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作文批改有效性初探

【作者】 李 玲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第十中学

【摘要】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命题、指导、行文评价和审核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说,它直接和整个语文教学活动的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作文评改分为两个环节:“评”以教师为主,“改”以学生为主,互动与自主相结合。
【关键词】高中作文评改;互改、实施策略
【正文】在高中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语文教学工作者应当有效探索作文批改的方式方法,增进作文批改中老师和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努力提高作文批改的有效性,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写前指导,还要写后评改。作文的评改是作文教学当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作文评改是信息反馈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直接影响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功,关系到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作文评改在古代的语文教学中就存在,它是指教师、师生一起或者学生个体对作文命题、立意和材料的选择使用、遣词造句等多方面进行的斟酌批改以及评价。
  传统的作文评改模式对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利。在传统作文评改模式中,教师精批细改,把“改”的主体地位和“批”的主导作用混淆,教师在作文批改当中独揽大权,此法也不受学生欢迎,这样不仅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又对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利。传统作文评改模式也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不利。当代语文教育学家魏书生说过“只要是学生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老师一定不能去做”。
  互改作文的动能:
  (一)引导学生参与作文的评改可以提高他们写作水平
  在作文互改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地拿自己和别人的作文对照,比较各自优缺点,便于取长补短。通过减分、加分能鲜明地感受到错别字和病句的危害,引起他们写作时足够重视,尽量不让自己扣分。互改作文的方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别人作文分数高低的大权掌握在他们手里,因此,他们在评改的时候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使他们对作文评改的各项要求和标准,如文章语言、结构、书写、选材、标点符号的用法等都有着清楚地了解。积累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我意识会更加得到提高。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心底都有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不想比别人差,怕在人前丢面子,这就使那些原本不很重视作文的学生也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发挥自己最佳的水平,把作文写好。长期下去,作文水平肯定会有很大进步。
  (二)引导全体学生参加作文评改可以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让学生参加作文的评改,学生在这项教学活动当中突出了主体地位。从原来被老师批评指正的被动到现在主动去找别人的不足和错处,角色的变化,让学生产生了一种新的兴奋。就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当中写到:能使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
  二、互改作文的策略
  进行小组流水批改,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然后每小组的成员相继批改后一起协商给出作文评判。小组流水批改是常用的一种互改方法。
  批改之前,要设定好评分标准。设定作文满分为60分,把作文内容划分为作文结构、书写质量、语言表达、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其中作文结构占20分,分解为段落是否清晰、作文篇章是否完整、过度是否自然、详略是否得当四项,每项5分。书写质量5分,主要看书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工整。语言表达占20分,分解为有没有病句、语句是否通顺、有没有错别字、语言的表达符不符合写作要求、是否准确运用了修辞手法,每项5分,其中错别字两个扣一分,并在文中用红笔标注,病句一句扣一分。思想内容15分,分解为三项:主体是不是明确、文章是不是符合要求、选材是不是合理,每项5分。评分标准很详细,为了让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有章可循,避免他们无从下手。当然,评分标准可以略加调整,让老师和学生根据每次作文要求制定详细规则。
  评改过程中把全班分为多个小组,要注意差、中、优搭配组合,每组四人,组内选出一位责任心比较强的同学当组长。给每组发三到四篇作文,按照评分的标准,流水批改:首先从细处着手,注重作文的语句、文字、标点、段落、修辞,接着从整体上把握,注重评判作文的布局谋篇、选材、主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和评改要求,在作文本上圈出病句、错字,划出优秀的句、段、词,删掉重复不恰当的句、词,提出修改或肯定的意见。在草稿纸上写出对应的等级、分数、修改评语,再让小组成员轮流地批阅,每个小组成员都把四篇作文看过后在组内讨论,小组长结合组员意见写出总评语和给出分数。
  老师在学生批改基础上进行全面复查,写下复评意见。对于学生评语中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地方,老师应该及时地肯定,对于不正确的地方,要及时地纠正。
  三、互改方式的实施
  一直以来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也是天经地义。但老师的付出和最终效果不能成正比,所以,如何改进作文的批改方法,提高批改的效率,让老师减轻负担,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叶圣陶曾说过:“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的能力。”高中生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正在快速发展之中。互改作文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有帮助,老师的工作效率也得到提高。
  (一)作文互改要求
  1.看卷面是否整洁,书写是否工整,字数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扣3—5分。看标点符号是否用正确,一处扣1分。看有没有错别字,有,圈出,一处扣1分。
  2.看题目是否居中,段首是否有两空格,是否有题目,作文格式是否正确,不符合扣2分。看有没有修辞,使用各种描写方法,一处加2分。看语言是否简练、优美、准确。优美处作标记,一处加2分。
  (二)实施方法
  1.分组。老师按照学生的作文水平,分配好差、中、好学生,安排一组四人,制定作文水平不错的为组长。
  2.互改。每篇作文根据年纪具体要求,四人共同批改和商量。
  3.点评。写下修改的建议或者肯定写得好的地方。
  4.反思。作文互改之后,学生拿回自己作文,根据批改的意见修改,并写下自己对这次写作的反思。
  总之,教师要学会交叉结合,灵活变通地选择作文的批改方式,不是人为地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一个优秀的高中语文教师,只有掌握多种作文批改方式,才能胜任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