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议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作者】 陈 丽

【机构】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中等职业学校


【正文】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改革,必须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走出学校,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培养个性化、有创造精神的实用型人才,从而实现高薪就业率。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目前状况
  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考试主要仍以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标;考试方法重在教室和实训室考试;考试形式常用“理论”和“实作”两种考试模式相结合;考核内容主要依附于教材。在这个“人才饱和”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仍出现了“技工荒”,月薪三千难寻一个“数控技师”局面;打字速度相当快、办公自动化考证获得“优秀”等级,却不能胜任一个机关打字员的工作,因为不会使用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不知道公文规定格式。
  以上新问题说明现行计算机专业课的考核机制存在一些不足摘要:学校忽视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差;把学生学习局限在校园内,不利于学生职业技能的提高;没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不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很好的张扬;教学脱离了职场工作环境,没能很好地和行业接轨,不利于学生就业。这使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索专业课程考的改革。
  二、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前景
  对于职业教育来讲,“就业”就是目标和生命,而受到行业亲睐的是不需要“再培训”就能上岗的学生。针对当前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机制中的诸多不足,其前景何在?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百工作会议上强调摘要:“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着力培养适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国职教工作会的召开,为中职计算矶专业的发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摘要:中职计算饥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以学生能力为本位、行业需求为导向”,结合计算饥专业自身的特征,以课程考核机制的改革来推动计算机专业全面、深入的改革。
  在改革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参和性,让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用,以考促发展。作为新时代的职敦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人才,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学生的终年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改革探索
  1、改革考核内谷
  尽管中职计算机教材有了一定的改革和发展,但相对行业需求来讲,计算机教材本身发展存在滞后性,这决定了中
  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考试内容不能只依附于教材,不能和行业的需求相脱离,不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相违反,
  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岗位能力”。
  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管理的原则是摘要:“专业基础课统一、核心课程精选,岗位课程放开”。即对专业基础课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考试。“专业基础课”经过多年的完善,有一套较成熟的教材体系和管理机制,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所必须的课程,倡导在较大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各个方向的关键,“岗位课程”是指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等课程实行的教学方式,由学校根据不同计算机专业方向来选择,体现专业特色。
  “岗位课程”在选择时,要充分注重计算机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行业职位进行细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征、学生的个性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征、任务和技能要求,恰当设置岗位课程,渗透相关行业知识和技能测试。在计算机专业的课时布置上,可以适当减少文化课比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时,并对不同计算机专业文化课内容进行改革。在开设专
  业基础课的同时,从社会“所需”、学生“想学”的角度,调整课程布置。例如摘要:愿意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学主要练习录人速度和排版技巧,学习办公自动化等相关的课程;想从事“广告设计”的同学除了添加图形图像处理、动画设计、多媒体技术等课程外,还要学习色彩搭配、平面构成、立
  体构成、手绘等美术相关课程;愿意搞网站建设的学生还要学习外设维修、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平安等岗位课程。
  2、改革课程考核方法
  传统的“理论”和“实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考核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可以灵活地设置考场和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元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岗位能力测试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考试大纲要求,结合行业需要,由计算机专业中心教研组制定、编写出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考核的知识、岗位能力目标,实行模块考核制度。教师在教学、考核时均以岗位能力目标为依据,考核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把握程度。
  比如,上机实作课,教师应给出本节课要达到的岗位能力目标,对具体操作步骤可不作具体要求,让学生上机探索,以便学生能够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然后填写上机实验报告单,写出收获、心得和反思等相关内容。教师及时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把握上的不足和新问题所在,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
  (2)分层测试
  首先对学生已有知识、能力进行全而了解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提出新的要求,制定阶段目标,为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当堂考核验收.指出学生存在的新问题和缺陷,根据学生实际制定出努力的新目标,逐步推进,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完成阶段性目标。学生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心得到自身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合作
  师生共同设计好课题,开放考题,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好胜心,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探究。比如,给出任务摘要:用VFP设计一个班级管理系统。各小组接到任务后,根据成员自身特长分工协作摘要:收集、整理班级资料;设计主窗口界面.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对窗口背景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录人模块设计;查询模块设计和打印模块设计等等。
  这种考评方式可以对学生沟通,Photoshop等课程进行整合,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融入学生的聪明,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和意识,培养了各小组团队协作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