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政治课中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

【作者】 唐纯才

【机构】 四川省大英县河边镇星花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课堂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便成为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分析、讨论、表达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讨论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自信心,还能促使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案例的运用,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包括案例引入、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教学;案例教学法;日常生活;举例说明
【正文】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讲授为主,老师在课堂上解释概念、阐述原理、举例说明、归纳小结,学生则被动的接受。这种被动学习让学生感到理论知识的抽象、枯燥,学到的理论知识难以与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对如何认识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政治问题和自身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缺乏有效的办法。出现了政治教学与社会现实及学生当下生活的断裂,政治理论也成为一种外在的只需背诵和记住并在考试中准确再现的僵化体系。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极为不利的。《新课程标准》提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中,强调“社会实践活动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案例教学法因其开放性、探索性特点,成为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案例与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简单的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托尔说:“一个出色的案例,是教师与学生就某一具体事实相互作用的工具;一个出色的案例,是以实际生活情景中肯定会出现的事实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它是进行学术探讨的支撑点;它是关于某种复杂情景的记录。”从总体来看,案例应该具备这样一些特征:
  1、案例是陈述性的。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是围绕中心问题展开有头有尾、富有情节的具体描述,较少包含分析与解释。在实际教学中,虽然一道练习,一个难题,一段材料,也可以在课堂上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效果,但它们并不能称为案例。
  2、案例的内容因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大相径庭。案例的长与短,宽泛与具体,几乎没有一个明确的范围界限,但都可以反映某些原理与规律,又可为多角度分析提供可能。
  3、从来源上看,案例是经验性的,是对真实人物、事件等的描述,是在广泛吸收原始素材的基础上选编的。
  显然,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教学中的举例、练习、材料运用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思想政治课中的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分析、讨论、表达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案例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案例教学的作用
  (一)提供掌握间接经验,尤其是抽象、概括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学生总是基于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认识和掌握不能直接感知的抽象、概括的知识。案例分析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效果,使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建立在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起着化难为易的作用。
  (二)深化认识,促进学生理解事物的本质特点。学生对知识的领会是通过思维而实现的,但只有在丰富、典型、正确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领会事情的本质规律,当感性材料不足或不够典型时,学生通过思维也会理解不能直接感知事物的若干共同特点,但无法分清哪些是事物的本质特点,哪些只是事物的外在特点。教学经验证明,列举具有典型性的实例是促进学生理解事物本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三)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举例或是以古喻今,或是借物言志,或是以小比大,或是以影附形,具有比附性和生动形象性,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课堂的气氛。
  (四)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记忆效果,由于恰当、典型的实例大都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不仅便于学生深化对事物的认识,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它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减轻学习的压力,降低学习的难度。也正是由于恰当、典型的实例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精力集中,因此也容易强化学生的记忆,利于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案例教学的实施
  (一)案例的选择与设计
  这是政治课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选择与设计案例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能力目标,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要能针对某一情境作出具体的决定,并能将其应用到有关的实际情境之中去。在这其中,教师着重强调的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初三所有制经济教学中,为了加强学生对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制经济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理解,组织部分学生对本村企业的类型、纳税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地调查,拟订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规划和建议等,供有关部门参考。
  又如思维能力,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要能表现出较强的思维能力。也就是说,思维要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清晰性和连贯性。例如,初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教学中,通过对安徽假奶在粉案例的分析,对学生连续提出了三个问题,即:案例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被侵犯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侵权事件?如何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出现?
  2、案例的选择中,所选案例必须真实。来自国内外的重大时事政治、社会各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学生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尽可能的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政治学科的特点。例如,在初二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讨论了刚发生不久的广东中医药大学学生跳楼的事件。由于其真实性,所以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给予了极大的热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必须精选,“信手拈来”的案例,政治意义和教学价值均难以符合要求。
  (二)案例的运用
  案例的运用,是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步骤,主要是在课堂内展开和进行的。
  1、案例引入。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手段。例如,可以这样引入案例:“刚才在上一个班的教学中,他们班的同学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案例本身所蕴涵的难题,我来看看你们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些。”在引起学生注意后,理论知识讲解前,把准备好的案例呈现出来。可以是教师描述,也可以是印发的材料,还可以通过电教手段展现等。然后指导学生一边阅读案例、书本,一边思考,从案例中引出一般规律。这样使政治课教学既不离开书本太远,又不拘泥于书本,既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答案,又有利于形成基本一致的正确价值判断。如果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引用案例,效果会更好。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2、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政治课所要学或教的知识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案例课堂讨论能提高政治课教学这一是实效。分析案例的关键是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将案例内容与相应的政治理论联系起来,循着案例事件发展的进程,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在讨论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无主题或偏离主题,教师可以给出问题,提出备选方案,讨论如何实施,让学生循着不同的阶段去思考。另外,整个讨论过程必须是在宽松、民主的状态下进行的,促使学生大胆地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
  3、得出结论。这一阶段通过从案例讨论中引申出一定的结论,为后续的课堂教学提供准备。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来做总结,也可以由教师来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以上是案例教学的几个基本步骤,在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很大的。他既是教学的组织者,更是教学的引导者,他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第一,使讨论井然有序。在讨论之前,可以把学生的观点写在黑板上。这些观点可以是他们赞同的,也可以是得到他们的修正或反对的。第二,提出切中要害的关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也可以使他们调整视角,注意那些更为重要的问题。第三,协助学生理清思路,使他们的观点更能站得住脚。如果学生的观点有一定的形成逻辑但不甚明确,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总结,鼓励其他同学对予以支持的方式,帮助他将自己的观点建立在更为扎实的基础上。第四,要及时地对讨论作总结。这样的总结如果放在讨论的最后,效果会更明显。
  案例教学是一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充分的展示。
  参考文献:
  [1]王山林,《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3年。
  [2]郑金州,《案例教学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