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中学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经验谈
【作者】 江 鸥
【机构】 四川省武胜中学校
【正文】二十一世纪是全球信息化的时代,席卷全球的信息科技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而信息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是走向信息产业强国的重要条件,远见卓视的邓小平在1984年就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而现阶段,在升学压力下,小学中学不太可能增加信息技术课的每周课时,况且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学生个体差异非常大。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毫无兴趣,而往往我们又会在各班发现几个对信息技术兴趣非常浓厚的学生。而每周的1-2节信息技术课重点传授的是课本上的规定内容,仅仅这些内容让兴趣浓厚的同学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针对这种情况,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就显得很有必要,对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创造能力,提升思考能力都有很大作用,可以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所长,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下面我就第二课堂的开展流程及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培训中采用的教学方法谈一谈自己的经验看法。
一、宣传动员,选定苗子
要开展好第二课堂,首先要确定好参培学生,获得好的生源非常重要,所以开课前的宣传动员就很有必要。首先可以利用上课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加,然后还可以通过学校广播通知,制作海报等方式宣传动员。动员时要强调电脑基础操作水平,特别要强调兴趣及学习的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否有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前提。
二、初期培训确定最终名单
前期培训时间一般定在2-3周(10课时左右)左右。在这段时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入门的知识进行授课。同时这段时间也有老师和参培学生熟悉的过程,可以让老师对学生情况有了一定了解。这时候有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不适合继续学习,选择离开,有一部分学生会更加感兴趣,选择继续学习。教师再根据这段时间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筛选,培训最终人员基本确定了
三、教学安排
根据最终参培学生人数和兴趣爱好,可设多个学习班。针对高中学生建议开设多媒体设计、网络技术应用、程序设计等专业方向。多媒体设计可包含平面设计,简单动画制作等,重点学习Photoshop、CorelDraw、Flash等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包含基础网络设置、互联网应用、简单网站制作发布等,重点学习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等软件。程序设计重点学习Visual Basic,后期可简单介绍C、C++。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1-2个学习班,每周每个学习班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培训1-2次。
在教师带班方面,应根据教师实际专业情况进行安排。安排好后该教师可长期带该专业班。每个参与的教师应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也应加强对该专业方向及软件的自学。
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启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自主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在培训期间,教师可以针对这些能力的特点设计一些可行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这方面的潜力。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比较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
1、培养良好的自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学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较快,软件的版本也经常更新。教师授课应从重训练学习软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方法。良好的自学方法,可以学习事半功倍。培训期间,自学方法的培养应贯穿始终。加强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自主学习重要部分。互联网迅猛发展,互联网上学习资源浩如烟海,对于学生遇到绝大多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网上求助,论坛求解等方法自行解决。虽然开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锻炼多了,自学能力会逐步增强,让学生经历自学的艰苦的同时也享受收获的快乐。总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自主学习的培养要贯穿培训的始终。
2、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及兴趣
在培训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常规教学方式,应以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当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自己的摸索在计算机上完成作品后,会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教师针对各学生具体情况给以个性化指导。
相比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农村地区在这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家也在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材地区的投入。近年来各县对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力度非常大,各学校基本都新建了标准的计算机机房。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义务为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做出努力。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这也是信息技术老师应该感到欣慰的。
一、宣传动员,选定苗子
要开展好第二课堂,首先要确定好参培学生,获得好的生源非常重要,所以开课前的宣传动员就很有必要。首先可以利用上课鼓励有兴趣的同学参加,然后还可以通过学校广播通知,制作海报等方式宣传动员。动员时要强调电脑基础操作水平,特别要强调兴趣及学习的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否有兴趣是学好信息技术的前提。
二、初期培训确定最终名单
前期培训时间一般定在2-3周(10课时左右)左右。在这段时期,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入门的知识进行授课。同时这段时间也有老师和参培学生熟悉的过程,可以让老师对学生情况有了一定了解。这时候有一部分学生会觉得自己不适合继续学习,选择离开,有一部分学生会更加感兴趣,选择继续学习。教师再根据这段时间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筛选,培训最终人员基本确定了
三、教学安排
根据最终参培学生人数和兴趣爱好,可设多个学习班。针对高中学生建议开设多媒体设计、网络技术应用、程序设计等专业方向。多媒体设计可包含平面设计,简单动画制作等,重点学习Photoshop、CorelDraw、Flash等软件。网络技术应用包含基础网络设置、互联网应用、简单网站制作发布等,重点学习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等软件。程序设计重点学习Visual Basic,后期可简单介绍C、C++。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1-2个学习班,每周每个学习班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培训1-2次。
在教师带班方面,应根据教师实际专业情况进行安排。安排好后该教师可长期带该专业班。每个参与的教师应针对本班实际情况制定好相应的学习计划,同时也应加强对该专业方向及软件的自学。
四、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第二课堂的开展,旨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启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之间的团体合作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学生自主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在培训期间,教师可以针对这些能力的特点设计一些可行的教学任务,激发学生这方面的潜力。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创设情境法”、“比较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等。
1、培养良好的自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学
信息技术知识更新较快,软件的版本也经常更新。教师授课应从重训练学习软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方法。良好的自学方法,可以学习事半功倍。培训期间,自学方法的培养应贯穿始终。加强学生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自主学习重要部分。互联网迅猛发展,互联网上学习资源浩如烟海,对于学生遇到绝大多问题,学生都可以通过上网查找资料,网上求助,论坛求解等方法自行解决。虽然开始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弱,锻炼多了,自学能力会逐步增强,让学生经历自学的艰苦的同时也享受收获的快乐。总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自主学习的培养要贯穿培训的始终。
2、任务驱动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及兴趣
在培训过程中,要坚决杜绝一讲到底,满堂灌的常规教学方式,应以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学。“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是信息技术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当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任务,通过自己的摸索在计算机上完成作品后,会大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学习,教师针对各学生具体情况给以个性化指导。
相比发达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农村地区在这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国家也在加大对西部地区、农材地区的投入。近年来各县对学校的信息技术硬件投入力度非常大,各学校基本都新建了标准的计算机机房。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有义务为我们国家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做出努力。信息技术第二课堂可以让学生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提升信息技术素养,这也是信息技术老师应该感到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