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作者】 查以雄
【机构】 云南省西畴县蚌谷小学
【摘要】乐是艺术,小学音乐教育是艺术中的艺术。音乐教育要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快乐学习,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努力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关键词】小学音乐;激情导入;丰富教学;赏识教育
【正文】
“一堂好的音乐课,就像一支动人的曲子,有前奏,有铺垫,有高潮,还有余音袅袅的尾声。”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画画、演演中陶冶情操,享受音乐,学到知识,增强素养。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更需要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好的导入如同序曲,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又似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课导入是音乐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技能的具体体现。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有效的导入非常重要。精心设计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成功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迅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小学音乐新课导入的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轻车熟路,熟练驾驭。如常用的生活导入、复习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音乐导入、情境导入、多媒体导入、表演导入、儿歌导入等等,要灵活运用,得心应手,激情激趣,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金扁担》时,就利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启发导入,兴致勃勃地说:“一根扁担长又长,挑着城市和山乡,四化建设大发展,靠它出力做桥梁。”待学生猜出“公路”后,我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理解:公路就像扁担一样,一头连着城市,一头挑着山乡,对城市繁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苗族同胞把公路称之为“金扁担”。请大家尽情地欣赏这一有趣的“金扁担”吧!
高效的“导”,成功的“入”。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想象。如学唱《茉莉花》时,我直接播放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有效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展现美好的意境,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小学音乐新课导入的设计,我们的音乐课堂就会逢壁生辉!乐趣无穷。
二、玩“音”而“乐”,绽放精彩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乐记》有言:“情动于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知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大意都是音乐能使人们心旷神怡,实现手舞足蹈的愉悦。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好玩、好奇、好模仿的天性,努力为学生搭建律动平台,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动起来、乐起来、笑起来。
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小学音乐教育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音乐课上,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技能,学校资源,巧用各种教具。如投影、挂图、实物、幻灯、录音机、VCD、DVD、多媒体等等,帮助学生参与理解感受音乐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适时、适量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享受音乐,促使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同时,再通过多次聆听、赏析、表演、演唱,理解音乐主题,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音乐素养。
鲁迅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特别青睐的要数游戏教学。注重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我们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我在组织学习《动物一家人》时,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中涉及到的动物,扮演成鸡、鸭子、猫、小狗等,让学生在听到自己的音乐时有效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没想到,学生群情激奋,栩栩如生,表演得尽善尽美,淋漓尽致。
只有教师教活,学生才能学活。寓教于乐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线。有时候,对一些歌词的理解,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动起来,笑起来。如我在组织学生演唱《春天在哪里》时,就先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并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景色以及各种声音。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仿佛看见了鲜艳的花朵、碧绿的草地、自由的小鸟、欢快的蜜蜂、飘来飘去的风筝;似乎听到了泉水叮咚响,感受到了春风暖阳,……让学生身临其境,陶醉其间,其乐融融。再教唱时,学生就能快速融入歌曲意境,跟随音乐翩翩起舞,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作用是行动。只有各司其责,课堂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小学音乐教材里,有很多适合学生唱唱跳跳的歌曲,我们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机的组合训练。如我在组织学习《玩具兵进行曲》时,先让学生了解音乐故事内容,然后引领学生跟随音乐,一边唱,一边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特别是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时,我引导学生用零乱的“定格”动作来有效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意味深长,憨态可掬,真是棒极了!
音乐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始终贯彻“快乐学习”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祥和的教学气氛中学习。
三、赏识教育,享受音乐
教师职业是良心职业,教师要把“爱心”、“耐心”、“细心”献给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去肯定、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期望的角色,激发他们的“信心”,赢得他们的“芳心”。
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赞扬的话,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可见,赏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教育就是激励,就是肯定,就是叫人成功!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更是重中之重。
重视音乐教育,面对学生都是爱,洒向学生都是情。用欣赏的眼光,满意的赞许,开心的微笑,亲切的手势,得体的语言,如春风,像春雨,似暖阳,去滋润一个个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个个都能“抬起头走路”,信心百倍地学习。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自我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唱、敢想、敢说、敢问、敢大胆创新,乐于张扬个性,轻松愉快地享受音乐学习的激情。
教育家夏丏尊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也就是说,“爱孩子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那如何才能真正地去关爱学生呢?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们会其乐无穷,惊喜不断。老师的赏识越多,学生的音乐素养越强。
赏识的魅力是无穷的,赏识能使人成功,赏识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让我们心情愉悦地对待好每一个学生;赏识好每一个学生,让青草长成青草,进而覆盖大地;让玫瑰长成玫瑰,进而带来芬芳,沁人心脾,香飘万里。
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的生活情感,“情动于衷,而形于外”。音乐教师只有处处突出情感因素,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围绕“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和谐的音乐殿堂,形成一个个情感飞扬的意境,才能实现人与情的共鸣,做到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声动人,以美醉人。
总之,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融入音乐,享受音乐,才能使音乐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参考文献:
[1]曹斌.小学音乐教学剧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3,(01);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J].中国音乐教育,2012,(09);
[3]尹爱青.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黄丽娜.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北方音乐,2014;
[5]夏京花.赏识教育,让音乐与快乐一路相随[J].课程教育研究,2012。
“一堂好的音乐课,就像一支动人的曲子,有前奏,有铺垫,有高潮,还有余音袅袅的尾声。”小学音乐教育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在唱唱、跳跳、画画、演演中陶冶情操,享受音乐,学到知识,增强素养。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善教者善导,善导者高效。音乐教学是一种艺术,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愉悦的艺术。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一节成功的音乐课,不仅需要良好的师生互动,活跃的课堂气氛,更需要一个好的新课导入。好的导入如同序曲,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又似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新课导入是音乐教师的学识、智慧、口才等综合技能的具体体现。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有效的导入非常重要。精心设计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产生一种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
成功的导入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能迅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小学音乐新课导入的方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做到轻车熟路,熟练驾驭。如常用的生活导入、复习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谜语导入、音乐导入、情境导入、多媒体导入、表演导入、儿歌导入等等,要灵活运用,得心应手,激情激趣,妙趣横生,寓教于乐。
例如:我在组织学习《金扁担》时,就利用学生喜欢的猜谜语启发导入,兴致勃勃地说:“一根扁担长又长,挑着城市和山乡,四化建设大发展,靠它出力做桥梁。”待学生猜出“公路”后,我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理解:公路就像扁担一样,一头连着城市,一头挑着山乡,对城市繁荣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苗族同胞把公路称之为“金扁担”。请大家尽情地欣赏这一有趣的“金扁担”吧!
高效的“导”,成功的“入”。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想象。如学唱《茉莉花》时,我直接播放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有效唤起学生无限的想象和联想,展现美好的意境,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与恰当的导入是分不开的。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注意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小学音乐新课导入的设计,我们的音乐课堂就会逢壁生辉!乐趣无穷。
二、玩“音”而“乐”,绽放精彩
音乐家冼星海说:“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乐记》有言:“情动于中而行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知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大意都是音乐能使人们心旷神怡,实现手舞足蹈的愉悦。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音乐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好玩、好奇、好模仿的天性,努力为学生搭建律动平台,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动起来、乐起来、笑起来。
教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小学音乐教育在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音乐课上,教师要用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素养。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生实际,教师技能,学校资源,巧用各种教具。如投影、挂图、实物、幻灯、录音机、VCD、DVD、多媒体等等,帮助学生参与理解感受音乐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适时、适量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享受音乐,促使学生在获得大量感性材料的同时,再通过多次聆听、赏析、表演、演唱,理解音乐主题,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音乐素养。
鲁迅说:“游戏是儿童的天使。”在众多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小学生特别青睐的要数游戏教学。注重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我们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我在组织学习《动物一家人》时,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中涉及到的动物,扮演成鸡、鸭子、猫、小狗等,让学生在听到自己的音乐时有效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声音,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没想到,学生群情激奋,栩栩如生,表演得尽善尽美,淋漓尽致。
只有教师教活,学生才能学活。寓教于乐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主线。有时候,对一些歌词的理解,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情境创设,才能让学生动起来,笑起来。如我在组织学生演唱《春天在哪里》时,就先让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并利用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景色以及各种声音。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仿佛看见了鲜艳的花朵、碧绿的草地、自由的小鸟、欢快的蜜蜂、飘来飘去的风筝;似乎听到了泉水叮咚响,感受到了春风暖阳,……让学生身临其境,陶醉其间,其乐融融。再教唱时,学生就能快速融入歌曲意境,跟随音乐翩翩起舞,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的作用是行动。只有各司其责,课堂才能行之有效地实施。小学音乐教材里,有很多适合学生唱唱跳跳的歌曲,我们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机的组合训练。如我在组织学习《玩具兵进行曲》时,先让学生了解音乐故事内容,然后引领学生跟随音乐,一边唱,一边演,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特别是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时,我引导学生用零乱的“定格”动作来有效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意味深长,憨态可掬,真是棒极了!
音乐是一门极富情感的艺术。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需要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始终贯彻“快乐学习”理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祥和的教学气氛中学习。
三、赏识教育,享受音乐
教师职业是良心职业,教师要把“爱心”、“耐心”、“细心”献给学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去肯定、鼓励和帮助学生找回自己期望的角色,激发他们的“信心”,赢得他们的“芳心”。
美国大作家马克?吐温曾说:“一句赞扬的话,可以使我愉快地生活三个月。”可见,赏识教育的作用是巨大的。教育就是激励,就是肯定,就是叫人成功!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我的口袋里总是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因为我知道赏识能使人愉悦,赏识能使人快活,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日新月异的今天,让我们的学生少一点自卑,多一些自信;少一点指责,多一些欣赏;少一点挑剔,多一些合作,从而走向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理想彼岸,更是重中之重。
重视音乐教育,面对学生都是爱,洒向学生都是情。用欣赏的眼光,满意的赞许,开心的微笑,亲切的手势,得体的语言,如春风,像春雨,似暖阳,去滋润一个个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个个都能“抬起头走路”,信心百倍地学习。
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发展,要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自我展示的舞台。使学生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敢唱、敢想、敢说、敢问、敢大胆创新,乐于张扬个性,轻松愉快地享受音乐学习的激情。
教育家夏丏尊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也就是说,“爱孩子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底线。”那如何才能真正地去关爱学生呢?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学会赏识学生,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我们会其乐无穷,惊喜不断。老师的赏识越多,学生的音乐素养越强。
赏识的魅力是无穷的,赏识能使人成功,赏识能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快乐。发现优点,培养天才,发现缺点,培养庸才。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让我们心情愉悦地对待好每一个学生;赏识好每一个学生,让青草长成青草,进而覆盖大地;让玫瑰长成玫瑰,进而带来芬芳,沁人心脾,香飘万里。
音乐的本质特征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丰富人的生活情感,“情动于衷,而形于外”。音乐教师只有处处突出情感因素,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围绕“情”字,把学生引入一个个和谐的音乐殿堂,形成一个个情感飞扬的意境,才能实现人与情的共鸣,做到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声动人,以美醉人。
总之,只有让学生真正喜欢音乐,融入音乐,享受音乐,才能使音乐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效果好起来。
参考文献:
[1]曹斌.小学音乐教学剧初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3,(01);
[2]吴斌,金亚文.音乐课程改革新的里程碑[J].中国音乐教育,2012,(09);
[3]尹爱青.小学音乐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黄丽娜.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J].北方音乐,2014;
[5]夏京花.赏识教育,让音乐与快乐一路相随[J].课程教育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