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怎样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 叶尔艾力·居马别克

【机构】 新疆伊犁州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中心学校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由于历史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堂效果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故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教师要研读教材与课标,制定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对于学生的群体共性的分析;二是对于班级个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课堂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及时进行教学反思,“经验+反思=成长”。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教学目标;学情分析;课堂设计;教学反思
【正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几年以来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凸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笔者思考和践行的问题。由于历史课堂的教学时间有限,而课堂效果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故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根据这种理论和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我的体会:
  一、依据新课标,制定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要研读教材与课标,制定明确、具体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只有提得十分具体、明确,教师才能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妥善地组织教学过程。那么,如何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掌握科学的教学目标表述方法。一般说来,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应包含行为主体(对象)、行为本身、行为情境、行为结果和行为标准五个基本要素。而学习的实质在于内在心理的变化,因此教育的真正目标不是具体的行为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如理解、欣赏、热爱、尊重等,但这些不能直接进行观察和测量。为了能间接地观察、测量这些内在心理变化,需要列举反映这些内在变化的行为样品,使这个目标具体化。所以,教学目标的表述应采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表述方式。
  历史课要求学生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以“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为例,学生只要了解两点史实即可——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俄国强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于与这两条史实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讲授,但这并不属于学生要掌握的范围。也就是说,考察一个初中生是否达到了《标准》的要求,只要看他是否能够通过以上两个史实体会到一个国家的首都被占领,其皇家园林被摧毁,近十分之一的国土被强占,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意味着什么,由此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通过“说”这个动作表达学生内心对此观点的理解,就很好的反映了学生内部心理。其次,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要从整合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在目标明确之后,教师要考虑的是通过什么过程、如何进行指导,以便使学生彻底内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与掌握正确的方法,同时又要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进行详细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对于学生的群体共性的分析;二是对于班级个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分析。对于共性分析,首先是对某一年龄段的孩子的知识、能力、经验、方法等的分析。中学阶段的大多数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较以往有所提高,有了这样的学情了解,那么在教学时就刻意去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以行政班为编制的课堂教学,因此,群提供性的分析更多的是对班级共性的分析。教学要对四五十个学生同时进行,而且要求其在课堂上均有所收获,所以我们的学情分析要对班级群体展开,哪些知识、能力、经验是群体中的大多数已经具有的,哪些是他们还不具备但现阶段学习中又必须具备的。
  然而现实中,这些分析还远远不够。要真正达到教学的有效性,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设计中留一些空间。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设计
  明确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学设计来达成。课堂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实施方案,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前提条件。在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在完整、准确的优化教学内容基础上,应着重设计新课导入、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以及合适的教学方式。
  首先,精彩导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课堂首要条件。精彩的导入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的干扰,兴致勃勃地投入新的学习情境中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导入可以以多种方式呈现,音乐、诗歌、影视、朗诵、故事,但不可以太长,以免冲淡主题或导致学生注意力的转移。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的“改革开放”这一主题时,利用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新课,学生中午刚刚上完数学课也许很疲惫,但随着嘹亮、甜美的歌声响起,他们立即来了精神,纷纷议论着学习内容和歌曲之间的关系。
  其次,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复杂,或较深奥。难,包括学生难学和教师难教。课堂教学过程是为了实现目标而展开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以便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只有把握好重点、难点并有效突破重、难点,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四、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可以说,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没有反思的教学设计是不完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设计,反思教学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果一节课的处理不够完美,或者有缺陷,通过反思,就能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期下节课的调整。这对于平行班的教学而言,尤为重要。
  在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中,深刻认识到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并进行及时的反思,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