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能力

【作者】 何 燕

【机构】 四川省武胜特殊学校

【摘要】智障人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先天能力的缺陷,他们无法正常进行语言表达与人交流,通过语文的学习,智障学生的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会得到一个提升,使得他们能更好的与同类人群以及正常人进行交流。因此,为了保证智障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取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必须要在智障学生的语文教育中,着重对智障学生的社会能力进行培养。
【关键词】特校;智障学生;语文教育;社会能力
【正文】
  一、培养智障学生社会能力的原因
  虽然智障学生在这个社会之中属于特殊群体,但是他们应当被同等对待,他们也是这个社会建设中重要的一个群体。只要对他们进行适当而又正确的教育,使他们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他们也可以为这个社会做出重要的贡献。我国现在的“特殊”学校教育中,一般都是采用封闭式的教育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障学生与外界的接触和交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对这些学生适应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这个开放的、多元化的社会中,要正确对待智障学生,尊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让他们走进社会、贡献社会。这就需要从小对他们进行社会能力的培养,发挥语文教学中社会能力的培养作用,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以及面对社会问题时的心态。
  二、智障学生应当学会的社会能力
  1.人际交往能力
  智障学生作为这个社会群体中的一份子,必须要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学会与正常人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他们的发展也与这个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他们就很难在这个需要沟通合作的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下来。这些人从事工作以后,不但要通过交流与同事和睦相处,同时还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所以,人际交往能力是智障学生必须要学会的最基本的社会能力。
  2.具有一定的独立能力
  生存在这个社会之中,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立能力,因为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不会有人因为你的生理缺陷就对你处处照顾,只有拥有独立能力,在某一个专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培养智障学生的独立能力,我们应从理论教育、时间参与及经营模式等方面来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促进智障学生的自强、自立和自信,保证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现状。融入社会,在社会的大舞台中去展现自己的才华,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3.社会责任感
  智障人作为一个应该被同等对待的群体,在享有社会给予的权利的同时,还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这也是提升他们奉献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才会有所提高,才能更好地融入到这个社会之中。
  4.学习能力
  当今社会正处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文化还是经济和科技,都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因此,除了具备一定的技能以外,还必须时常学习新的知识,对这个社会的发展、所处行业的前景等进行一定的学习,才能保证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智障学生由于生理上的问题,他不同于正常人,学习、反应都很慢,作为特校语文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的实际,耐心教育和进行知识辅导,逐步通过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智障学生的社会能力
  1.让学生分组学习
  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而不是一味的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通过分组学习,去调动智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提高智障学生的团结合作以及沟通交往的能力。采用分组学习的教学方式,使智障学生感觉不到课堂的枯燥乏味,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使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同时还可以培养智障学生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2.将书中的知识转移到生活之中
  语文源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具有一定的培养功能,总的来说,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完全可以适当的将语文教学在实践中展开。因此,学校每天下午第三节课都是开展综合实践课,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有益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各种能力的提高。活动的主内容有舞蹈,游戏,打球,穿珠珠,叠衣服,走出校外到商场购物,打扫校园卫生等等。在场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学生独立自主参与实践的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各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意识到:生存在这个社会大家庭之中,必须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共同保护环境卫生以及自我生存能力和各种应变能力。
  3.布置语文实践作业
  语文的学习只停留在书中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运用到实践之中,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与所授课程有关的实践作业。如:让学生制作课堂学习所需要的小模型,剪纸及一些手工艺等,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智障学生是这个社会中重要的成员,学校老师应承担起相应的教育责任,对智障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发挥语文教学中对智障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作用,让智障学生成为一个文化知识优异、又具备社会生存能力的综合个体,使智障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贡献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