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预设和教学生成

【作者】 周玉良

【机构】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中学

【摘要】只有精心地预设课堂提问,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生成。针对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目的性不明确,忽视群体的参与,不利于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等问题,谈如何通过课堂提问的预设来创设情景、强化开放思维训练和提高语言知识运用能力,促进有效教学的生成等,同时简单说明课堂生成的有效引导。
【关键词】课堂提问;预设;教学生成
【正文】
  一、引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始于疑问,有疑问,才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从而获得新知。而课堂交际模式决定着学生通过语言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及目的语习得的机会和成效。教师的课堂提问,作为课堂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有效的课堂生成有着重要影响。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英语课堂教学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有效地对课堂提问内容和方式进行预设,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符合一定的科学根据,同时,能够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进行丰富的语言输出,能促进学生最多地参与课堂活动,从而促进有效教学的生成。
  从教学艺术性上讲,教学具有流动性、突变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堂提问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精心预设,可是有些生成是可以预料的,有些细节性的生成是随机产生的,事先未必能预料。英语课堂提问的预设和教学的有效生成是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矛盾。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成性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英语课堂的主流,如何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契机,利用精心的预设达成有效的生成,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
  二、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对于英语课堂教学来说,课堂提问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英语课堂提问的认识不足,对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和原则缺少研究。笔者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一些公开课和观摩课,认为当前我们英语课堂提问中存在一些影响教学有效生成的问题:
  1.提问由教师课前设计好,并把问题当作课堂组织教学的线索,主要教学内容由教师完成,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师提问的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是希望引出确定的认知结果,实现自己预定的教学计划。结果是,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流过程中缺乏主动性。 
  2.提问的目的性不明确,忽视综合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不深思熟虑,没有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信口提问,所提问题不能突出课堂主题,不贴近学生生活,没有问到兴趣点,简单乏味、枯燥,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利于思维习惯的养成和能力的提高。
  3.提问忽略了群体的参与。许多教师对《英语课程标准》研究不够,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所提问题没有代表性,不能关注每个学生,不能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促进学生积极地体验参与。
  4.提问过易或过难,缺少层次,缺少思维剃度。课堂提问忽视对英语对所提问的精心设计和组织,忽视对英语提问的策略,常出现表面上热闹,而实际上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课堂上过多使用Yes-or-No(正误判断)等浅显的问题,形式单调,问题只停留在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表层,学生不假思索就能直接回答,表面热闹,实则浅尝辄止;反之课堂提问过难,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这些会使学生的大脑处于疲劳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提问预设和教学生成的关系
  教学预设即预先设定,教师在备课或实施教学行为时有目的、有意图、科学性地构思设计, 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活动的情境,设想会引起哪些因素的变化,会生成哪些新的资源。
  有效教学生成有着丰富广博的内涵,它不是漫无目的、恣意而为的教学行为的生成,而是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围绕中心任务,按照精心的预设,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互动,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形成应对不在自己预设范围内的结果的策略,灵活地使用或改变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从而产生和构建新的知识、体验、阅历的过程。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预设是取得有效教学生成的前提和基础。
  四、课堂提问预设促进教学生成的策略
  (一)课堂提问的预设和情景的创设
  《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视为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积极情感因素的形成,优化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
  1. 情景的创设需要高效的导入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英语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际运用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平时教师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进行Free talk, 教师应该设计与本课教学任务关系密切的简单问题,供学生热身讨论和,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为本课的教学任务做好铺垫。
  课堂活动中要树立全局意识,围绕所学的内容展开,创设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说话,利用学生亲身经历过程,快速引领学生进入角色,让学生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感受,发展思维,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教师应关注那些富有现实意义的、同时又与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事实,把这样的问题事实借助适当的载体呈现在课堂现场,便能构建一种真实开放、动态生成的问题情境。当学生发现情境内容与自己密切相关时,有意义的学习便会油然发生。
  如在上NSE 7A Module 10 Unit 10阅读材料前,可以先呈现中国春节的图片,然后预设下列问题让学生就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论春节:
  How do we get ready for Spring Festival?
  What traditions do we have?
  What do we often do on Spring Festival’s Eve?
  What do we usually do at Spring Festival?
  高效的情境创设让课堂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互动、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的思维不再以教师为中心,而是自觉地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
  2.情景的创设需要结合课本
  在进行课堂提问“预设”时,教师应该主要考虑几个问题:这节课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实现哪些目标?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储备是否充足?学生在进行课堂反馈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困难?等等。因此,课堂提问的预设不能脱离课本,它既是课堂互动对话交流基础的预设性文本,也是教学实践当堂反馈结果的生成性文本。如NSE 8A Module 12 Unit 2阅读材料的课堂设计为例,在简单复习用must, mustn’t ,can, can’t 来表述中国和英美的一些风俗习惯后,呈现图片并预设以下几个问题:
  How do the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in China? What about in England?
  What traditions do people have at a tea party in China? What about in  England?
  Can people talk loudly in buses or trains in China? How about in England ?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wedding in England? Is it different from a Chinese wedding?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从图片和学生已知知识两方面入手,通过适当联想切入英国传统生活特点及与中国的不同点,激活学生求知欲和学习气氛,为我们进行课文内容的处理和良好素材的习得创造了很好的过渡方式。学生轻松地从讨论自己的风俗习惯很自然地转移到英国的风俗习惯,从而关注知识要点和了解课文重点内容,并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
  3.情景创设需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不同的教学内容,所创设的情境要有变化,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创设激“疑”的问题情景,激发起好奇心与求知欲。我们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些模拟场景,使学生既动口,又动脑,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让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真正的吸引他们。如NSE Book 7B Module 10的模块任务是要求学生写关于一次假期旅行。为了学生有话可说,可以在学生下笔前创设一些问题情景:
  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last holiday?
  How did you go there?
  What did you do or see?
  Who did you go with?
  What was it like?
  How long did you spend there?
  What do you think of your journey?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先口头讨论旅游行程,然后笔头完成的短文。材料来源于情景,还原于情景,一切就水到渠成了。
  (二)课堂提问的预设和知识能力的提高
  “科学概念和规律只有在原始问题中才有生命力,学生学习过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活起来,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为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学必须贯彻教学目标,围绕中心展开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而这些恰是通过课堂提问的预设,穿针引线,巧妙完成的。
  1.知识能力的提高是课堂提问的根本出发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主体,而教师、学习环境和教学手段都是客体。教学目标能否实现,重要取决于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提高程度。
  NSE Book 2A Module 11 Unit 2 一课的教学,教师要把用英语交流有关天气状况以及根据天气情况为他人提出建议并给出原因是本课的重点,教师要灵活预设课堂提问,理清材料的线索,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有效完成教学目标,可以预设如下问题:
  When is the best to visit New York and Washington D.C./ New England / Los Angeles / Alaska ? Why?
  What is the advice ? Why?
  通过回答以上问题,学生基本能理解课文,并能初步运用文本中的语言知识,从而达到知识能力的巩固与提高。
  2.知识能力的提高可以促进课堂提问预设的生成性效果
  教师重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积累知识,同时可以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顺畅开展。适当的知识积累和铺垫,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生成提供了可行的条件。
  (三)课堂提问的预设和开放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巩固和运用语言知识。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看,我们更倾向于思维的训练。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归宿。
  1.开放内容的选择有助于开放思维的训练
  适度的开放思维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开放过度,则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无从归纳、无从定性评价。影响开放思维的形成因素,主要涉及到课堂提问的启发性、针对性、鼓励性、多样性等方面。
  譬如,学完NES Book 1 B Module 11 后,直接布置给学生一个书面表达题目:“My favourite hero”,那学生的作业可想而知,学生不清楚具体写哪些方面,学生也不清楚写作方向,这样就失去了布置作业的作用了。但如果确定一个具体英雄人物,并提供全部预设性的问题,学生的思维受到制约,结果,学生的习作可能是大同小异。最后决定在确定写作题目“My favourite hero”的前提下, 同时提供部分预设性的问题。这样,学生基本可以把握文章的方向,又可最大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作品精彩纷呈。
  2.开放式评价语有助于学生开放思维的形成
  课堂上教师常常会就某个问题向学生征求意见,教师应尽可能避免多次使用一种或两种评价语,否则就容易让人产生听觉疲劳,继而影响课堂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巧妙设计进行评价,一定是受益菲浅。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以下不同句型:Is that true? Do you agree with him? Is it a good idea? Is he/she right?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What’s your opinion? 等。
  五、课堂生成的有效引导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课堂生成也不例外。课堂上预设的问题可以生成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态度、价值观等在内的可用性资源,既有能促进课堂教学的生成,也有不利于教学内容的生成,这要求教师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但教师如果对学生的生成资源不给予引导,那么,课堂生成的丰富价值将会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误导。因此,教师首先要具备捕捉有效信息,整合生成资源的课堂决策智慧;同时要具备因势利导、巧妙点拨的智慧,教师应着眼于“我要教给学生什么”去解决,这样可以真正享受到课堂生成的精彩。
  六、结束语
  文化孕育语言,“语言不能脱离实际而存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加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探究,训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感悟语言,提炼语言,产出语言,提高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来达成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周蓉.“设问有方”才能“教之有效”,《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6期
  [3]张仁学.课堂提问,定有“学问”,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2期
  [4]孙冬萍.浅谈初中英语课堂的有效提问,《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1期
  [5]刘家纺.《上课的变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