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淡小班幼儿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

【作者】 玛依拉·玉素普

【机构】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实验幼儿园


【正文】曾经有人问一位科学家:“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时候学到的?科学家答道:“在幼儿园里学到的。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可见,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小班幼儿刚进入幼儿园,我们发现在孩子身上出现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教师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甚至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社会的文明进步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当今社会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和小公主。他们在家时都是各种玩具随处乱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帮忙收拾整理;挑食、偏食也是很多;地板上随便一坐,不讲卫生:进入盟洗室,水龙头开得哗哗直流;在公共场所有时也会有大声喧哗等等很多不良的生活现象出现。我们通过调査、问卷、设计情景、让幼儿回答问题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幼儿的生活习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是在家中的时候也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所放纵和松懈。对幼儿的一些生活常规方面的培养缺乏持久性。根据家长的反馈及幼儿在幼儿园中实际表现,我们发现孩子在学习、游戏、运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表现有所欠缺。对刚入园的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便是重中之重,但是,对小班幼儿单凭呆板的说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只有釆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措施,才能使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顺利达到目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呢?
  一、注重环境利用,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娃娃家环境利用及材料的投放
  娃娃家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主要游戏场所之一,孩子在这里可以尽情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娃娃家里,提供各种洗操用具(沐浴露、洗发露、浴球、浴擦、浴帽、毛巾),让幼儿在动手玩玩、看看、说说的过程中初步了解常用的洗操用品,在实践操作中,孩子们在浴盆中给娃娃洗操,知道要养成動洗操,讲卫生的好习惯。
  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还经常会出现将自制的一些食物和玩具随处乱扔乱放的现象,一点也不干净整洁。于是,我们利用一张小小的“清洁户”的奖牌吸引幼儿,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和游戏结束时都要将姓娃家收拾整理干净。于是,孩子们就会主动地给娃娃家擦桌椅,将掉在地上的餐具和食物捡起同伴之间还会互相提醒不跪在地板上,不将游戏食物塞进嘴巴里吃。经过一段时间后,幼儿的卫生习惯有了明显的进步。
  2.盟洗室环境
  盛洗室的环境也是培荞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场所之一。在镜子上张贴上正确洗手的步骤图和文字,图文配对,让幼儿对照着正确洗手。在上厕所的地方还利用生动的动物形象提醒幼儿上完厕后要使用厕纸擦屁股。用图文形式提醒幼儿用过的毛巾放在指定的地方。盟洗室创设温馨的环境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然,教师的适当指导和帮助也是尤为重要的。
  3.角落的利用
  教师环境中的各个角落的巧妙利用也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①小班幼儿的垃圾筒可以是可爱有趣的卡通造型,用生动的语言模拟动物肚子饿,要吃小朋友丢下的垃圾。孩子们就会很主动地将各种垃圾放进垃圾筒内。
  ②幼几喝水的水柜中,粘贴上各种不同的动物贴纸形象,提醒幼儿拿自己的水杯喝水,养成用自己杯子饮水的卫生习惯。
  ③家长园地也是让家长了解一些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有效策略的好途径。
  ④文明墙的展示。教师和家长可以捕捉幼儿在家和在园时的一些良好习惯的镜头,让同伴一起观看和学习,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
  4.餐厅的利用
  餐厅的环境也是幼儿每天必到的一个重要环境。如何利用餐厅环境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呢?我们利用“笑脸干净组"和“干净宝宝”的奖励牌,奖励进餐时干净的小组和个人。激发幼儿进餐时讲卫生的好习惯。
  二、注重各种资源利用,培养幼儿良好卫生习惯
  1.家长资源的利用
  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我们通过家长园地、开家长会、与家长个别交谈等方式,向家长宣传这些不良行为的弊端,提出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正确方法。我们会邀请个别的家长走进幼儿园课堂,作为家长老师给孩子讲述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利用家长会或者家长宣传栏等,向家长们提出要求,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一定带头不做。通过对家长的沟通,家长会对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引起重视,从自身做起,给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样示范。
  2.课程资源的利用
  (1)通过创编礼仪教育课程内容,注重幼儿礼仪教育的渗透
  幼儿教育课程是对幼儿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卫生习惯培养内容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之中,能让幼儿更有效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应連守的生活卫生习惯。
  (2)注重生活卫生习惯教育与主题教学活动渗透融合。
  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创编教育的课程内容。
  如: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交朋友,将目标确立为:1.积累交朋友的方法2.进一步理解清洁卫生的重要性。主要活动环节,充分渗透了卫生、懂礼的学校礼仪的教育元素;结合主题活动设计的在路上、文明自助餐等教学活动渗透了社会卫生习惯、家庭卫生习惯的教育内容。
  ②以“文学作品''为载体,启適幼儿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如:创编了“礼仪三字经''、“礼仪儿歌''、“拍手歌”等,并汇编成册。这些内容不仅易被幼儿喜爱和接受,也丰富了幼儿园礼仪课程的素材。
  (3)注重礼仪教育一日活动各领域的渗透
  幼儿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效形成的。只有注意将卫生教育自然灵活地渗透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游戏、运动方面各个方面,才能取得理想效果。细节渗透一在幼儿入离园、进餐、入厕、午睡、户外活动、外出活动等活动细节中处处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如:入园:幼儿进园时能主动洗手。游戏:养成游戏中不跪坐在地板上,不将材料塞进嘴巴等讲卫生的好习惯;进餐:保持桌面干净,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吃饭时不讲话,饭后养成漱口和擦嘴的好习惯。入厕:上厕所要有序排队,不争抢,养成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午睡:上床前将自己的鞋子、衣服要放整齐,安静入睡,不影响他人。户外活动:不乱扔果度纸屑、不随地吐痰等生活卫生习惯。外出活动:身穿干净整洁的服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