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关于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引导的研究

【作者】 马 辉

【机构】 新疆巴州卫生学校德育组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帮助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出现的具体问题,提出指导中职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引导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从而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顺利完成角色转换。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中职生;引导
【正文】
  我校从培养新疆医疗卫生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的思想认识高度出发, 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在中职教育的始终, 帮助中职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容面对就业岗位,职业可持续发展。帮助中职学生尽早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职业规划意识,引导中职学生学会科学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在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发掘自身潜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综合素质,不断丰富实践经验,积极应对社会变化,从容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压力,让学生赢在职场起跑线。
  通过我们设计的问卷,总结出一些数据,对我校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来指导我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和随访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283份,无效问卷为18份,有效问卷为265份,有效问卷占85%。




























  在调查中,学生感到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职业生涯辅导要尽早开展,做到切合实际,注重实效,内容详实,既易为我校的广大中学生接受又具有可操作性。职业生涯辅导最为艰巨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能力,需要对自我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定位,从而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以便更准确地为自己定位。
  现在这个社会,职业规划必不可少,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的生活,为了未来能在社会中安稳地生存,只有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规划,才能将来在社会上立足时不慌不忙,冷静地照着自己设计好的路线走,不必愚蠢地浪费时间。中国是个人口拥挤的大国,就业难是个普遍的难题,若此时不为自己先布置好前程,又怎么能到时再社会上占据一席之地?因此,为自己写一份职业规划书,设定目标,才有动力。
  一、自我认知
  经过对自身良好的剖析,理性的思量,我透析自己的性格,更全面地思考了未来。
  二、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和社会
  教育中发现,中职学生对职业和社会的认识比较模糊,原因是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很少有面向职业的内容。调查结果显示:有90%以上的学生进入中等职业学校不是由于”对就业的需要”,而是由于”想升高一学校”或”无奈的选择”;有70%以上的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不清楚、不了解。这种状况容易造成学生没有学习目标,缺乏学习意志品质,甚至所学非所爱,毕业后不远从事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造成人才培养浪费。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则要求学生在设计自己的职业认识人生时,对自己的理想目标作全面的分析,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必须深入社会,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业社会。了解自己所想从事职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前景,这样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选从事的发展历程、现状、前景,这样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选择职业,根据自己的选择确定行动计划和实施步骤,利于职业意识的行成。
  三 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规划职业人生
  职业理想是通过职业实践活动实现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人的职业设计,中职学生未来的从业者根据个人的兴趣、能力、性格以及相应的就业环境定制的利于自己发展的计划和相应的发展策略。通过教学与实践,能引导学生将个人的职业理想具体的融会到日常的生活、学习中,把远大的理想化成阶段行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可执行性和现实性,从有助于职业理想的实现。
  四、引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理念,应更好的适应变革中的社会职业环境。通过规划加血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有助于促是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在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管理自己的同时,学会了反思,把理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利于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养成。
  五、引导学生的调整心理状态、适时转换角色
  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在思想上、心理上、身体上的需要有哟个适应期。环境变了,接触的人变了,学生感到很陌生。现在的中职学生在家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依赖父母、依赖老师,很少经受过生活的磨难。他们充满幻想,对工作期望较高,而踏上工作岗位后,发觉现实环境与预想的相差甚远,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让学生在规划的过程中了解职业特点、要求和规范,预祝与学生产生对职业的认同,早日从心理上进入适应阶段。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角色领悟、角色认识,让学生的学习、实习过程变为实现自己职业理想的奋斗过程,这样会利于学生毕业工作后尽快适应社会。
  总之,科学地规划职业生涯是每一个中职生就业的必备工作,也是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必然要求。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漫长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身的配合,才能使规划更加科学,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在职业生涯过程中充分发挥才能,不断提升终身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 《职业生涯规划  》   主编  蒋乃平     2009.5
  [2] 《中职德育活动课读本 》 2014.7   主编 何成江  王学利   袁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