、千”开始就是文、史、哲三合一的教育。现代识字教学在继续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完善高尚健康的人格,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根据不同的年段,对学生识字的要求和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规定: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根据总目标,每一个阶段目标对学生的要求都有所不同。低年级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重点在一个“趣”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孩子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充满着无数的问号。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是他们的特点,一堂课,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大约为15-20分钟。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孩子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多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运用猜字谜、词语接龙、生字开花等,在课中,要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来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年级段:重点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重点在一个“惯”字。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至关重要。心理学家艾伟:“汉字分形、声、义三部分。所谓识字者未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斯二者可用下图表示之。故以形为刺激须引起声、义之反映,以声为刺激,须能引起形、义之反映。”识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主动、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认真听读,用心想记,并要求动手默写,让多种感官积极活动,提倡“五到”(口、眼、耳、心、手)做到动手写一个字,心里就能想这个字,读什么音,可组什么词,防止字的音、形、义脱钩。高年级段:重点是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重点在一个“能”字。达尔文说:“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孩子需要我们不断的培养,使其具备识字的能力,达到自学的能力。
除此之外,识字在第一学期不宜太多。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在增长期内,加大识字量。中、高段随识字增多,易出现同化现象,此段要加强识认错别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也非常重要,崔峦先生说:“写字是小学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字写不好,就没有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中年级阶段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转折期,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转变,写字也从铅笔转到了钢笔。我们老师常常抱怨孩子到了中年级就不会写字了,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一入学就要开始,养成提笔就想其“形”,动笔就观其“位”。低年级我们要重视学生在田字格的书写,到了中年级在方格中能写的好,高年级要培养学生在横条纸上还能写一手好的正楷字,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二、不同年段写的提升,注重语言的运用
习作对于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习作教学的现状: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习作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习作教学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之痛。细细寻思,学生不爱作文,与我们教师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很多老师总是用同一把尺子来量学生,造成的结果就是,想说的话不敢说,作文全是空话、套话。很难从学生的习作中感受到真情实感。有一次我听到两位学生的对话,一生说:“老师布置了写读后感,不会写。”另一生说:“这还不简单,把书上的简介抄上,再加上几句感叹不就行啦,五分钟搞定。”听完后我愕然了,老师的初衷是好的,还有一句话很据讽刺意味:“有困难找小白。”这里的困难大都指写作方面,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是原创的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习作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同年段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低年级,我们老师就应该要保护好孩子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到中、高年级,我们老师不要纠结在谋篇布局上,重点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什么都重要。如:五年级下册习作一的内容。是在“手拉手”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学会与他人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沟通的真实的平台,所以在习作前我联系了我们这里别的区的同年级的老师,建立班与班的联系、沟通。使本次习作不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为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舞台,激发他们写信的兴趣。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成为了学习中的好伙伴!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讲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现在的语文教学回归了她的朴实、自然,实实在在的成为了语文教学。任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的机会。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式;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对生活的感受;在教学《乌塔》时,可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不放过任何一次表达的机会,关联词的训练,重点词语的体,课前三分钟的展示,阅读课的分享等等,从课堂到课下都是对学生习作的培养。篇幅不长、内容丰富,学生没有压力,又培养了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鲁迅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就告诉我们习作修改的必要性。从中年级我们要灌输学生习作写完后,并不表示已经完成了,要放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丢字落字,不通顺的句子就不难发现了。同时注重同学之间的互评,因为同年龄、同阅历,会很少有阅读和沟通的障碍。要指导学生互相提出中肯的意见,还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指导学生静下心来,反复的读。文读百遍,会改会写。除此之外,在评价时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这样才能达到多元发展,不要将评价变成批评,变成好学生的表彰会。
如何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年段特点,我们明确了每一个年段的训练重点,但是并不表示只重视这一点,它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我们还是要“瞻前顾后”,才能使学生语言能力得以提升。
一、不同年段识字的侧重不同,彰显语言的魅力
识字教学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工具,从“三、百、千”开始就是文、史、哲三合一的教育。现代识字教学在继续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形成完善高尚健康的人格,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根据不同的年段,对学生识字的要求和侧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总目标规定: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根据总目标,每一个阶段目标对学生的要求都有所不同。低年级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重点在一个“趣”字。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思维敏捷,孩子对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充满着无数的问号。注意力容易分散也是他们的特点,一堂课,能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时间大约为15-20分钟。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的利用孩子这一特点,在课堂中多采用一些形式多样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可以运用猜字谜、词语接龙、生字开花等,在课中,要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来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中年级段:重点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重点在一个“惯”字。著名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至关重要。心理学家艾伟:“汉字分形、声、义三部分。所谓识字者未见形而知声、义,闻声而知义、形也。斯二者可用下图表示之。故以形为刺激须引起声、义之反映,以声为刺激,须能引起形、义之反映。”识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主动、活泼的形式,启发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认真听读,用心想记,并要求动手默写,让多种感官积极活动,提倡“五到”(口、眼、耳、心、手)做到动手写一个字,心里就能想这个字,读什么音,可组什么词,防止字的音、形、义脱钩。高年级段:重点是要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重点在一个“能”字。达尔文说:“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这就告诉我们孩子需要我们不断的培养,使其具备识字的能力,达到自学的能力。
除此之外,识字在第一学期不宜太多。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在增长期内,加大识字量。中、高段随识字增多,易出现同化现象,此段要加强识认错别字。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也非常重要,崔峦先生说:“写字是小学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字写不好,就没有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在中年级阶段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转折期,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发生了转变,写字也从铅笔转到了钢笔。我们老师常常抱怨孩子到了中年级就不会写字了,这是因为我们需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一入学就要开始,养成提笔就想其“形”,动笔就观其“位”。低年级我们要重视学生在田字格的书写,到了中年级在方格中能写的好,高年级要培养学生在横条纸上还能写一手好的正楷字,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
二、不同年段写的提升,注重语言的运用
习作对于我们现在的老师和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负担。习作教学的现状: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的目标难以达成。虽然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但是“习作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习作教学仍然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心头之痛。细细寻思,学生不爱作文,与我们教师有莫大的关系。
我们很多老师总是用同一把尺子来量学生,造成的结果就是,想说的话不敢说,作文全是空话、套话。很难从学生的习作中感受到真情实感。有一次我听到两位学生的对话,一生说:“老师布置了写读后感,不会写。”另一生说:“这还不简单,把书上的简介抄上,再加上几句感叹不就行啦,五分钟搞定。”听完后我愕然了,老师的初衷是好的,还有一句话很据讽刺意味:“有困难找小白。”这里的困难大都指写作方面,现在我们还有多少是原创的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习作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不同年段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要求应该有所不同。低年级,我们老师就应该要保护好孩子那颗敏感、脆弱的心。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词、一句话、几句话。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到中、高年级,我们老师不要纠结在谋篇布局上,重点是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表达,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什么都重要。如:五年级下册习作一的内容。是在“手拉手”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通过具体事例,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学会与他人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沟通的真实的平台,所以在习作前我联系了我们这里别的区的同年级的老师,建立班与班的联系、沟通。使本次习作不再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为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的舞台,激发他们写信的兴趣。而且还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成为了学习中的好伙伴!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崔峦先生也曾讲过:“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联系,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读写结合”,通过读写训练,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读写结合”不是新鲜话题,但是个常青的话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见,“读写结合”是语文能力训练的必由之路。现在的语文教学回归了她的朴实、自然,实实在在的成为了语文教学。任何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不放过任何一个训练的机会。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可以让学生仿写排比句式;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谈对生活的感受;在教学《乌塔》时,可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让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写下来……不放过任何一次表达的机会,关联词的训练,重点词语的体,课前三分钟的展示,阅读课的分享等等,从课堂到课下都是对学生习作的培养。篇幅不长、内容丰富,学生没有压力,又培养了学生勤动笔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列夫·托尔斯泰说:“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鲁迅也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就告诉我们习作修改的必要性。从中年级我们要灌输学生习作写完后,并不表示已经完成了,要放声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丢字落字,不通顺的句子就不难发现了。同时注重同学之间的互评,因为同年龄、同阅历,会很少有阅读和沟通的障碍。要指导学生互相提出中肯的意见,还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指导学生静下心来,反复的读。文读百遍,会改会写。除此之外,在评价时我们要注重每一个孩子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要紧的是按自己的特点写。这样才能达到多元发展,不要将评价变成批评,变成好学生的表彰会。
如何把握运用语言文字的年段特点,我们明确了每一个年段的训练重点,但是并不表示只重视这一点,它应该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我们还是要“瞻前顾后”,才能使学生语言能力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