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作者】 邓 斌

【机构】 西藏日喀则市桑珠孜区第三中学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情,非一时一地的物理学习行为可比。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物理的良好态度,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工作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活动组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去研究教法改革,更要在学生“学”的方面多下功夫。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学生;学习物理;良好习惯
【正文】
  印度有句谚语,叫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意指良好的习惯比短暂的行为对于人类有更大的作用。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事情,非一时一地的物理学习行为可比。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物理的良好态度,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教学工作是由“教”和“学”两个方面的活动组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去研究教法改革,更要在学生“学”的方面多下功夫。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学生应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物理的习惯呢?
  一、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在物理课程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由“不问”转变为“敢问”“善问”。如我在“对电流表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分组,鼓励学生发言,学生分别提出以下问题:(1)电流表是用来测量什么物理量的?(2)电流表的构造有哪些?(3)电流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是什么?(5)如何连接电流表等等。最后让学生总结如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的方法:从仪器的作用、仪器的构造到仪器的原理、仪器的使用。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开始,当然这需要教师针对物理问题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策略,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思考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首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独立钻研教材,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学会思考。
  二、善于观察的习惯
  一切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观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学生刚学物理时,对物理实验现象特别感兴趣,但注意力易被实验表象所吸引,而忽视实验目的和步骤,更少注意观察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及仪器的整理等。为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教师可采用提出小问题的方法把所要观察的内容清晰的显示出来,使学生能抓住重点观察。同时要向学生强调观察对研究、学习物理的重要性。如伽利略通过观察教堂吊灯的摆动,从而发现摆的等时性;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通过这些有趣的事例,培养学生对观察重要性的认识。学生如果出现观察不全面,教师不要着急,而是要鼓励学生再做、再观察,动脑筋分析,自己解决,必要时给予指导而不代办,要舍得花时间,为培养学生仔细、全面的观察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提前预习的习惯
  要指导学生在上课前自觉预习、阅读教材。通过阅读,圈出这一章节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初步了解物理概念的涵义、规律及其应用。通常都是在上课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上的课程全部预习一遍,把预习的时间安排在每天的复习之后,因为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把前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好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坚持每天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去预习第二天的学习内容,把书本内容详细看一遍,插图、插图下面的标题或解说、每页底部的注脚等最好都不要疏漏。在预习的过程中先找出自己认为是重点、难点的地方,这本身就是提高自己分析能力的过程。遇到疑难题时,力求自己独立思考、解决疑难,对于无法弄懂的地方,就用铅笔画上记号,提醒自己在上课时注意听老师在这一点上的讲解。预习时的思考是预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预习不思考就等于没预习。预习时要把精力投入在对知识的思考上而并非仅仅对书上知识的浏览、记忆,这样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在预习的时候,把所有不太懂的地方全部找到,在上课或课下的时候,把还不太懂的地方赶紧找老师或同学询问,消灭这些学习上的障碍。
  四、动手动脑的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充分利用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物理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另一方面要精心组织,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具体做法如下:(1)明确要求,检查落实。对于每一次实验,都应提出明确要求。实验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弄懂实验原理,了解所用仪器的性能,分清实验步骤,设计好实验记录表格,为顺利地进行实验作好准备。实验中要求学生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必要的数据和现象。实验操作完毕要整理好器材,对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实验结论,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要认真批改,对普遍性的问题还要进行讲评,以落实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培养学生认真进行实验的习惯;(2)注重落实,培养学生严谨而又科学的态度。在实验课教学中,注意实验过程的指导和实验数据、现象的分析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学生手脑并用,会处理实验中的一般故障。对学生操作中不规范之处,注意及时纠正,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要求学生认真作好记录,尊重客观事实,实验后进行认真分析,给出科学解释。必要时要求部分学生重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严谨而又科学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五、善于想象、善于分析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学而不思则罔”,即是说学习如果只是死记一些知识,而不去认真思考加以消化,那么学来的东西是空洞的,不会有什么收获,而对绚丽多彩的物理世界,变化多端的物理现象,就更要下功夫多想、多问才能学好。要培养学生注意从教材的叙述中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归纳抽象出各个物理概念,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多观察、多想、多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开发其实验新的用途,这都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感在新课程改革下要培养学生并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农村学生并不容易。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大量的细致的、有耐心的工作,还应掌握学习习惯形成的过程与必要的心理规律。习惯决定成败。我们教师应携起手来共同为孩子们创造一片美好的天地,为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或成功或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