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初中地理教学方法
【作者】 崔光明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哲觉中学
【摘要】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中,遇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灵活改变,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于地理科目的要求。课标说到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味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这将利于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公民。【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正文】
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中,遇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灵活改变,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于地理科目的要求。因此,掌握一些好的地理教学方法是作为地理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七八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进行组内合作,组外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进行这种方式的学习,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划分,在小组成员确立之后就要让成员集思广益,确立小组的名称,名称应以积极向上的为主。其次,学生结对子,一名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领导”1-2名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兵”与“兵”之间的较量,直接反馈的“领导者”哪里,在一次“领导”者之间的较量又开始了。通过这种积极与不积极者的结对,有了比较,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就有了竞争。
二、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把书本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在学习到《经纬网地位》这一节课时,需要学生掌握是地理位置一定是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组成。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经纬网地位知识的理解应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找座位》,在上课之前,把写有编号的纸条发给学生,让他们对号入座,编号是这样写的:左1后2、左2后1、左3前1、右3后1………,当然在这些发的纸条中,编号是这样的:前3、后2、右3.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找不到自己的位子。这样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确定位置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活现象验证地理知识,在学习到《聚落》这一节课时,世界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差异决定了聚落的建筑外貌和建筑材料的差异,单纯讲述这一理论,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我就给学生用PPT呈现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建筑、傣族人的竹楼,,五彩缤纷、风格迥异的不同建筑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因为降水量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温度的原因,还有的说是各个民族的习俗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各个小组都得到了自己的结论,后经过其他小组的完善,得出了最终结论。解释了这些地方的特色建筑的来由,学生加深了对自然环境决定地方建筑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用生活化的体验代替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三、创造情景提高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一定的情景渲染是必要的,在学习《亚洲地势》内容是,用《亚洲雄风》引入;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地图在课堂中的应用
地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那么如何利用好地图尤为重要。
首先是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再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让学生拿出《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假期我们从新疆到云南西双版纳游玩。选择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多媒体的使用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因此多媒体的适当有应用对我们的教学来说,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如在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一内容时,因为这是空间性极强的内容,采用二维动画可先建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型,再附加一些关键的线条、符号和文字,边讲解边组织教学,克服七年级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总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进行地理教学活动中,遇到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也应该随之灵活改变,这样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于地理科目的要求。因此,掌握一些好的地理教学方法是作为地理教师最基本的素质,对此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
七八年级的学生普遍具有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身心特点,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小组形式进行组内合作,组外竞赛,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竞争意识,进行这种方式的学习,首先要对小组进行划分,在小组成员确立之后就要让成员集思广益,确立小组的名称,名称应以积极向上的为主。其次,学生结对子,一名学习积极主动的学生“领导”1-2名学习不太积极的学生,“兵”与“兵”之间的较量,直接反馈的“领导者”哪里,在一次“领导”者之间的较量又开始了。通过这种积极与不积极者的结对,有了比较,就有了压力,有了压力就有了动力,就有了竞争。
二、理论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把书本知识与生活融为一体在生活中理解地理知识。在学习到《经纬网地位》这一节课时,需要学生掌握是地理位置一定是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组成。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对经纬网地位知识的理解应用,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找座位》,在上课之前,把写有编号的纸条发给学生,让他们对号入座,编号是这样写的:左1后2、左2后1、左3前1、右3后1………,当然在这些发的纸条中,编号是这样的:前3、后2、右3.在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找不到自己的位子。这样加深学生对经纬网确定位置的学习,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活现象验证地理知识,在学习到《聚落》这一节课时,世界上各个地方的自然环境差异决定了聚落的建筑外貌和建筑材料的差异,单纯讲述这一理论,学生不好理解,因此,我就给学生用PPT呈现因纽特人的冰屋、黄土高原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建筑、傣族人的竹楼,,五彩缤纷、风格迥异的不同建筑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讨论起来,有的说是因为降水量的原因、有的是因为温度的原因,还有的说是各个民族的习俗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各个小组都得到了自己的结论,后经过其他小组的完善,得出了最终结论。解释了这些地方的特色建筑的来由,学生加深了对自然环境决定地方建筑这一知识点的理解,用生活化的体验代替了对知识的死记硬背。
三、创造情景提高学习氛围
在课堂上一定的情景渲染是必要的,在学习《亚洲地势》内容是,用《亚洲雄风》引入;再如学习《季风》时我引入了《黄土高坡》中的歌词:“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然后我问,歌词中唱到的西北风,东南风,黄土高原上是否真的有东南风,西北风吗?分别在什么季节盛行?为什么会有这些风?用这样的方法把问题提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地图在课堂中的应用
地图具有简明直观的特点,充分运用地理图是地理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地理图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地理地图、示意图、统计图、景观图等。其中地图的作用更重要,利用好地图,对学生理解、记忆课本中的文字有良好的效果,“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汇集着大量的地理信息,它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对比鲜明等特点。地图和地理教学始终相伴,这是地理教学的一大特点,它有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特殊功能,那么如何利用好地图尤为重要。
首先是学会看图。要充分利用地理课本中的图,讲课过程中让学生多看图,例如在学习《七大洲四大洋》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名称很容易,可如果让学生一看图就记住它们的形状、分布、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不容易了。因此在讲这一节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指出七大洲的位置以及它们中间的海洋,然后出示东西两半球图。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就很容易记住它们的形状、位置了。再学会填图。填图目的是复习巩固。在讲授新知识结束时,让学生拿出《填充图册》,学生填完后,老师要进行评改、指导,来加深学生对图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学会用图。在讲完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设计一些问题。例如,在讲完“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图”后,我给学生设计了学生能接触到的问题:假如假期我们从新疆到云南西双版纳游玩。选择最经济的交通运输方式,要通过哪些铁路线?经过哪些城市?这样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目的,又训练了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多媒体的使用
多媒体是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于一体,既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进程,集中注意力,又能使课堂教学变的更为生动活泼,能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因此多媒体的适当有应用对我们的教学来说,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如在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这一内容时,因为这是空间性极强的内容,采用二维动画可先建立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模型,再附加一些关键的线条、符号和文字,边讲解边组织教学,克服七年级学生尚未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想象力不足的问题,教学效果十分理想。
总之,在地理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