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多元引导,让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更“灵动”

【作者】 何登学

【机构】 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菱角塘镇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要求:“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学生接受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概念教学质量,我们要做的就是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有效联系生活实际,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多元引导;实效精彩
【正文】
  正确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及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教师如果能有效地进行数学概念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联系实际,奠定概念引入基础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弱。此外,小学生只对身边的事物和未知的世界感兴趣,如果我们生硬地引入概念,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资源进行概念教学。例如:学生在公园游湖计算费用时,会涉及小时、分钟等时间单位和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再如:通过教室的玻璃、桌子、黑板等帮助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由此可以看出,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到概念存在的普遍性。
  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小学生天性爱玩,活泼好动,科学的游戏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同时还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的相关知识融入游戏中,使学生在快乐玩耍的同时,掌握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概念。例如:“跳房子”蕴含了平移的概念;“打陀螺”蕴含了旋转的概念;“十指翻绳”蕴含了平面图形的概念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概念,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烘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概念引入方案,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旧带新,强化概念引入方法
  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学习,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而且减少了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实践教学中,如果新旧概念处于相容关系时,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来进行新概念的学习。例如: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可以从“分解因式”引入方程的相关概念;学习“乘法意义”时,可以从“加法意义”引入乘法的相关概念。引入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借助旧知识,降低新知识的难度;二是通过新旧概念的融会贯通,建立知识体系。
  当新旧概念无法相容,甚至产生冲突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学习“分数”的概念时,教师采用“分东西”的方式进行引入:现在我这里有三个苹果,将其分给四位同学,其中两个同学每人分一个,剩余的一个苹果由两位同学平分,那么这个两位同学,每人得到“半个”苹果,那么如何表示“半个”苹果呢?这样就引发学生产生知识冲突,无法用整数进行表示,从而很自然地引入分数的概念。
  三、明确问题,突出概念引入成效
  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进行授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的转化能力,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概念时,教师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先向学生展示一些有关三角形的事物,如:房梁结构、自行车车架以及三角形的铁塔等。然后,教师通过问题的形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将这些事物设计成三角形呢?这些事物都什么共同特点?”接着再引入三角形的概念。再如:学习“圆”时,教师向学生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圆的东西呢?”经过思考与讨论,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学生说“车轮是圆的”;有的学生说“吃饭的桌子是圆的”;还有的学生说“做游戏时,我们会围成一个圆形”。通过一系列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接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就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尤其是数学学科,通过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促进数学教学的发展,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例如,“重叠问题”的引入:班里组织兴趣小组,有8名学生参加了写作兴趣小组,7名学生参加了绘画兴趣小组,但是为什么两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不是15呢?再如,学习“负数”时,教师是这样引入的:用3和4写算式。学生写出了很多,如“3+4=7,4+3=7,4-3=1”等,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那3-4=?”学生感到非常困惑,这时教师趁机引入了“负数”的概念,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深刻了解负数的概念,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体系。
  当然,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多启发学生,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和内涵,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今后我还将继续努力探索数学概念教学。
  参考文献:
  [1]庆丰.优化概念教学,深刻理解数学本质 [J].基础教育研究,2014(11).
  [2]游娟娟.基于活动的小学数学概念类知识建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