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优化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作者】 陆开莲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归兰水族乡基场中心学校


【正文】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必须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的学习,才能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中,让学生感受生物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体会收获的喜悦!
  一、多渠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的师道尊严和教师一讲到底的过程,把“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放在首要位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主发展的课堂。积极倡导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想办法解决学习中遇到困难,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土壤。
  例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内容简单通俗易懂。于是我就采用“不同营养比功劳”的角色扮演方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请同学们分别扮演食物中的六类营养物质,向同学们表述一下自己为维护人体健康所做的巨大贡献。同学们便跃跃欲试、热情高涨,各小组成员之间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与竞争,最后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当代表,拿着自制的道具上台表演。表演者各自吹捧自己对人体的重要作用,课堂上的气氛非常热烈。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给予评价,在评价中就熟悉了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寻找答案,使得学生愿学、乐学,既解决了问题,又能深刻地理解知识。
  二、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育家布鲁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需要,关心他们的情绪,牵挂他们的成长。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力求“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追求互动生成和真实有效。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这种生成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性。我们的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更多地为学生的“学”而预设:预设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喜欢什么样的学习方式、生活有怎样的体验、解读会有哪些感悟、探究会有哪些答案、练习会出现什么错误……在此基础上教师怎样肯定、鼓励、引导、矫正等等。避免向学生提供明确的答案;避免领着学生一步步寻找答案、解释怎样解决问题。
  例如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一节教学中,当教师创设情境后提问:什么是细胞分化?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能在查阅课本的情况下,直接说出准确答案:“新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了差异,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这样一来,教师预先精心设计的精彩教学环节与预设的精心提问全被打乱,怎么办?在这时,教师千万不能碍于颜面,慌乱得一带而过,继续按原来的教学预设组织教学,整节课显得呆板僵硬,机械被动。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灵活地因势利导,继续启发“为什么你们认为细胞是在形态、结构、功能这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你能不能对此进行说明呢?”许多学生会边摇头边回答“不知道”,这不正是本节课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问题吗?此刻,教师可以抓住时机首先肯定学生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指出:这节课的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什么是细胞分化。下面我们进行探究观察与思考,比一比哪个小组、哪个同学能利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最先找到答案。由于在教学中抓住了“不知道如何说明”这个有利于动态生成的问题,才使得学生探究得更加主动,有时独立操作,有时合作探究,有时讨论交流,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会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
  我们要用“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来完善“预设”,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在“生成”中展现师生的智慧!有了精心的“预设”和精彩的“生成”,我们的课堂才会浪花闪耀、高潮迭起!
  三、实施分层教学尊重差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面向全体学生”是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确立的一个理念,这也是“生本”课堂的一个重要理念。我们教师一定要在生物教学中树立“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学”的观点。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使学生面对差异同样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1、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分层设置教学目标 。 
  生物教材中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编排上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分解到综合的。教师在分解教学目标时,就应特别注意“了解”、“掌握”、“理解”、“应用”等用语的不同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在确定二维目标时,也应有一定的弹性,留有余地,让学生自主选择,力争较高目标使目标层次与各类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提供可能,给予学生发展的不懈动力。
  例如, 学习“生物的性状”这一内容时, 可以这样来设计教学目标:
  (1)要求低层次的学生, 在了解性状的定义的基础上,记住性状的概念,而对于相对性状的概念,只要求记忆,并能在给出的例子中找出相对性状即可;
  (2)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不仅做到 以上要求,还要自己能举例说明相对性状的概念;
  (3)而对于高层次的学生,还要从 基因控制性状这一方面全面的理解性状和相对性状。 虽然全班学生素质层次不相同,但实行这样的教学目标分层后,他们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作为生物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心理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大面积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课堂学习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有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如在《人的性别遗传》教学中,为加深学生对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知识的理解,我课前组织学生对凤城初中的男生、女生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小组分工合作对各年级各班的男、女生人数进行调查,并统计出小学和中学男、女生人数的数据比例。其中一小组在本次调查活动中,从分工、调查、合作、统计,到总结填写的调查表,让学生真正见识了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虽然男生与女生大约为 1 :1的比例,但从整体上看男生比女生人数要多;从我国国情来看,重男轻女现象比较严重,应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可见通过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不仅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调查数据的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心社会生活的态度。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生本”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探究知识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