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
【作者】 高兴和
【机构】 山东省胶州市实验小学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让品德与社会课堂回归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中得以焕发。让学生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体验与创造,使他们能更好的懂得生活、理解生活,做生活的主人。让品德与社会课因为生活化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丰富多彩!【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
【正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要依据新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要求我们要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教学从学生生活取材,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品德养成教育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要求。让小学生“亲历过程一体验情感一规范行为一自悟道理”,促使学生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教学方式要生活化,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由于小学生的年级尚小,心智还尚不成熟,相较初、高中学生阅历较浅,所以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因此,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够清楚。所以教师应如何教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教这门课程时应联系日常、贴近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然后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体验后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进一步加深。最后教师应总结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在这种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到“我爱我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平时在家时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状况。在上课时可以请某某学生介绍:“自己家中成员”、“家中成员都有什么特点”、“家中成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之类的问题。这样贴近生活,又可以和学生互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在上“看好书,读好报”这一内容时,想到不少家长对孩子看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外书报持反对态度,学生不知是该看还是不该看,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对此,学生形成了观点鲜明的“两派”。因为这个问题是从学生生活中来的,学生马上来了兴致,在辩论中,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纷纷引用生活中的大量事实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把平时不敢说而想说的话大胆地说了出来。“生活化”的辩题为他们创设了“实话实说”的氛围。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应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多看好书好报,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所以,创设来自学生生活的情境比起那些空洞的说教来说,要有力得多。
三、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之所以枯燥无味,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仍然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也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教授教学内容,还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中,新课导入后,教师就以聊天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余参加很多兴趣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大声地和父母说出来,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都大胆地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在说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学生就被家长逼着上兴趣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而另一些学生则用较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比如对于委婉提出意见的学生,她会说:“我想如果我是你的父母一定会接受你的看法。”其他学生便由此领悟到不仅要勇于说还得讲究语气和用词,这样在这种轻松的聊天式的氛围中学生知道了要勇于说,还知道了如何勇于说。
四、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落到实处
每一个人都能从人性本能中获取生活体验,但因为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还无法细致地去感受生活体验,将体验落到实处。因此,在感受生活体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感受,将感受落到实处。
五、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课下,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课堂,可运用“模拟招商”、“模拟超市”、“模拟法庭”、“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等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地缩短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以培养效益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这样,通过构建“生活问题品德与社会化,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新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提高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讲“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一内容时,根据目前城市小学生活动范围较广的特点,布置学生课前去常去的地方了解规则。这种开放的课前实践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自主参与体验,丰富了感性认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总之,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程的有效开展,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开阔的教学舞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重视生活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作用,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化模式,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模式注入活力,不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小辉.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5(26).
[2]马静.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的设计[J].学周刊,2011(33).
[3]刘淑宝.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设计研究[J].学苑教育,2015(22).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们要依据新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要求我们要把品德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教学从学生生活取材,用于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品德养成教育成为小学生的自觉要求。让小学生“亲历过程一体验情感一规范行为一自悟道理”,促使学生品德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教学方式要生活化,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由于小学生的年级尚小,心智还尚不成熟,相较初、高中学生阅历较浅,所以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因此,小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认识不够清楚。所以教师应如何教这门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教这门课程时应联系日常、贴近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教学中的内容进行切身的体验和感受。然后教师应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体验后对所学内容的印象进一步加深。最后教师应总结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及时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做出调整。在这种学习中学生会逐步地实现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讲到“我爱我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让学生平时在家时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状况。在上课时可以请某某学生介绍:“自己家中成员”、“家中成员都有什么特点”、“家中成的优点和缺点都有哪些”之类的问题。这样贴近生活,又可以和学生互动。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认识
新课改倡导品德与社会教学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因此,品德与社会课堂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具有普遍意义或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加工,以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生活主题、范例或者“生活图景”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积极参与思辨,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激发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在上“看好书,读好报”这一内容时,想到不少家长对孩子看与考试内容无关的课外书报持反对态度,学生不知是该看还是不该看,让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对此,学生形成了观点鲜明的“两派”。因为这个问题是从学生生活中来的,学生马上来了兴致,在辩论中,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纷纷引用生活中的大量事实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把平时不敢说而想说的话大胆地说了出来。“生活化”的辩题为他们创设了“实话实说”的氛围。通过辩论,学生进一步明白了应在学好课堂知识的基础上多看好书好报,以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所以,创设来自学生生活的情境比起那些空洞的说教来说,要有力得多。
三、教学组织形式生活化,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品德与社会课之所以枯燥无味,一方面是因为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仍然习惯于“满堂灌”,学生也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特征采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教授教学内容,还能够极大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堂课中,新课导入后,教师就以聊天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余参加很多兴趣班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大声地和父母说出来,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学生都大胆地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在说的过程中,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有学生就被家长逼着上兴趣班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而另一些学生则用较委婉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地给予引导,比如对于委婉提出意见的学生,她会说:“我想如果我是你的父母一定会接受你的看法。”其他学生便由此领悟到不仅要勇于说还得讲究语气和用词,这样在这种轻松的聊天式的氛围中学生知道了要勇于说,还知道了如何勇于说。
四、引导学生将生活体验落到实处
每一个人都能从人性本能中获取生活体验,但因为小学生年龄相对较小,还无法细致地去感受生活体验,将体验落到实处。因此,在感受生活体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感受,将感受落到实处。
五、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教学中,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课下,应该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课堂,可运用“模拟招商”、“模拟超市”、“模拟法庭”、“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等形式,使学生尽可能地缩短与社会生活的距离,以培养效益观念、树立竞争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这样,通过构建“生活问题品德与社会化,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新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提高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讲“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这一内容时,根据目前城市小学生活动范围较广的特点,布置学生课前去常去的地方了解规则。这种开放的课前实践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自主参与体验,丰富了感性认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总之,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程的有效开展,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提供了开阔的教学舞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重视生活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的作用,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在教学过程中,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三方面入手,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化模式,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模式注入活力,不断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小辉.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J].学周刊,2015(26).
[2]马静.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教学的设计[J].学周刊,2011(33).
[3]刘淑宝.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与社会教学生活化的设计研究[J].学苑教育,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