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学与研究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257-2826
CN:   11-1454/G4
邮发代号: 2-256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教学与研究
创刊时间:1953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12—2013)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高中物理教学中自信教育的作用

【作者】 沈启亮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第二中学


【正文】      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往往有这样一个过程:开始时满怀信心的抱着满腔热情来学物理,一个月左右便开始觉得物理很难,渐渐对物理丧失了兴趣和信心,有部分学生开始讨厌甚至放弃了物理,究其原因是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信心是学好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一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从而丧失了兴趣和信心,势必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有面对并解决这一问题。在相关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我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些自己的看法与同行共勉。
  一、通过几年的观察、分析、研究,对造成高一学生学习物理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初、高中物理差异的客观原因方面——跨度大、台阶高
  初中物理知识点不少,但多直观形象,感性知识多,定性分析多,简单且趣味性强,思维层次要求不高,较多地依赖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材以观察与思考、实验为主,还配上具体而有趣的插图,使学生能顺利地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知识点的考查也只是课本内容的再现。而高中教材实现了初中物理知识的螺旋式的提升,多理性知识,多定量研究,逻辑性强,且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复杂性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也提高了。类容上以叙述为主,兼以议论、实验,并配以阅读、思考、练习等,形式相对单调枯燥,考查的范围是知识点的迁移,所以很多学生的感觉就是“听得懂,不会做”。这些形式、内容上的跨度大,台阶高,造成高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适应形成了“心理障碍”,短时间难以跨越。
  初中一般对物理现象只做定性说明、简单的定量计算,而高中对物理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用数理结合的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要求提高,表现在数学函数关系的复杂性、图像的应用、数学归纳法的应用、空间关系的建立等等,对数学的要求难度加大;高中阶段,对抽象和概括、分析和综合、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口头交流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学好物理,学好数学和语文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能实现不同学科间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2、教师主观方面
  对于初高中物理教材结构差异、知识梯度、教法异同等一系列问题有的教师重视不够,教学中没有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从而让学生一开始就觉得“高中物理怎么突然变得那么难”。还有对不同学生基础差异、接受知识能力差异、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快慢等因素考虑不周,对学生统一要求而且要求还过高。还有平时布置的作业、练习题以及考试题的难度提得太高,以至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失败”太多,没有学习的“成就感”。
  3、学生的主观内因方面——身心松懈、能力不足、缺乏实践
  很多学生认为“经过了初三一年紧张的学习,高一可以松一口气,到高二、高三在努力不迟”,于是平时总不愿花精力去学、不愿意去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遇到复杂的问题多采取退让回避的态度,殊不知这种想法与做法只会导致物理越来越难学。中偏下基础的学生有这种想法的比例是很高的。在未进高中前,因他人告之“高中物理是很难学好的”,而形成一定的“物理学习心理障碍”的学生约有一半以上,这在“中”等生中尤为明显。在心里早已“先入为主”。还有学生在单调的学习生活,严重脱离生活,生产及科学技术的实际,缺乏实践经验,这使的学生的思维活动成了无源之水,也在学生进入高中后对分析能力的提高形成障碍。
  二、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把调动一切手段来引起并保持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作为重要任务
  1、利用情感心理效应,抓住各种时机表扬学生,运用各种方法激励他们的信心
  表扬对每个学生,无论是对成绩好还是较差或者一般的学生的激励作用都是非常大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机会采用不同方式表扬的效果特别好。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后,若学生没有回答出来,老师可鼓励他们说“没关系,随便怎么回答都可以”;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老师应温和地说:“大家同意他的见解吗?”;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老师应高兴地表扬他们,语气要亲切,态度要和蔼,评价要具有激励性,课堂效果自然就好。学生在课堂上都是站起来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需要其积极的思考,更需要一定的勇气、胆量和自信心,所以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老师都要给以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学生的表扬方式也要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外向的、成绩较好的学生可抓住其闪光点“大肆”表扬,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对于性格内向而敏感的学生,应采用私下表扬且指出不足;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表扬他的进步。实践中发现不同的方式对不同的学生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有经验的老师一定都能掌握这门表扬艺术。
  2、讲课内容形象化、生活化、趣味化、形式多样化,搞活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课程相对枯燥、抽象、深奥难懂,如果能尽量多的利用一些教学手段如实验、事例、多媒体课件等可以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
  3、用各种形式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自己被尊重进而树立信心
  老师和学生交流是很重要也很必要。因为通过交流可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从而相互沟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鉴于此,平时除了利用课上、课下和同学面对面的交流外,还要让学生写小文章谈谈对某一物理问题的看法,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等形式。此外考虑到一些胆小、不善于口头表达的学生,鼓励他们随时用写纸条、通过课代表转达、作业本上写等形式与老师进行沟通。这样通过与各层次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感到老师很亲切,让他觉得老师确实是良师益友,从而因为喜欢你这位老师而喜欢物理这门课。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因为高中物理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去感悟,而不是仅靠听别人去讲解,要学会阅读教科书,学会自己归纳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学会独立地收集信息和拓宽知识面,理解、归纳基本概念、规律的同时,更加注意提炼和总结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学才是学习中最重要的。
  总之,高一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时会遇到难以跨越的高台阶,既有客观的教材和教法上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学法和心理上的原因。教师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认识这个问题并找出应对策略,才能降低台阶的坡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树立学习物理和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帮助他们顺利跨越这个台阶,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坚忍不拔地学习下去。