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如何开创英语学习特色课堂
【作者】 杨 会
【机构】 四川省会理县太平中学
【摘要】英语创新教育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目的。因此,中学英语教学要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关键词】创新;英语;教学过程
【正文】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把握英语。七年级的学生对于英语这科新学科都具有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就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英语习惯,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构全新的师生关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且具有很强的“亲师性”。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应建构全新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在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打破教师权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是矛盾双方。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如:学生回答问题有紧张、压抑、恐慌的感觉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Please don`t be nervous! ”回答正确时对他说 :“Very good ! ”or“ you’re clever!”。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用从侧面给以肯定;“you’re brave! Try
next time.”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而应说:“I’m sorry . But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等;同时也可用一些身体语言,如:耸耸肩,微笑,点头等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 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开创适合自己学生的特色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七年级一个美丽,全新的开端,学生个个都报以热情地投入初中学习生活中。七年级良好英语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八﹑九年级的成败。开头第一枪一定要打响。笔者通过十年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前。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 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 学前的预热活动。 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达标,都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 能力,老师在讲解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充分显露教师的思维过程,作出独立思考的示范,以利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能力。
(二)教学中。1.听与说。“听说属口语”,听是吸收,说是表达,听与说相辅相成,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各级程度的要求。学生小学毕业后应基本具备二级的听说技能;初中阶段应掌握五级的听说技能;到了高中毕业应达到七级的标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达到八级或九级的标准。口语的常规训练,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一周一次口头作文训练,演讲比赛等能提升听力﹑写作能力。2.读书习惯。笔者认为读书是学习英语中一个重要且不可少的环节。谁能把英语课本读成像语文书一样,谁的英语成绩好。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延续的小学的读书背诵习惯,我们要利用好它。大量背诵是功克英语的有效途径。同时英文目前对于学生是生疏的,在读书时中文与英文结合翻译,更能接近学生的思维,更能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他们会认为英语也不是很难,我能说,能听,能写,极大地提升学习的兴趣。根据教育心理学,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用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从而得到长期的进步。3.单词。七年级的学生最害怕记单词,笔者认为一开始不应枯燥,大量的叫学生自己记单词。单词是英语学习取胜的法宝。我们要重视教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在音标关过了之后,教学生音标记忆法,记单词一定要在学生能熟读单词的基础上。我们起始阶段用背读单词代替记单词,如:pen-pen-pen 钢笔 钢笔,全班齐读能有效地容易地记住新单词。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能互相帮助进一步会读新词,从而带动全体同学背读。学生能读一般就能写,在熟读单词一段时间后,才叫学生写,当学生看见自己能轻松写出大量的单词时,他们会欣喜若狂,自信倍增,更爱学英语。4.课文。在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些必须要掌握的词组和句型。我认为课文必须在本单元单词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单词时就呈现,和新词一起读,学生能在第一意识中有印象。在3a 中能自己找到重难点并解释,提升学习阅读兴趣,消除学生害怕阅读英语文章的心理。5.做题技能。在小学英语中以口语为主,学生很少像语文﹑数学一样做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教学生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听力一定要预读,做到心中有数,考什么听什么。单项选择题有排除法﹑直接选题法﹑分析法、关键词法﹑逻辑推理法﹑前后照应法﹑句式还原法、类推法﹑比较法﹑固定结构判断法﹑推算法﹑联想回忆法和常识法。阅读理解大多数题要在原文中找答案,综合题要兼顾原文做出判断。排序对话题要选一个勾一个,以节约时间。作文要会自查一遍。总之老师要把做题技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三)教学后。课堂教学中或 教学的一个内容结束后,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师体态语言和趣味,启发的言语行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 意,使学生对教学目标产生一种特定的指向和集中。此时,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观察学生是否听 懂、理解。听写,是强化精确的运动,是培养学生听力、拼写、书写和语音的综合手段,是评估结果是否达标 的主要手段。例如:学生在听写中,可能把It's green.写成It's a red.把It's an orange jacket,写成It's a orangecoat.教师发现学生容易发生歧义,差错的目标,就可以及时矫正。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思考题、讨论题 、表演课文或对话等手段,获取达标信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逐一进行评价。评价既要指出哪些目标未达到, 哪些学生未达标,也要对已达标的及优秀解答的学生给予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进步。为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朝良性发展,教师须对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是语音、语法、词汇使用上的错误,教师必须给予适时的纠正;如果是思维上的标新立异,只要是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而不能求全责备;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成功的秘笈。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经常反思,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己已经采用的和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是否能够得到学生喜欢;是否建立了自觉学习体制;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教与学的热情,这样一定能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一﹑建构全新的师生关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且具有很强的“亲师性”。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应建构全新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我们要在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彻底打破教师权威,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教和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是矛盾双方。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 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大气力,花大功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著。这种现象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 “爱屋及鸟”吧!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老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或不学这位老师的课。 这种现象也是大家司空见惯的。 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 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 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当然,这并非说他们的缺点不可批评,可以听之任之。而是批评 和表扬是出于同一个目的的爱护他们。因而批评的方式比批评本身更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 辱。从内心让他们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由衷的爱护和帮助。教师的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如:学生回答问题有紧张、压抑、恐慌的感觉时,教师可以采用鼓励的方式:“Please don`t be nervous! ”回答正确时对他说 :“Very good ! ”or“ you’re clever!”。对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用从侧面给以肯定;“you’re brave! Try
next time.”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学生也不要批评而应说:“I’m sorry . But I think
you can do better next time. ”等;同时也可用一些身体语言,如:耸耸肩,微笑,点头等减轻学生心理压力。这样,也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 情融洽,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
二﹑开创适合自己学生的特色课堂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七年级一个美丽,全新的开端,学生个个都报以热情地投入初中学习生活中。七年级良好英语习惯的养成直接决定八﹑九年级的成败。开头第一枪一定要打响。笔者通过十年的教学总结如下:
(一)教学前。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 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自由谈,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完成教 学前的预热活动。 教师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达标,都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 能力,老师在讲解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充分显露教师的思维过程,作出独立思考的示范,以利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的能力。
(二)教学中。1.听与说。“听说属口语”,听是吸收,说是表达,听与说相辅相成,听说能力的提高也就是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生的听说能力提出各级程度的要求。学生小学毕业后应基本具备二级的听说技能;初中阶段应掌握五级的听说技能;到了高中毕业应达到七级的标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达到八级或九级的标准。口语的常规训练,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一周一次口头作文训练,演讲比赛等能提升听力﹑写作能力。2.读书习惯。笔者认为读书是学习英语中一个重要且不可少的环节。谁能把英语课本读成像语文书一样,谁的英语成绩好。七年级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延续的小学的读书背诵习惯,我们要利用好它。大量背诵是功克英语的有效途径。同时英文目前对于学生是生疏的,在读书时中文与英文结合翻译,更能接近学生的思维,更能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他们会认为英语也不是很难,我能说,能听,能写,极大地提升学习的兴趣。根据教育心理学,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地开动脑筋,认真思考,用有效的方法去获得必要的知识。从而得到长期的进步。3.单词。七年级的学生最害怕记单词,笔者认为一开始不应枯燥,大量的叫学生自己记单词。单词是英语学习取胜的法宝。我们要重视教学生记单词的方法。在音标关过了之后,教学生音标记忆法,记单词一定要在学生能熟读单词的基础上。我们起始阶段用背读单词代替记单词,如:pen-pen-pen 钢笔 钢笔,全班齐读能有效地容易地记住新单词。在这个过程中同学能互相帮助进一步会读新词,从而带动全体同学背读。学生能读一般就能写,在熟读单词一段时间后,才叫学生写,当学生看见自己能轻松写出大量的单词时,他们会欣喜若狂,自信倍增,更爱学英语。4.课文。在每一个单元中都有一些必须要掌握的词组和句型。我认为课文必须在本单元单词熟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对于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单词时就呈现,和新词一起读,学生能在第一意识中有印象。在3a 中能自己找到重难点并解释,提升学习阅读兴趣,消除学生害怕阅读英语文章的心理。5.做题技能。在小学英语中以口语为主,学生很少像语文﹑数学一样做题。因此,我们一定要教学生各种题型的做题技巧。听力一定要预读,做到心中有数,考什么听什么。单项选择题有排除法﹑直接选题法﹑分析法、关键词法﹑逻辑推理法﹑前后照应法﹑句式还原法、类推法﹑比较法﹑固定结构判断法﹑推算法﹑联想回忆法和常识法。阅读理解大多数题要在原文中找答案,综合题要兼顾原文做出判断。排序对话题要选一个勾一个,以节约时间。作文要会自查一遍。总之老师要把做题技巧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三)教学后。课堂教学中或 教学的一个内容结束后,教师通过直观的教师体态语言和趣味,启发的言语行为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 意,使学生对教学目标产生一种特定的指向和集中。此时,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观察学生是否听 懂、理解。听写,是强化精确的运动,是培养学生听力、拼写、书写和语音的综合手段,是评估结果是否达标 的主要手段。例如:学生在听写中,可能把It's green.写成It's a red.把It's an orange jacket,写成It's a orangecoat.教师发现学生容易发生歧义,差错的目标,就可以及时矫正。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思考题、讨论题 、表演课文或对话等手段,获取达标信息。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逐一进行评价。评价既要指出哪些目标未达到, 哪些学生未达标,也要对已达标的及优秀解答的学生给予表扬,以激励他们继续进步。为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朝良性发展,教师须对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时进行分类处理。如果是语音、语法、词汇使用上的错误,教师必须给予适时的纠正;如果是思维上的标新立异,只要是符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而不能求全责备;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英语成功的秘笈。一个优秀的教师要经常反思,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自己已经采用的和将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是否能够得到学生喜欢;是否建立了自觉学习体制;是否关注学生的情感激发教与学的热情,这样一定能不断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