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探究性学习
【作者】 段 琴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八小学
【正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引入我们的语文教学,它不仅改变了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尝试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而且为学生创造了一种发挥潜能的环境,其结果不只是知识更新的获取、积累、运用,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基础。
一、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投入到问题中去。在问题中。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从而收获更多。可以说这个“收获”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它可能是某个见解,某个活动的策划方案,或是某种意识的形成等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分析、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它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实际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虽然接受了知识,却对知识不甚了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能容易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争吵》一文,主要是通过写同学之间为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事后又后悔,相互承认了错误,最终言归于好的事,表现了他们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课题本身就已经点明了事件,因此一开课。我先让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两遍,紧接着便问同学们:刚才我们齐读了课题,有谁能够告诉我,这篇文章是写谁和谁争吵?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都可以回答。写的是克莱谛和“我”的争吵。
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他们当然非常想知道,他们俩为什么会吵架?他们俩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等等。由“争吵”二字产生的种种联想都会成为他们求知欲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学生这种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教师紧扣课题,以学生的想法为线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次争吵中,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认真阅读课文。边用眼找,边动手画,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相比旧式的教学模式:分析课文时逐段讲解。或是填鸭式的满堂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学习兴趣更浓烈,当然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很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结论,“克莱谛是一个宽容的人,虽然他的朋友对他就起了尺子。但他还是伸出了友好的双手。”“他是个善良的人……”学生都喜欢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避免了老师的包办代替,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等”、“靠”、“要”的现象。学生口头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在探究性教学和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已经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接下来理解“我”在争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父亲的话的理解,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全面探究
第一,开放教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生的“材料”,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在学习教材、使用教材的同时,必须还要拓展教材、开放教材。《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以独特的笔触及丰富的想象力捕捉了时光逝去的痕迹。这部作品原被初中教材录用,现收入人教版小语十二册教材中。由于是初步接触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学生对朱自清及当时写作背景不了解,单凭教材学生是很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第二,开放课堂。在学习接近尾声之时,教师补充了准备的大量课外资源,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如出示了一名中学生的读后感《无痕岁月》,文中“过去的,便让它过去;将来的,无需急于求成;现在的,才能实实在在的拥有。敞开胸怀,拥抱现在,一切都将好起来。”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接下来的资料“人生一笔帐”更让学生及所有读者的心灵感到震撼,并从内心发出“人生短暂,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的呐喊。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让他们将学文后的感受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设计名言、警句,创作小诗、漫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创作,学生们写的写,画的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是开放的,容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语文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拓宽空间,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探究性学习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甚至终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养成探究习惯,遇事要寻根究底,遇到问题要弄个水落石出,同时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如读《可爱的草塘》“草塘可爱在哪里?”读者完全可以见仁、见智,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而不是拘泥于什么标准答案。探究性学习既可以适用阅读教学,也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如学生写介绍动植物特性的作文,或写一些参观、访问类记实文章,都要深入实地观察或调研,才能全面透彻的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可信。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制作过程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尤其是一种带研究性的小论文,如考察“本溪环境污染、生态资源、压岁钱怎么花”等研究课题,对学生更是一种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大有益处。
一、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发现知识
探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里,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从传授者变为探究性学习的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只是作为知识的授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究性学习,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它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投入到问题中去。在问题中。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收集到的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加工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从而收获更多。可以说这个“收获”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形”的制作成品。它可能是某个见解,某个活动的策划方案,或是某种意识的形成等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否掌握某种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这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进行选择、判断、分析、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它目的是掌握科学内容、科学方法和科研能力。实际上。探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给学生以现成的答案和结论,而应该是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知识和获取知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的教学,把学生当作是知识的容器,虽然接受了知识,却对知识不甚了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为学生一生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就能容易获得知识、发展能力。
《争吵》一文,主要是通过写同学之间为一件小事而发生争吵,事后又后悔,相互承认了错误,最终言归于好的事,表现了他们知错就改的优良品质。课题本身就已经点明了事件,因此一开课。我先让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两遍,紧接着便问同学们:刚才我们齐读了课题,有谁能够告诉我,这篇文章是写谁和谁争吵?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都可以回答。写的是克莱谛和“我”的争吵。
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任何事情都很好奇。他们当然非常想知道,他们俩为什么会吵架?他们俩是怎样争吵的?结果怎样?等等。由“争吵”二字产生的种种联想都会成为他们求知欲的下一个突破口。在学生这种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教师紧扣课题,以学生的想法为线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这次争吵中,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认真阅读课文。边用眼找,边动手画,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去。相比旧式的教学模式:分析课文时逐段讲解。或是填鸭式的满堂问。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了,学习兴趣更浓烈,当然学习的效果也会好很多。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得出自己的结论,“克莱谛是一个宽容的人,虽然他的朋友对他就起了尺子。但他还是伸出了友好的双手。”“他是个善良的人……”学生都喜欢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课文。避免了老师的包办代替,避免了学生课堂上“等”、“靠”、“要”的现象。学生口头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在探究性教学和教师的引导下,课堂已经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接下来理解“我”在争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父亲的话的理解,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拓展学习空间让学生全面探究
第一,开放教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也就是说教材仅是我们教学生的“材料”,而不是我们教学的全部“内容”。因此我们在学习教材、使用教材的同时,必须还要拓展教材、开放教材。《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以独特的笔触及丰富的想象力捕捉了时光逝去的痕迹。这部作品原被初中教材录用,现收入人教版小语十二册教材中。由于是初步接触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学生对朱自清及当时写作背景不了解,单凭教材学生是很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第二,开放课堂。在学习接近尾声之时,教师补充了准备的大量课外资源,掀起了学习的高潮,如出示了一名中学生的读后感《无痕岁月》,文中“过去的,便让它过去;将来的,无需急于求成;现在的,才能实实在在的拥有。敞开胸怀,拥抱现在,一切都将好起来。”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接下来的资料“人生一笔帐”更让学生及所有读者的心灵感到震撼,并从内心发出“人生短暂,珍惜我们拥有的每一天”的呐喊。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我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愉悦、和谐的实践氛围,让他们将学文后的感受用各种形式表达出来,如设计名言、警句,创作小诗、漫画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和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创作,学生们写的写,画的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是开放的,容易与社会生活发生联系,语文也是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拓宽空间,把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机结合起来。
探究性学习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甚至终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养成探究习惯,遇事要寻根究底,遇到问题要弄个水落石出,同时学生的思维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如读《可爱的草塘》“草塘可爱在哪里?”读者完全可以见仁、见智,提出自己的看法来,而不是拘泥于什么标准答案。探究性学习既可以适用阅读教学,也同样适用于作文教学。如学生写介绍动植物特性的作文,或写一些参观、访问类记实文章,都要深入实地观察或调研,才能全面透彻的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写出来的文章才真实可信。让学生写观察日记、实验报告、制作过程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尤其是一种带研究性的小论文,如考察“本溪环境污染、生态资源、压岁钱怎么花”等研究课题,对学生更是一种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