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浅谈如何运用情境创设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的兴趣

【作者】 阿衣先木·克依木

【机构】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第五中学


【正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莎士比亚也曾说的一句名言:“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学生不喜欢的科目是很难学好的。那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颇感欣慰。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和诱导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相互交流,从而学会学习并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新课标强调知识获取的过程,倡导对历史学习的体验与感悟,在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中,构建历史认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情感价值观,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要想达到这种效果,就要靠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推动新课程理念的实施。
  教学情境的显著特征是具体、形象、生动。初中学生正是形象思维成熟、抽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正符合初中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由于历史史实具有很强的过去性,学生不可能亲身经历和感受。而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往往能把历史事件的全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增强历史的亲近感、真实感,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虽然情境教学的好处显而易见,而且越来越多的老师用这种方法教学,但是许多老师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也存在着诸多的误区。大体表现为三点:一是走极端,要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没有添加进去有效的信息量,导致促动学生的深层思维不能被激发;要么是在一堂课中,创设情境过多过杂,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情境中的历史信息而无暇思考分析,和原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一样,导致情境的无效创设;二是情境的创设不能切中课堂的重点难点,只展列式的呈现给学生;三是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情况,导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对历史的兴趣依旧不能提高。
  针对现在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情境的创设,不能盲目使用,也不能完全的摈弃,如何做好情境创设,笔者认为主要分是按下面三步来做:
  第一步,前期备课。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备课工作,不能在课堂上临时发挥。无论是引用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搬来实物创设实物情境,还是应用多媒体创设声像情境,亦或是学生的角色扮演,都应作周密的计划与安排,否则创设的情境失真,也就起不到情境教学应有的生动形象效果,导致情境创设的无效。
  第二步,课堂教学。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我们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对情境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思考和探究,从而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达成课堂的教学目标。
  例如课堂教学开始时运用材料导入创设情境。复习旧课式的导入、提出问题式的导入、图片赏析式的导入、讲述故事式的导入、引用诗词式的导入、播放乐曲式的导入等等,由导入创设情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历史学习的情境中。其次,历史知识的积累是产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条件。研究证明,只有当某种知识领域中的实际知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才能产生对这一领域的兴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有计划地利用情境创设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温故而知新”就是让学生积累的一个好方法,这个故不一定仅仅局限于历史中,历史包罗万象,涉及中学的所有科目。如关于荆轲刺秦的例子,还可以联系到语文中的典故:“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数学方面,有圆周率的计算者祖冲之等。语文的课文背景是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的发展的历程,是历史:历史的思维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属政治的范畴;地理与历史更是息息相关。在课中,通过阅读、演示、辩论、竞赛、用第一人称介绍历史人物事迹等方式,使学生投入到具体的历史情境当中,直接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与教师配合与呼应,通过师生的和生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的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学生的参与,是全体学生的参与,而不是只有个别优秀学生的参与。要改变教师满堂论、一言堂的状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活跃而和谐的气氛。
  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教学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历史是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素有“文科中的数学”之称,这就要求我们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极具启发性、诱导性、探究性,要蕴含一定的思维深度,富含激发学生想象的信息。所以,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创设声像情境,以此去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并积极引导学生分析情境信息,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在上《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官渡之战”时,教师可以先简单介绍一下官渡之战的始末给学生以初步的认识。随后教师可选择表现硝烟弥漫的古代战争场面和战斗的呐喊声的电影,在放电影片段的过程中详细介绍战争的经过。在壮烈的音乐的渲染下,学生了目睹激烈的刀光剑影般的战斗场面,听着老师以抑扬顿挫的语调所做的精采描绘,感到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创设的声像情境不仅培养了学生对历史课的浓厚的兴趣,而且可以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条件中,去认识、分析历史,对学生加深记忆,增强对历史本身的理解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步,课后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也会走向弯路。课后思考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然后改进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水平。而在实践教学中,往往老师们容易忽略情境创设不仅要有利于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能否突出,难点能否突破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创设历史情境,就是为了帮助解决课堂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情境的创设要能突出教学主题,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无论哪种情境的创设,都不能使学生只做“听客”和“看客”,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合作探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展示个性,展示综合素质,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增强学生学习的责任感,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是一门培养思维能力的有用学科,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鲜活、生动、有趣的课堂。否则情境的创设只能是流于形式。如某老师在《商鞅变法》一课的教学中,把大量时间用来展示“徙木赏金”、“立木为信”的精彩故事中,而未能在本课的重点商鞅变法的措施上创设情境,导致喧兵夺主,使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当然,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方法还有很多,历史情境教学只是其中的一种,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去追寻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