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我的学生爱写作

【作者】 徐红萍

【机构】 山东省昌邑市奎聚街道南隅小学


【正文】每每和同行交流起作文教学,大部分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的确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重点。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调查发现,大部分不爱写作文的同学觉得,“如果老师出的作文题目自己会写的就喜欢,不然就不喜欢,老师要我写就应付事。”看来因此,帮助小学生消除困惑、解决困难,激发写作兴趣,是非常必要的。鉴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的兴趣尚处于不稳定状态,善于引导成了我们教师的“法宝”。在我的引导下,我班的学生慢慢地爱上了写作文。
  一、先说后写,提高兴趣
  学生虽然怕写作文,但是很喜欢侃大山,往往能把自己的看到的趣事讲得眉飞色舞。那么,我们做语文教师的不妨在“说”上做文章
  ——让学生先说再写。作文教学首先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事。在三年级的一次小练笔中,我要求学生说一说发生在饭桌上的事。我先启发大家:“咱们班有55名同学,背后有55个家庭,发生在饭桌上的事肯定丰富多彩……大家回忆回忆发生在饭桌上的有趣的一幕幕,可以讲一家人可爱的吃相,可以讲一家人听到的新闻,也可以讲吃饭时发生的趣事和意外事件……”学生思考了一会儿,纷纷举手争着抢答,说得非常好。如“我爸爸一见到红烧鱼,眼睛立刻眯成一条缝:‘今天中午我吃仨馒头!’”“妈妈加了一块肉放到我碗里:‘儿子,长身体要多吃点好的。’爸爸白了她一眼:‘这么大的孩子了,净惯他!’”……我总结时说:“大家都说得非常好,现在请你们拿出笔来把自己刚才想的、说的写下来,只要能把刚才说的写下来就好,不用考虑格式。”20分钟后,学生陆续把习作片段交了上来。大部分学生的作文在300字左右,有的描写了一家人吃饭的情景,有的写了在吃饭时家人怎样商量事情……学生在自由表达中体验到了写作的乐趣。虽然作文中有不少错别字,也不分自然段,但我没有过于苛责,只要学生喜欢写、能写出东西就行了。要是过于强调细枝末节,势必容易打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错别字自然会逐渐减少,布局谋篇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二、创新模式,独立作文
  作文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作文指导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师授作文”。在进行作文训练时,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教师的作用是提供帮助,要求学生独立构思立意,布局谋篇。
  作文教学的改革,很大程度上要在“改”字上下功夫。我把修改作文当做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的做法是:习作时鼓励学生打腹稿,认真考虑后列出提纲,直接写在作文簿上。习作完成先自查、自改,然后学习小组内互相修改,再交给老师批改。这样,教师在批改时,既关注到学生写得怎样,又能注意到学生在修改时存在的问题。讲评作文时,老师对作文写得好和修改认真的同学表扬,使学生对“写”和“改”给予同样的重视。最后,学生把批改好的文章抄在稿纸上,每学期每个同学要出一本小文集。
  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每学期我让学生批改一篇作文。修改前根据习作的要求不同提出评改重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改: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标点符号运用得当否、文章立意是否新颖、所写人或事是否真实,还要找出作文中的好词佳句等。学生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交流、修改和评定,我巡视时再个别帮助指导。等到六年级时,百分之六十五的孩子能够对同学的习作进行精彩的批改,不仅能修改文中的错别字和语法运用不得当的地方,还能针对习作的优缺点进行精彩的点评,评语也是妙语连珠。如:王涵同学为付琨颖同学的《我的密友》一文写的评语:“你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自己生活中的密友——可爱的泰迪熊,它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引人入胜,可见你的语言表达能力之强。尤其是描写狗狗玩耍时的情景,你非常善于观察,恰到好处地运用动词,把狗狗的调皮可爱描写得栩栩如生。真心地向你学习!”学生在批改的过程中取长补短,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促进了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大量阅读,厚积薄发
  语文教师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几乎人人喜欢读书。这验证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名言。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和五个早读,主要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另外我每周抽出两节自习课专供学生自由阅读,包括文学作品(如中外名著、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名人传记、优秀作文选等)和科普类作品(如《科学探秘》《十万个为什么》等)。读书的过程是顺序渐进的,中年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的要求不高,就是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喜爱的读物(当然,阅读的书目还是要由老师把把关,排除不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不提过多的要求;上了高年级,除了阅读老师推荐的书目,学生还要进行阅读积累,主要是背诵一些精彩的片段、优美的句子、好的词语,另外是写读书笔记:可以是简短的三言两语的有感而发,也可以是洋洋洒洒数百字的读书心得,重视学生在读书中有所思考是主要的目的。这样做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渗透了德育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语汇和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妙语连珠,语言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