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作者】 魏孔明

【机构】 青海省循化县积石镇伊麻目小学


【正文】任何工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事先的准备,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只有认真做好课前准备,才能上好一堂课。
  1、备课。吃透教材,掌握教材重点,难点,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深浅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钻研教材是备课的中心环节,要把最基本的知识自己首先搞清楚,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才能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教材的思想融为一体,才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形象地叙述。
  2、抓住主线,帮助理解记忆。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大多是要求学生长期记住的。但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增多,类似的内容容易产生相互纠缠或干扰,这就要求我们将知识归纳整理,抓住主线,把整章整单元的内容归纳为几个主要问题。这就像给学生一根绳子,把零碎的知识串在一起。如,分数乘,除应用题的形式较多,若抓住比较量,标准量,分率这三者关系。即标准量×分率﹦比较量,这条主线就能分析数量关系。即使比较复杂的应用题,也只要找出标准量,分率以及与分率对应的比较量(或与比较量对应的分率)问题就迎刃而解。
  3、综合应用,巩固记忆。良好的识记,是保持长时间记忆的必要前提。但识记的有些东西必然有许多会被遗忘,防止遗忘的基本方法是复习。我设计练习时由浅入深,以旧代新,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豁然开朗,获得新知识。例如:求40的8/30为什么用乘法?先让学生思考,想想40的8倍、2.5倍、1.5倍、4倍(4/5)倍是多少,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再计算40的的8/30是多少?学生学到这里,自然水到渠成。
  4、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讲课中科学地安排提问,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他们的思路紧跟着老师的讲授,开动脑筋。如:讲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489.6÷408,再过渡到计算489.6÷40.8。为了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我提出了如下问题:(1)今天学的小数除法与以前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2)把除数的小数点去掉变成整数,被除数不变,还能得到原来的商吗?为什么?不管怎样设问,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
  5、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对普遍没有掌握和理解的疑难问题,及时讲解。如有这样一题,学生感到难解:“小东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价钱是8/10元,正好是笔的价钱的4/10。笔的价钱是多少元?”我就改成“小东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价钱是8/10元,正好是笔价钱的2倍,笔的价钱是多少?”这种题学生解答较容易,然后把数据改成原题,学生解答后,又引导他们把数据和解答结果分别进行比较,使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有了新的理解,还从计算结果的比较中看到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和整数“倍数关系”问题的不同特点。
  6、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对后进生不但进行知识教育,还要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谦虚诚实,勇于克服困难,克服懒惰的习惯。在讲课中,有的放矢地提问他们,给他们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尽力做到将知识掌握、理解在课堂中。指导练习时,对他们的作业逐个检查,避免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