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问题成因与对策”几点认识
【作者】 胡子哈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县大山乡中心完全小学
【摘要】课外阅读时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丰富了学生课内知识,拓宽了学生视野。但农村课外阅读中,受家长文化素质、学校教师等因素影响,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达不到新课标要求,课外阅读不容乐观。【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成因;对策
【正文】
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高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并在诵读优秀诗文中积累课文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但在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更没有课外阅读的氛围。为此,我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问题成因与对策”谈几点认识。
一、影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原因
1、社会家庭原因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初中、小学文化,甚至部分家长还是文盲,不主动为子女购买课外书籍,更不会引导子女阅读课外书,学生几乎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即使有部分家长重视孩子课外阅读,但家里拥有的课外阅读书籍少而偏,能阅读到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优秀作文之类的书籍就不错了,谈不上阅读文学经典名著。同时教育子女方法欠佳,孩子学习不好时,不是打就是骂,缺少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2、学校及教师原因
农村学校基础建设相对落后,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图书阅览室,但没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几乎没对学生开放,并且图书资料不够丰富,书籍陈旧,图书的质量不高,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多,生均公用金费投入购买图书的较少,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村小学一方面条件艰苦,另一方面离家较近,教师一边教书一边还要做家务,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受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死教书教死书”观念一下子转变过来;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即使有部分教师也让学生读课外书,但重视不够,忽略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
3、学生课外阅读收到破坏
高年级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思维独立性、控制能力逐渐增强,批判性有所发展,学习态度、自我意识、自我主张初步形成,逐步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意识、学习动机明显较强,他们有很强求知、求新、求奇的愿望,只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他们就会喜欢上阅读,产生课外阅读兴趣,有的老师为了强化训练练习题,追求高分效应,但农村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空间,搭建课外阅读平台,直接破坏学生阅读内部动因。
二、课外阅读指导的对策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互换课外书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关键是让学生有书读。农村受经济条件制约,加之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办法得当,能让学生读到大量书籍。比如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通过“献一读百”法共享阅读资料。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8人,推选出小组长,让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里来,统一由小组长保管,组员要看书,向小组长借,先满足组内阅读需要,然后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换阅读读物,组外分享,这样学生不需要花钱更多的前去买书就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
2、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应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如根据文本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与文本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根据课标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诗词、名人名著、报刊杂志;向学生推荐班级学生拥有的好书籍,让学生读了优美文章之后,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3、规定读书时间
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中午,晚饭后都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在此期间规定学生早晚各抽十五分钟纪检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学生自己选定,也可以教师指定;另外每周安排两节课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做专门指导。
4、指导阅读方法
古人云:“读书不得要领,则劳而无获。”这里说的“要领”就是指阅读方法。一位哲人也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是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就提醒我们小学教师,只有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当学生拿到一本书时,教学生首先学会看标题、内容和序言,特别标题是全书主题与宗旨、作者的特别观点,然后书的目录,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的有关书籍,弄清书的大致结构,合理的使用它,在阅读读过程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眼睛仔细看,口里放声念,大脑反复想,心里默默记。常见的阅读方法有:快读、略读、精读、记读。快读即为加快阅读速度,抓住文章大致内容,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高效读书方法,俗话说的“一目十行”的走马观花式就属于快速阅读,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略读即有选择性、跳过文章某些细节阅读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略读通常采用小声轻读方式;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通常采用大声朗读方式;记读即一边读书一边摘抄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同时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适合是最好方法。
5、激发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提高阅读兴趣。如举行“十分钟”故事会、十分钟”口语交际、十分钟”演讲比赛,让学生诵读优美文章、好词好句;举办各类征文评比、班级读书交流会、佳作欣赏会、手抄报比赛,分享交流阅读成果。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增进身心健康的良好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师应根据农村实际,让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徜徉在书海里,开拓视野,丰富文化科学知识,陶冶情操,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外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要求:高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并在诵读优秀诗文中积累课文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中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但在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更没有课外阅读的氛围。为此,我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问题成因与对策”谈几点认识。
一、影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原因
1、社会家庭原因
农村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大部分初中、小学文化,甚至部分家长还是文盲,不主动为子女购买课外书籍,更不会引导子女阅读课外书,学生几乎没有形成阅读习惯。即使有部分家长重视孩子课外阅读,但家里拥有的课外阅读书籍少而偏,能阅读到一些寓言和童话故事、优秀作文之类的书籍就不错了,谈不上阅读文学经典名著。同时教育子女方法欠佳,孩子学习不好时,不是打就是骂,缺少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2、学校及教师原因
农村学校基础建设相对落后,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图书阅览室,但没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几乎没对学生开放,并且图书资料不够丰富,书籍陈旧,图书的质量不高,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不多,生均公用金费投入购买图书的较少,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农村小学一方面条件艰苦,另一方面离家较近,教师一边教书一边还要做家务,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很大;受应试教育,考试制度的影响,“死教书教死书”观念一下子转变过来;教师自身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更不用说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即使有部分教师也让学生读课外书,但重视不够,忽略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浓。
3、学生课外阅读收到破坏
高年级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最佳起步时期,学生的自主意识、思维独立性、控制能力逐渐增强,批判性有所发展,学习态度、自我意识、自我主张初步形成,逐步认识到学习是一种责任,学习意识、学习动机明显较强,他们有很强求知、求新、求奇的愿望,只要教师对他们进行有效引导,他们就会喜欢上阅读,产生课外阅读兴趣,有的老师为了强化训练练习题,追求高分效应,但农村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空间,搭建课外阅读平台,直接破坏学生阅读内部动因。
二、课外阅读指导的对策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1、互换课外书籍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关键是让学生有书读。农村受经济条件制约,加之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办法得当,能让学生读到大量书籍。比如成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通过“献一读百”法共享阅读资料。即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8人,推选出小组长,让学生把自己所拥有的课外书籍带到学校里来,统一由小组长保管,组员要看书,向小组长借,先满足组内阅读需要,然后组与组之间互相交换阅读读物,组外分享,这样学生不需要花钱更多的前去买书就能读到更多的课外读物。
2、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应按照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籍。如根据文本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与文本教学内容有关的书籍;根据课标要求向学生推荐优秀诗词、名人名著、报刊杂志;向学生推荐班级学生拥有的好书籍,让学生读了优美文章之后,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3、规定读书时间
根据学校作息时间,学生在校时间比较长,中午,晚饭后都有一个小时的空余时间,在此期间规定学生早晚各抽十五分钟纪检进行课外阅读,阅读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学生自己选定,也可以教师指定;另外每周安排两节课让学生进行阅读交流,教师做专门指导。
4、指导阅读方法
古人云:“读书不得要领,则劳而无获。”这里说的“要领”就是指阅读方法。一位哲人也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是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就提醒我们小学教师,只有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实效性。当学生拿到一本书时,教学生首先学会看标题、内容和序言,特别标题是全书主题与宗旨、作者的特别观点,然后书的目录,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的有关书籍,弄清书的大致结构,合理的使用它,在阅读读过程中,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眼睛仔细看,口里放声念,大脑反复想,心里默默记。常见的阅读方法有:快读、略读、精读、记读。快读即为加快阅读速度,抓住文章大致内容,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高效读书方法,俗话说的“一目十行”的走马观花式就属于快速阅读,略读通常采用默读的方式;略读即有选择性、跳过文章某些细节阅读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略读通常采用小声轻读方式;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熟练掌握的程度,而对文章进行反复钻研细心领会的一种阅读方法,通常采用大声朗读方式;记读即一边读书一边摘抄文中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同时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制作读书卡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适合是最好方法。
5、激发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本,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引导学生博览群书,感受到阅读的魅力,提高阅读兴趣。如举行“十分钟”故事会、十分钟”口语交际、十分钟”演讲比赛,让学生诵读优美文章、好词好句;举办各类征文评比、班级读书交流会、佳作欣赏会、手抄报比赛,分享交流阅读成果。
总之,课外阅读是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增进身心健康的良好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师应根据农村实际,让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徜徉在书海里,开拓视野,丰富文化科学知识,陶冶情操,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