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转变工作作风 提高管理效能
【作者】 索南多杰
【机构】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第一民族完全小学
【正文】学校的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事关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良的风气,如果不彻底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会使我们领导和师生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毋庸置疑,我们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会直接影响干群关系的好坏,促进或阻碍教师的专业发展,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为此我们必须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一、善于学习,善于反思,依法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学校要做到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管理人员必须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要做到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关教育政策法规,自觉做到依法行政。
学校要做到长盛不衰、永葆青春源泉,管理人员必须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悉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做好教学工作;掌握《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德育工作;坚持学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报刊,吸收先进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新经验、好做法,创新工作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倾听师生的呼声,了解师生的心声
走进师生,了解教育教学工作实情,是做好学校工作的重要举措。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读报、玩游戏,势必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降低我们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为此我们应该:一要走进办公室,全面掌握教师的情况。看到教师精心备课、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要及时予以肯定;对教师的诉说要认真倾听,疏导教师的心里障碍、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善于与老师交流思想,及时指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做不仅是对老师的关爱,也是对老师的尊重,还是更新观念,促进教师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二要走进教室。了解班级卫生状况,学生的学习状态;进班级听课,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看培养学生能力的做法是否科学,掌握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师生合作是否密切;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了解组内成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收获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新知识生成,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否高效。三要主动参与师生的活动。参加集体活动,可以看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向心力,可以看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文明程度,可以看出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师之间的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及时掌握活动的目的、意义、效果是否与预期一致。四要畅通信息渠道,要与教师、学生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困难,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三、立足长远,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关爱师生,促进发展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工作,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选准的发展思路,要坚持下去。不能时风时雨,让师生无所适从。绝对不能贪图虚名、花拳绣腿,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为教师的发展奠基。现代社会,追求的是效率和质量。挖掘教师的发展潜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人员就要引导教师自觉学习,为教师学习推荐书目,为教师提供教研活动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为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为教师创设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机会。
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需求的活生生的个体,不是用来打造高分、不知疲劳的机器。管理人员要淡泊名利,遵守政策法规,顺应教育形势、遵循教育规律。既要注重学生品行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德育活动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不能跟风应付,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教学活动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牺牲学生的健康,歧视学困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更不能为了单纯的提高学生成绩加班加点、强化训练,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总之,学校管理人员对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作中,要勤勉务实、夙夜在公,相信师生,尊重师生、更要依靠师生、发展师生,使校园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荡漾着昂扬的锐气,充满着旺盛的士气,教师愉快的工作,学生快乐的学习和成长。
一、善于学习,善于反思,依法管理,提高工作效能
学校要做到信仰不变、立场不移、方向不偏,管理人员必须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更加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要做到依法执教、依法治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关教育政策法规,自觉做到依法行政。
学校要做到长盛不衰、永葆青春源泉,管理人员必须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熟悉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做好教学工作;掌握《中学德育大纲》的要求,做好德育工作;坚持学习《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核心报刊,吸收先进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新经验、好做法,创新工作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二、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倾听师生的呼声,了解师生的心声
走进师生,了解教育教学工作实情,是做好学校工作的重要举措。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读报、玩游戏,势必造成干群关系紧张,降低我们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效率。为此我们应该:一要走进办公室,全面掌握教师的情况。看到教师精心备课、耐心辅导、认真批改作业,要及时予以肯定;对教师的诉说要认真倾听,疏导教师的心里障碍、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善于与老师交流思想,及时指出教师工作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这样做不仅是对老师的关爱,也是对老师的尊重,还是更新观念,促进教师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二要走进教室。了解班级卫生状况,学生的学习状态;进班级听课,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看培养学生能力的做法是否科学,掌握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师生合作是否密切;看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了解组内成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收获情况;看学生的学习是否有新知识生成,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否高效。三要主动参与师生的活动。参加集体活动,可以看出班级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向心力,可以看出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文明程度,可以看出教师的组织能力,教师之间的协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及时掌握活动的目的、意义、效果是否与预期一致。四要畅通信息渠道,要与教师、学生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教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遇到的困难,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三、立足长远,把师生利益放在第一位,关爱师生,促进发展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的工作,不能懈怠,更不能折腾,选准的发展思路,要坚持下去。不能时风时雨,让师生无所适从。绝对不能贪图虚名、花拳绣腿,搞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为教师的发展奠基。现代社会,追求的是效率和质量。挖掘教师的发展潜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管理人员就要引导教师自觉学习,为教师学习推荐书目,为教师提供教研活动的时间和自主学习的时间,为教师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为教师创设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机会。
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学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需求的活生生的个体,不是用来打造高分、不知疲劳的机器。管理人员要淡泊名利,遵守政策法规,顺应教育形势、遵循教育规律。既要注重学生品行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德育活动要主题明确、思路清晰,不能跟风应付,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教学活动不能为了单纯的追求考试成绩,牺牲学生的健康,歧视学困生甚至伤害他们的自尊,更不能为了单纯的提高学生成绩加班加点、强化训练,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总之,学校管理人员对师生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所以在工作中,要勤勉务实、夙夜在公,相信师生,尊重师生、更要依靠师生、发展师生,使校园洋溢着蓬勃的朝气,荡漾着昂扬的锐气,充满着旺盛的士气,教师愉快的工作,学生快乐的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