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培养
【作者】 吐尔逊古丽·艾麦尔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第十五中学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好之不倦,因而也就会挤时间来学习了。”兴趣是求知的先导,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很多学生觉得数学太枯燥、太难懂,视数学学习为一种苦役,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关键词】兴趣;直观;积极性;合作学习
【正文】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有效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才能,才能使学生“要学、会学、乐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方面的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效的。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如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恰当的悬念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就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把学生的兴奋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如我在一堂解直角三角形的课上,我做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知敌我之间的距离。如果你想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本领,就看今天的数学知识谁学得更胜一筹!”学生一个个兴趣十足,情绪很高。
创设悬念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把握契机,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最终找出规律,形成概念,达到会学的目的。
二、实验操作,探索学习乐趣
新课标下的教科书中,很多内容都有“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这些都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不能恰好围城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让同学们拼三角形,他们发现怎么拼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而且通过操作还发现只要把最长的那根木棒适当截去一截,就能与另二根拼成三角形。此时学生就会主动思索三角形三边长满足什么关系时才能构成三角形。
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等等,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发现定理,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实验操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体验学习乐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形思想结合起来,使动点的运动过程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观察动点的变化过程中发现规律,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而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中的动画、追踪轨迹等功能就恰好填补了探索动点规律的空白,为轨迹等教学提供了有效手段。如:“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用电脑画出y=2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2x上的动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取了知识。
如有这样一题:“起重机的起重杆长20m,仰角可在与水平成45°到60°的角度之间变化,左右可以在120°范围内转动,问它能起吊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它所工作的范围在地面上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区域?有多大面积?”本题较抽象,学生的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是脱节的,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起重机,并拖动鼠标,使起重机可以左右120°的转动,并在平面上绘出图形。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学生马上就能把此题概括成解直角三角形和求扇形的面积。
又如新课程中的三视图内容,凭学生想象很难看出一个物体的三视图,但通过电脑演示则使抽象的图形变得非常直观,学生们一看就茅塞顿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完成几何图形中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使学生在形象的运动变化中兴趣十足地研究数学规律。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法多样,要多法并用,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鼓舞、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的热情。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选择有效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才能,才能使学生“要学、会学、乐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方面的做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有效的。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习兴趣
强烈的好奇心是引发兴趣的重要来源,如何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设置恰当的悬念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就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年龄特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把学生的兴奋转移到教师所提供的新知背景中。如我在一堂解直角三角形的课上,我做了这样的开场白:“我的法力无边,能不过河测河宽,不上山测山高,不接近敌人阵地而知敌我之间的距离。如果你想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本领,就看今天的数学知识谁学得更胜一筹!”学生一个个兴趣十足,情绪很高。
创设悬念情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使其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应依据教材内容,把握契机,通过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变化的起因和内在联系,最终找出规律,形成概念,达到会学的目的。
二、实验操作,探索学习乐趣
新课标下的教科书中,很多内容都有“合作学习”、“探究活动”,这些都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新的知识。例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提出问题:三根木棒能不能恰好围城一个三角形?大多数学生回答是肯定的。这时,教师拿出三根木棒让同学们拼三角形,他们发现怎么拼都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而且通过操作还发现只要把最长的那根木棒适当截去一截,就能与另二根拼成三角形。此时学生就会主动思索三角形三边长满足什么关系时才能构成三角形。
如教“轴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折纸、剪纸实验,学生能折、剪出多种多样的美丽的对称图形,看着自己的作品,学生往往会产生一种喜悦的心情,富有成就感。通过剪纸这一直观形象的实验来阐述数学内容,这在教材中是很多的,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及“勾股定理”等等,通过实验操作自己发现定理,使学生能更深入、更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的有创新的看法,实验操作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体验学习乐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激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化枯燥为趣味,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单,使学生真正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时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数形思想结合起来,使动点的运动过程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观察动点的变化过程中发现规律,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而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中的动画、追踪轨迹等功能就恰好填补了探索动点规律的空白,为轨迹等教学提供了有效手段。如:“正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教学中可用电脑画出y=2x的图象,在图象上取一动点p(x,y),并用鼠标拖动直线y=2x上的动点p的位置,让学生观察动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数值的变化,它们有什么规律,体会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减小而减小是什么意思。这种直观的动画效果演示使学生加深了理解,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取了知识。
如有这样一题:“起重机的起重杆长20m,仰角可在与水平成45°到60°的角度之间变化,左右可以在120°范围内转动,问它能起吊的最大高度是多少?它所工作的范围在地面上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区域?有多大面积?”本题较抽象,学生的理性知识和感性知识是脱节的,学生很难理解。此时可以用多媒体展示起重机,并拖动鼠标,使起重机可以左右120°的转动,并在平面上绘出图形。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展示,学生马上就能把此题概括成解直角三角形和求扇形的面积。
又如新课程中的三视图内容,凭学生想象很难看出一个物体的三视图,但通过电脑演示则使抽象的图形变得非常直观,学生们一看就茅塞顿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利用多媒体完成几何图形中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对称变换,使学生在形象的运动变化中兴趣十足地研究数学规律。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方法多样,要多法并用,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激励、鼓舞、唤醒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