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探究
【作者】 陈清梅
【机构】 新疆裕民县吉也克镇牧业寄宿制中心小学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提升自我竞争能力的可靠保障。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课标要求我们应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授予自主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语文素养基础。【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习惯;培养
【正文】好习惯成就精彩人生,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更是学生立于竞争之地不败的重要保证。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既是新课标要求,也是教育本质的使然。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奠基作用的语文,更要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学得知识、习得能力的同时,养成能“点精彩亮人生”的良好习惯。下面,我结合我多年从事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虽非智力因素,但对学生思维起着调节作用,是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劲动力。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制力和学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语文,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如果把此以教学目标的形式落实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以兴趣促习惯的长期的养成教育,就能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用。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授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有法可依”,沿着教师的指向去学习。例如,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符号,授予“读、画、标、思、疑”五字预习法:读即读课文,读生字新词,能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画即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标即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思即思考课文后有关内容,主要指思考题;疑就是质疑,对课文内容能提高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步骤进行自学,不仅能为课堂集体交流预习所获提供谈资,还能让小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愿更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营造自主学习课堂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外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有利于一切教学顺利开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和蔼可亲的教态、良好的情绪、宽大的胸怀、聪明的才智,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尊重、理解、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学生的身心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他们也才会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雪孩子》时,让学生充分自学探索,学生运用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通过看图、读书、提问、讨论,得出两种观点:一种是“雪孩子虽然被大火烧化,却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白云。”另一种认为“雪孩子舍身救了小白兔,自己也就牺牲了。”对于这两种观点,教师不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读再议,讨论是从何处读懂的。通过这样创设学习环境,实施建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超越书本、超越教师,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四、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课堂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平台。学生是这个平台上的主角,教师只是平台的搭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思维启迪的引导者。小学生认知能力差,没有自主能力,更不会有自觉性,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为他们提供和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营造自主、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在进行《爷爷和小树》一课的预习展示时,我就尽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展示交流,而我只在一旁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适机评价。在学习新字时,我总是让小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他们多角度识字,对有创意的识字方法及时鼓励。动手操作是自主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每课的新字都让小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让他们说出字音、字形和大致字意,让他们在成功的学习愉悦体验中巩固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五、促使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业成绩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更是树立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小学生在语文方面到底要养成什么样的自主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养成10方面习惯,分别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阅读、写字、听说、活动、探究和计划。具体包括能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能找到课文重点、难点,能自觉专注提高课堂听讲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及时复习功课,能自觉对新知识加以运用。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本质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授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敢于“不怕耽搁时间”而放手让学生学习,就一定能既成习惯,又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语文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健,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年
[2]陶玉广,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年
[3]蓝月宏,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兴趣虽非智力因素,但对学生思维起着调节作用,是学生求知欲望的强劲动力。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是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自制力和学习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语文,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学生正处于良好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如果把此以教学目标的形式落实在日常教学中,通过以兴趣促习惯的长期的养成教育,就能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形成自觉主动、稳定持久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终身受用。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授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有法可依”,沿着教师的指向去学习。例如,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符号,授予“读、画、标、思、疑”五字预习法:读即读课文,读生字新词,能借助拼音或工具书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画即画出生字和新词,看看字形,想想意思;标即标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思即思考课文后有关内容,主要指思考题;疑就是质疑,对课文内容能提高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些步骤进行自学,不仅能为课堂集体交流预习所获提供谈资,还能让小学生享受到自主学习成功的喜悦,从而更愿更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
三、营造自主学习课堂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进入主体角色的外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也有利于一切教学顺利开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和蔼可亲的教态、良好的情绪、宽大的胸怀、聪明的才智,要用耐心和爱心去尊重、理解、爱护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这样,学生的身心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他们也才会以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雪孩子》时,让学生充分自学探索,学生运用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通过看图、读书、提问、讨论,得出两种观点:一种是“雪孩子虽然被大火烧化,却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白云。”另一种认为“雪孩子舍身救了小白兔,自己也就牺牲了。”对于这两种观点,教师不下结论,而是让学生再读再议,讨论是从何处读懂的。通过这样创设学习环境,实施建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的教学,鼓励学生敢于超越书本、超越教师,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四、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课堂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平台。学生是这个平台上的主角,教师只是平台的搭建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思维启迪的引导者。小学生认知能力差,没有自主能力,更不会有自觉性,这就需要教师想法设法为他们提供和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营造自主、开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比如在进行《爷爷和小树》一课的预习展示时,我就尽量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尽情的展示交流,而我只在一旁做适当的引导点拨和适机评价。在学习新字时,我总是让小学生交流识字方法,鼓励他们多角度识字,对有创意的识字方法及时鼓励。动手操作是自主性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每课的新字都让小学生自己制作生字卡,让他们说出字音、字形和大致字意,让他们在成功的学习愉悦体验中巩固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五、促使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业成绩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更是树立终身学习的重要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小学生在语文方面到底要养成什么样的自主学习习惯呢?我认为养成10方面习惯,分别为预习、听课、复习、作业、阅读、写字、听说、活动、探究和计划。具体包括能按教师或教材要求做好课前预习,能找到课文重点、难点,能自觉专注提高课堂听讲听讲,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课堂教学活动,踊跃发言,遵守课堂纪律,积极思考,及时复习功课,能自觉对新知识加以运用。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本质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转变观念,授予学生自主学习方法,敢于“不怕耽搁时间”而放手让学生学习,就一定能既成习惯,又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语文素养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健,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年
[2]陶玉广,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年
[3]蓝月宏,浅论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