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数学隐形分层教学初探

【作者】 马玉祥

【机构】 新疆伊宁县愉群翁回族乡买买亚小学

【摘要】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学生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
【正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为班级学生数学水平参差不齐造成统一授课的效率低而无可奈何。的确,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的理解能力、学习兴趣、感悟能力有着很大的差异,以及受其基础知识掌握的影响。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当中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优劣。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会发现有些学生根本不需要老师多讲,知识掌握得很好,一节课下来迫于纪律的约束,老老实实陪着读书,浪费了许多时间。这时,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孔子曾经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我在这几年的实践与尝试中发现,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提高学生成绩,发展学生个性,培养数学尖子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数学不同的需求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进行分层教学中的一些见解。
  一、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分层
  要做好分层教学,首要任务是对学生要有全面深刻的了解。从学生的智力因素、学习习惯、基础知识各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我根据全班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兴趣、智力诸方面的情况,把学生分成四个层次。当然这种分类应该是模糊的,不公开的,是隐形的,只是存在于老师的心目当中,并不要向学生宣布,只需在老师授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既行。需要注意的是,每个班级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学生分层前必须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才能把学生放到一个恰当的层次中。
  二、认真钻研教材,理清知识结构,分层教学第二步——备课分层
  数学课本和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都是针对中等学生而制定的,它要面对绝大部分的学生。结合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和筛选不同的创新训练题目。?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留于形式。哪些内容对哪个层次是必须掌握的,哪些内容是只作了解的,对不同小组在作业上有些什么不同的要求等,这些都必须在备课时充分考虑。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做好课堂教学第三步——授课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分层授课时,前十五分钟让优、良两个层次的学生自学新授内容十五分钟,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中相应的习题,完成后,同桌小声交流并相互批改练习;同时,给合格和暂不合格层次的同学教学新课。接下来用十分钟给合格和暂不合格层次的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则用这个时间听取优、良两个层次的学生质疑并通过提问了解他们自学的情况。最后十五分钟,教师则给优、良两个层次的的学生分别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教师则检查合格和暂不合格层次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辅导,再给合格层次的学生布置一定的习题,教师则给暂不合格层次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完成简单的练习。
  四、合理安排练习,做好课堂教学第四步——练习分层
  由于班级学生数学知识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差异很大,学困生”的人数相对很多。所以,课堂上教师一般都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学困生”身上,而忽视了大部分“学优生”和“中等生;,使他们在“倍受冷落”和“简单乏味”的数学学习中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发展的良机。为此,除了每天统一布置课后练习外,在同学们的建议下,我班开辟了一个新栏目:“挑战加分题”,重点提高中等以上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水平和能力。具体做法如下:a、每天由教师出(或学生推荐,教师选定)1~3道较难或趣味性较强的题目,分层辅导:课堂教学中,在不采用分组学习的情况下,我发现同样的学习内容,第一、二层次的学生可以“无师自通”,于是课上,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完成学习任务后,便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甚至随便讲话,影响课堂纪律;第三层次的学生是“稍点就通”,而第四层次的学生所需的时间往往是第一、二层次学生的几倍,他们时常苦思瞑想仍不得其解。这样,“学优生”们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白白浪费了课堂上的大好时光,而由于班级人数多,“学困生”也多,课堂时间有限,教师根本无暇一一顾及,问题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解决而积少成多。于是,我产生了让“学优生”当“助教”帮我辅导“学困生”的想法。主要做法是让“学困生”和“学优生”双向选择“助教”和“学生”(也可由教师指定),数学课上,和“学生”同坐一桌,一般情况下,由“助教”完成学习任务后负责检查、辅导其“学生”的课堂练习,让学生说解题思路(当然这种助学行动也可以延伸至课后)。这样不仅起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而且从小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五、培优辅差,课堂教学第五步——辅导分层
  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课堂只能解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且重点是中等生,两头学生则会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我开设了课外兴趣小组,小组中兼有不同层次学生。第一层次学生在小组中起主导作用,可以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可相互研究、探索,经常会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极大地培养了他们自主解决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师的个别辅导也是不可替代的。在辅导的过程中,让第二层次的同学辅导第三层次同学,第一层次同学辅导第二层次同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又减轻了教师的负责,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做其它教学方面的工作。
  经过半年多分层教学的实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成绩显著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上分层教学法的实施,使得我班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小学数学学习中“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与我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谐,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更高;而且,由于我在备课、上课时,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